引用勵志古詩詞的作文日誌

  在作文中引用勵志古詩詞,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助你成就精彩文章。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引用勵志古詩詞的作文,希望你喜歡。

  引用勵志古詩詞的作文篇一:為有暗香來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寒風刺骨,大雪紛飛。

  踽踽獨行在院子裡,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單調的雪白,我的心,亦如此。

  好一段時間,學習的壓力讓我如同凋零的枯葉,墜入沉默而死寂的泥土。數學的紛繁複雜,英語的枯燥混亂,物理的高深莫測,猶如一個個霹靂,擊打在我的天空。我的天空總是烏雲密佈,兩點一線的生活索然無趣,如一潭死水。不分晝夜的學習,卻只換來更多的挫折,失敗如利劍一次次刺過我的心。

  驟然,鼻尖傳來一絲冰涼,打碎了我的回憶。猛然驚覺。在不起眼的角落,數枝粉色的梅花,巧笑倩兮,傲然挺立,點綴了蒼白的世界。

  我靜靜地凝望著你,疑惑著你的凌寒獨放。

  大雪砸向大地,砸向你嬌弱的身軀。我的憐惜之情油然而生,想為你遮風避雨,可又想知道你是否擁有與寒風殘雪鬥爭的勇氣,於是,靜觀其變。

  大雪簌簌地向下落,你嬌嫩的花瓣被風雪肆虐,盤曲嶙峋的枝幹也如老人躬起的背脊,真擔心會被折斷。

  我的心絃緊繃。

  終於,驟雨停歇,陽光透過層層白雲,透過蒙蒙白霧,撒在梅樹上,樹影斑駁。輕風掠過,大樹婆娑起舞。詮釋了“詩情畫意”。

  粉色的花朵經過白雪的洗滌,粉妝素裹,雪珠像碎鑽停留在花瓣上,又如聖潔的白衣披在枝幹上,使每片花瓣都晶瑩剔透,分外美麗,每節枝幹都煥然一新,更加堅韌。

  我凝望著梅花,她好像也對我莞爾相迎,忽然間,我釋懷了。學習,雖不能一帆風順,總會有荊棘阻遏我們前行的腳步,但我們要像梅一樣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才能迎接陽光的照耀。想到這裡,我不禁輕拭露珠,喃喃道:“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引用勵志古詩詞的作文篇二:要留清白在人間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明朝著名愛國將領,為官清正,不畏強暴。

  于謙於永樂十九年考中進士,宣德五年,于謙巡撫山西、河南等地。正統年間,王振掌權。王振何許人也?宦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太監,獨攬大權,貪得無厭。有一年于謙進京,有人勸說于謙多送點東西給王振,對於這樣的勸解,于謙做了一首為人們所傳頌的千古名句來回答:“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著名的“兩袖清風”一詞便是出自於此。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于謙便是其中之一。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聽信小人王振的饞言,率領二十萬大軍與朝廷的文武精銳親征,在“軍事白痴”王振一錯再錯的“完全錯誤”領導下,明軍在土木堡被蒙古軍隊全部殲滅,明軍的所有精銳部隊——這二十萬人與所有隨軍出征的文武官員都葬身於此,連明英宗朱祁鎮也被俘。訊息傳回京城,人心大亂,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南遷。這時,一個人站了出來,這個人就是于謙。

  “建議南遷之人,該殺!”在這關鍵時刻,于謙力挽狂瀾。安撫民心、操練所剩不多的軍隊,並以文官身份上陣殺敵。一項項工作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力挽狂瀾者,絕非匹夫,國士也。智勇兼備,方為國士。此時,將士們眾志成城,撐過了最為艱難的時刻,最終擊敗了來犯的蒙古軍隊,獲得了勝利。正是于謙的挺身而出,拯救了明帝國。

  擊退了蒙古軍隊後,英宗朱祁鎮復辟,北京保衛戰的第一大功臣卻因被人誣告而入了獄,最後被冤殺。

  從書齋中的寒窗苦讀到朝堂上的三品官員,從危難時的挺身而出到北京城前的金戈鐵馬,從小人手中的誣告文書到可憐的階下囚。于謙的一生波瀾壯闊。“殉國忘身,捨生取義;寧正而斃,不苟而全!”這,是于謙對自己一生的承諾。“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就是于謙!

  引用勵志古詩詞的作文篇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今天我到姥姥家看到一本古詩詞,於是就拿起這本書教弟弟背詩,翻開這本書,第一首詩就是《靜夜思》。

  我一句一句地背給他聽他一句一句地跟著背,看起來很認真的樣子。我每背一句他都會很認真地聽,好像在找什麼竅門。然後就會很巨集亮地跟著背出來,我教他背了幾遍漸漸地他就自己會背了。主動要求自己背給我聽。很流暢地背下來了。弟弟現在的樣子很可愛 。

  我看著他現在的樣子,漸漸地想家了。想我們的老家,想和爺爺的生活。我很清楚地記得這首詩就是爺爺教給我的。當時我也是很小回家時,都會拿著一本書回家。因為我知道爺爺會給我講那裡故事。那天,我也是帶著一本古詩詞去的。我清楚地記得他也是翻開第一頁,也是教我背這首詩。爺爺帶著他的老花鏡一句一句地教我背。而我呢,託著腮,坐在爺爺旁邊。認認真真地聽著爺爺讀。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直盯著那首一個字都不認識的詩。爺爺每說一句我都能記住。爺爺說一句我就背一句,我每背一句爺爺就會露出他那燦爛的笑容。爺爺教我了兩遍我就會了。還高興地要背了爺爺聽呢。當時我很自信的樣子。很自豪地背給爺爺聽!背玩了,爺爺就會給我鼓掌。漸漸地我也愛上了背詩。

  今天再次聽到這首熟悉的詩。好像聽到了李白那發自內心的感慨!在這個寧靜的夜晚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想起了我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想起了我那位慈祥的爺爺。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現在真正的領悟到了這句的內涵和詩人的感受。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思念親人。

  引用勵志古詩詞的作文篇四:古詩伴我成長

  古詩像陽光,像雨露,一直陪伴著我,滋潤著我,讓我領略祖國山河的壯麗,感受親情的寶貴,領悟做人要有奉獻的精神……

  記得小時候,姐姐就教我背古詩,給我講解詩意。姐姐曾教了我一首孟郊寫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經過姐姐的講解後,我知道了母愛是偉大的,作為從小在母親的暖流里長大的孩子,這種母愛是難於回報的。

  姐姐還為我吟誦了一首王維寫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從這首詩中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是最寶貴的,它讓人銘記在心裡。

  姐姐教我的古詩越來越多,我對學習古詩也越來越有興趣!李白寫的《靜夜思》,讓我感受到了遠離親人,遠離故鄉的痛苦;劉禹錫寫的《望洞庭》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于謙寫的《石灰吟》讓我讀懂了為了國家就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長大了,我已經積累了不少古詩:當春天到來時,我看見藍天上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時,就會想起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句。當老師教我們《九寨溝》這篇課文時,我被九寨溝美麗的風光所吸引,讀了它彷彿身臨其境。尤其是講到九寨溝氣勢巨集偉的瀑布時,我會脫口而出李白的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每當我回到熟悉的家鄉,我會想起白居易的:“江南好,風景就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現在姐姐已上了大學,我和小夥伴們還是經常在一起吟誦古詩,一起感受親情的可貴,一起體會身臨其境的感受,一起吮吸祖國燦爛文化的精華。

  啊!這真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