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江南水鄉餘韻悠長,麗江春色流連忘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一起來看看吧。

  遙遠的絕響

  驢友的偶然發現卻讓自身又喜又憂,喜於繁華野草處仍殘著清幽小村,憂於生怕被外人侵擾,變成一處被明碼標價的“文化囚牢”。

  江南水鄉餘韻悠長,麗江春色流連忘返。只生怕這靜謐的古村成為了一種絕響;只生怕離我們如此相近的風景卻成了一種時間上的遙遠。

  當餘秋雨擔心魏晉風流、士人精神已不復存在時,便將他們形容成一種在時空上離我們遙遠的絕響。而我,在這個將一切歷史遺留的古蹟淪為“廢墟”,將一切文化明碼標價的時代,擔心某些在時間和空間上並不遙遠的古村卻因人為的過度開發,侵擾和利益化下,漸漸的變成了遙遠的絕響。

  當對古村落的吟詠成為遙遠的絕響時,是人心的離初衷的遙遠,是保衛的讚歌成為了絕響。麗江春色使人心醉,鳳凰古村民風淳樸,可這已成為過去,成為被人工翻新的“古街”,被“表演”的文化舞蹈,被價值化、同化的“記念品”。越是刻意的追逐古村落文化的蝴蝶,那麼,蝴蝶便離你遠去。沒有深入瞭解文化背後的風土人情便一一用金錢利誘,民風變了;用人工翻新一一“做舊”,文化的韻味也變了。

  追回遙遠的絕響。當我們放棄刻意的追逐古村落文化的蝴蝶,蝴蝶便靜靜的停在我們的肩上。沒有一處古村的韻味是上天所賦予的,它們積澱了文化的記憶,傳承了淳樸的民風。然而,人們的過度開發卻讓這種在靜謐中的吟詠成為了絕響。我們應嘗試去發現、去保護、去歌頌每一處在我們周邊被遺忘的古蹟,追回失落的遺址。更重要的是瞭解背後的民風與人情。

  保衛遙遠的絕響。驢友的沉默是值得認可的,並非自私,而是保衛。一旦將位置公諸網路,遊人一多,素質便參差不齊。或許,的確有文化的行家,但也必定有素質低劣的破壞者,也唯有沉默是最安全的眼下之策。然而,長遠之計必定是提高自身素養,用心去體會,而不是用照相機簡單的留念與粗暴的刻下“到此一遊”的炫耀。他們就在我們的周邊,靜謐而安詳的存在著,並不遙遠。切勿因人心浮躁,金錢利誘使之成為遙遠的絕響。

  你若盛開 清風自來

  紀伯倫曾嘆道:“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至於我們忘了為什麼出發。”當越來越多人被時代的浮躁與快節奏所支配,異化成一臺臺按作息錶快速運轉的機器,他們已然感受不到風的輕柔,食物的美味以及生來作為人所擁有的幸福。

  生活的節奏快,人們不快,便落後。於是隨處可見的為趕上班時間而腳步匆匆的白領們;為求片刻利益而不停盤算的商人們;為了考取一所好大學而天未亮就起身學習,腳步速度不只是平常人多少倍的學子們,似乎都在努力適應這個社會,但多數人不知不覺中心也被侵蝕,變得快節奏,甚至於不想不像人的心。

  一個快節奏生活的人,可能是成功的,但不是幸福的。他每天忙於生計,按部就班,適應於快節奏,忘記了風拂過的感覺,千金美酒於他不過是借酒澆愁,即使疲倦也不敢停下。

  這樣的人,便是現代人。現代無古人矣。

  古人大多是幸福的。

  陶潛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平靜生活,儘管並不富足,那抹閒適與悠然都為他的人生增添亮色;李白灑脫超然的生活方式,亦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反觀李斯,一生追求功名利祿。他得到了。他後悔了。將亡之際他才明白“牽犬東門”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陸機臨終之時才再想聽聽那“華亭鶴唳”。我們也應該學會放慢自己的腳步。不是讓靈魂跟上腳步,而是讓腳步跟上靈魂。

  當你心躁、快,千金美酒也飲之無味;當你放鬆自己,讓心慢下來,一杯清水也甘之如飴。阿爾卑斯山麓有這麼一塊標示牌,上書曰“慢慢走,欣賞啊!”被快節奏侵蝕的人們,旅行也毫無意義。一幕又一幕本應映在心裡的美景被囚禁在冰冷的機器裡,人們以為收穫了美景,可被做成標本的蝴蝶,還是蝴蝶嗎?慢下來,用眼睛記錄風景,在心裡的,是一幕完整的風景,有慵懶的雲、柔和的風和和煦的陽光。

  身處於此,我們無法改變,正如哈佛大學一句校訓“我們不能選擇自然的故鄉,但我們可以選擇心靈的故鄉。”在這樣的時代裡,快節奏的人們正如熙熙攘攘的看官,而我們可以慢下來,在這世間做一朵出塵的蓮,伴清風而開。

  從前慢

  小店的主人,也許是從木心先生的詩裡走出來的,守著黑暗無人的小巷裡如豆的燈火和蒸騰的霧氣,絲絲甜香慢下路人的腳步,讓行色匆匆的人們感受味蕾真實的滋味。

  味蕾需要時間,所以今天的豆漿更甜美;生活更需要時間,所以悠然的步伐踏出更深刻的足跡。從前慢,慢的不僅是車、馬與郵件,還有在等待中默默醞釀的心。一封薄薄的信,裝著一份熾熱的情,翻過山淌過水送至一生唯一的愛人手中,信上的摺痕都是那麼飽含愛意。而那杯被時間催促著落肚的豆漿,味蕾還未與其好好地打聲招呼,二者便擦肩而過,也無怪學生嘗不出那個中滋味。

  從前的慢,寥寥數百字可在一對有情人手裡不知厭倦地被讀上百遍,而如今一天一句“愛你”也填不上人與人之間深深的溝壑。阿爾卑斯山路上的一句話,人們驚為天人爭相傳誦。可若是在城市街頭勸人慢行,只怕會被當做宣傳交通安全而一笑了之。那學生何其有幸,能在一勺一勺的品味中嚐到真滋味。慢,不只是慢在腳步,為極致風景駐足片刻轉身又匆匆離去,而是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等待收下一封來自遠方的信。

  水流加快,裡頭的船也不由自主隨波而去,想在濤濤江水裡慢下來,絕不是件易事!那麼,親愛的人,請不要讓今天快速流淌過去的沖刷走從前悠悠的慢。走得無論有多遠,我們總要回頭看看,想想為什麼而出發,在思考中,自然也就慢下來了。

  慢,是為了看到更多的真實,倘若一味駐足不向前展望,過去的終將腐朽。不如,像三毛裡中的那棵樹,一半深深根植於泥土,慢慢吮飲大地的乳汁;一半肆意張揚在風中。與泥土共生,讓時間慢慢流過根系;與風聲為伴,讓從前的慢為迅疾的風打下牢固的基礎。

  仔細的品味也許倡導不僅是甜美,還有綿綿的苦。但苦卻也恰恰凸顯了甜,也將現實呈遞到眼前,不為過眼繁華迷醉和煩惱,也不為逝去的美好而哀悼,讓人注視著眼前。

  我希望,會有一天,一葉落地而知天下秋能出現在每個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