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看的文學書籍有哪些
文學類的書籍是有很多的,它們中的任何一本,都可以讓你的精神世界變得遼闊而富饒。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的中學生必看的文學書籍,歡迎參閱!
中學生必看的文學書籍
1.《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作者:【英】珍妮特•溫特森 譯者:於是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小說,作者試圖把一段怪異的童年和一種非同尋常的個人成長史講清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作者的一部自傳,書中的點滴都能折射出作者從少年到青年時期的故事。橘子代表什麼,橘皮代表什麼?一切都似乎有其隱喻。故事從珍妮特來到養母家開始,這裡是怎樣一種環境?她又是因為什麼而愛上梅蘭妮,因為什麼被趕出家園?在她外出經歷一切回到這裡的時候,生活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2.《一九八四》
作者:【英】喬治•奧威爾 譯者:董樂山
《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意,且充滿幻想的小說。作品完成於1948年,是作者幻想30多年後世界會因“極權主義”而變成什麼模樣。世界被三個大國瓜分——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三個國家戰事不斷,內部又是高度集權統治,人們的本能與思想被機械控制……那是怎樣一個世界,如果世界真的變成這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生活?
3.《水泥花園》
作者:【英】伊恩•麥克尤恩 譯者:馮濤
傑克和父母以及姐姐弟弟妹妹共同生活在一幢荒島般孤立、封閉的房子中,周圍一片荒野,彷彿與世隔絕。父親母親相繼離去,於是朱莉、傑克、蘇和湯姆便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在這個與世隔絕的水泥花園中,4位少年試圖捍衛自己的家園,卻也因過度的封閉而出現了超越倫常的情節,他們的命運如何,作者又將怎樣大膽的去描繪這個故事呢?
4.《夜航西飛》
作者:【英】白芮兒•瑪克罕 譯者:陶立夏
同樣是一本自傳式的小說。作者4歲隨父親搬到肯亞,她先是跟著父親訓練賽馬,成為非洲首位持賽馬訓練師執照的女性。在非洲,她有與動物一起成長的童年,與當地土著建立的友誼,參與日常狩獵的情景……後來她又開始學習飛行,成為一名職業女飛行員。1936年,她從英國出發,一路西飛,並由東至西穿越大西洋,一路的風土人情和探險經歷都讓人神往。
5.《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英】威廉•薩默賽特•毛姆 譯者:傅惟慈
月亮和六便士分別象徵著,理想生活和現實生活,往往理想與現實卻相互矛盾,正如我們仰望月亮時常常忘記腳下的六便士。故事的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蘭德曾經是一位證券經紀人,人到中年後突然捨棄一切來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與當地土著人一起生活。在這裡,他追求理想與藝術,創作出了許多傑出的藝術作品。也許我們活在現實中,就無法展現如此豐富的藝術天賦,然而生活與理想總是無法共存,我們到底是該追逐月亮還是牢牢看緊腳下的六便士呢?
優秀的外國文學書籍
1.《城堡》
作者:弗蘭茨·卡夫卡
豆瓣評分:8.4分
***5314人評價***
內容簡介| 小說寫的是土地測量員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卻受阻於城堡大門外,於是主人公K同城堡當局圍繞能否進入城堡之事展開了持久煩瑣的拉鋸戰。
推薦理由| 卡夫卡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獨闢蹊徑的創作廣泛地影響了當代各國文學。《城堡》篇幅大,也最富有卡夫卡特色,被公認為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2.《卡拉馬佐夫兄弟》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豆瓣評分:9.3分
***5495人評價***
內容簡介| 小說通過一樁真實的弒父案,描寫老卡拉馬佐夫同三個兒子即兩代人之間的尖銳衝突。
推薦理由|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一代文學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的心靈自傳體小說,堪稱陀氏文學創作的巔峰之作。既體現了俄羅斯民族的性格特徵,同時也對整個人類的性格特徵進行了剖析。這部小說自從面世以來,曾被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偉大的人物評為世界文學史上具有極高成就的鉅著之一。
3.《小徑分叉的花園》
作者:博爾赫斯
豆瓣評分:9.1分
***3106人評價***
內容簡介| 故事的講述是以一戰期間在英國為德國當間諜的主人公餘準被捕後獄中供詞的方式展開,且以歐洲戰爭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的推遲為切入點,引人入勝。
推薦理由| 拉丁美洲文學大師博爾赫斯膾炙人口小說代表作,博爾赫斯小說元素與哲學思辨最密集的體現,偵探小說形式下的小說藝術革新之作,穿越時空的龐大花園迷宮。
最新的文學書籍
《觀復貓:我想跟你過個節》
編輯推薦
18箇中外節日,30只觀復萌貓
37幅原創手繪,29件傳世寶物
觀復貓為你講述節日背後的文化程序
帶你重溫節日的儀式感
體會貓樣人生的溫暖瞬間
內容提要
節,古字寫“節”,與竹相關。竹節乃節字本義,竹節有隔,節節相連,由此啟發了古人,借來用之,先是節氣,後是節日,凡前後關聯之點可以標註清楚者,均稱之為節。節氣為物候變化之點,作為農曆的補充,而節日作為情緒之點日積月累,林林總總,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觀復貓是觀復博物館的成員,在每一個節日到來時,觀復貓都會煞費苦心地融入其中,把節日氣氛推至高潮。學富五車的馬霸霸在元宵節為觀復貓們準備了什麼燈謎?麻條條、雲朵朵、黃槍槍,觀復的仙女貓們在中秋節穿上綾羅廣袖,仙氣嫋嫋要去哪?萬聖節“喵會玩”,觀復貓們都有什麼新花招?與節日有關的文物有哪些?《觀復貓:我想跟你過個節》,讓這些超萌的觀復貓為我們展現中國傳統節日的風貌,帶我們感受外來節日的風情,重現節日的儀式感。
作者簡介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創始人。1996年,馬未都創立新中國第一家民營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隨後陸續在杭州、廈門、上海等地開設地方館。
馬未都在文化領域非常活躍,出版有《馬說陶瓷》、《中國古代門窗》、《馬未都說收藏》、《醉文明》、《瓷之色》、《瓷之紋》、《坐具的文明》、《百盒 千合 萬和》、《玉之器》、《觀復貓》等著作,並有《百家講壇:馬未都說收藏》、《收藏馬未都》、《觀復嘟嘟》等經典文化節目。其部落格訪問量近4億。
章節試讀
古人如何表達愛意?在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人們習慣送玫瑰、巧克力或者約個燭光晚餐,來表達愛意,慶祝愛情這一人類永恆主題。那麼中國古人又是如何在七夕表達愛意的呢?應該說古人表達愛意的方式跟現代人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能說的時候一定說,不能說的時候就眉目傳情,暗送秋波。詩歌裡都有這樣的記載,比如李商隱說“隔座送鉤春酒暖”,“隔座”就是跟那人隔著,心裡就有一種夠不上的感覺,所以他強調的是內心的感受。送小禮物也跟今天沒什麼區別,比如送荷包、香囊、汗巾等。一般來說,定情物都不會太貴重,古人也是這樣,不會過於貴重,因為太貴重有買感情之嫌。比如我給你一個定情物,送你一輛大賓士轎車,這就有點兒世俗,聽著怪怪的,不那麼純潔了。古人也認為感情當中要儘量少摻雜物質的因素,所以古人的定情物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隨身攜帶的,甚至是身體的某一部分,比如頭髮、指甲,以表示思念之情。古代婦女的首飾就是一種重要的傳情之物。古代婦女對髮型的要求比我們今天要複雜,尤其是地位高的婦女,她們在髮型上的要求之高超出我們的想象。從漢代、唐代直到宋代,每個朝代的髮型都不一樣,所需要的首飾也不一樣,所以首飾在古代愛情故事中常常扮演重要角色,比如戲曲裡有《碧玉簪》《拾玉鐲》等,《紅樓夢》裡有悲劇性的“金玉良緣”,都跟首飾有關。如今,這些中國古人過七夕和表達愛意的方式已經十分少見了。不過我倒覺得,七夕的那些風俗、儀式和禮物,比千篇一律的鮮花、玫瑰、蠟燭和吃喝要有意思得多,似乎更有內涵,更能持久,更顯長情。花前月下,向來都是海誓山盟的主要背景。縱明月淡漠,碧水澄清,也是佳境。要知道,羅衣翠袖,佳人做伴,這是多少青年的美夢。哪怕曾經千般細草愁煙,只一日相依相伴,曾經的浮生長恨,也是過眼雲煙。但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終是遙遠而又心酸的舊夢。“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眾所周知,這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講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兩個情痴天人永隔後,大詩人白居易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詠歎。唐明皇與楊貴妃馬嵬坡一別後,化身觀復貓,續寫傳世之戀——唐明胖和楊玉環。美喵楊玉環身披飄揚的披帛,頭戴碩大的折枝牡丹,華麗大方,充分體現出女性之美的“盛唐氣象”。唐明胖和楊玉環代表全體觀復貓,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專業點評
馬未都賣萌,18箇中外節日,30只觀復萌貓。37幅原創手繪,29件傳世寶物,觀復貓為你講述節日背後的文化程序,帶你重溫節日的儀式感,體會貓樣人生的溫暖瞬間。文化也可以萌萌噠!
- 中學生必看的文學書籍有哪些
- 電腦病毒殺不掉的主要原因
- 金融扶貧工作會議講話稿範文
- 眼袋魚尾紋怎麼去除
- 最刺激的極限運動有哪些
- 江蘇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月考試卷
- 新手正確掌握開車轉彎的技巧
- 職場中言談舉止的禮儀常識
- 教你如何調製海藻補水保溼面膜
- 冬季怕冷喝什麼養生湯
- 名不見經傳的造句大全
- 最普通有效的減肥方法
- 給單位的表揚信範文怎麼寫
- 香菇青菜粥的具體做法步驟
- 白衣天使的詩歌朗誦
- 教師個人述職報告範本
- 兒童朗讀的經典唐詩宋詞
- 致運動員家長一封信要怎麼寫
- 女性養生法有哪些養生技巧
- 鞝鞋不用錐子歇後語的答案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