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論文

  醫學影像診斷學是醫學影像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而醫學影像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高職影像專業醫學影像物理學的教學探討 》

  摘 要: 根據課程特點、學生現狀,我們重視教師素質培養,理清教材層次與學生的關係,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變抽象的論述為理論聯絡實際的形象化教學,提高了醫學影像物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職 醫學 影像物理學 教學探討

  近十幾年來,大型醫學影像裝置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診斷治療水平。隨著社會對醫學影像專業人才的需要愈加迫切,國內眾多本科醫學院校都設定了醫學影像專業。而隨著我國社群醫療的發展,填報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影像專業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影像專業學生錄取人數由每年一個班提高到兩至三個班。不論各院校側重培養高學歷醫學影像臨床診斷專業人才,還是側重培養高學歷醫學影像工程技術人才,在專業課程設定過程中,都強調了開設醫學影像物理學基礎***以下簡稱影像物理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本科院校還在臨床醫學專業開始開設影像物理學為選修課程,目的就是讓臨床醫師具備醫學影像的基礎理論知識,為將來後續專業課程――醫學影像診斷學或醫學影像學的開設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1.高職醫學院校影像專業課程設定現狀

  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高職醫學院校影像專業現在招收高中文科和理科學生及中職生。在課程開設上,只在大學一年級開設醫學電子學基礎這一門理工科課程,相關高等數學知識缺乏,學生的數理基礎比較薄弱。醫學影像物理學基礎是一門交叉學科,又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醫學成像理論的物理學基本原理、規律;瞭解醫學成像的物理理論知識;為深刻理解成像過程,評價影象,以及讀識影象、挖掘影象蘊藏的生物資訊奠定基礎。這就需要一定的高等數學、核物理學、量子物理、超聲波物理等許多知識來做鋪墊。當然更多需要成像技術的相關基礎知識。面對這些必要的知識,影像專業高職生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學時裡是完成不了的,這是事實。其實,影像物理學是伴隨影像專業的建立而誕生的一門新課程,在國記憶體在尚不足十年。因此,從教材到教學,各校都處於摸索前進的階段。如何讓高職生在無基礎的前提下有效學習該門課程,我將自己在幾年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2.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必須樹立專業思想

  由於缺乏相關師資力量,目前各院校影像物理學的教學任務大都由物理學教研室的教師承擔。但是,物理學和影像物理學兩門課程的專業性質差別很大,前者為理科基礎課,後者為專業基礎課。從事影像物理學教學的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醫學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教學必須樹立專業思想,才能將物理學知識和影像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授課教師應加強自身專業素質,利用臨床進修的機會學習影像知識和實際技術,盡力做好教學工作。

  3.教學過程中必須恰當把握知識的深度

  影像物理學是先期開設影像專業院校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完善而建立的。它是將高等數學知識、物理學知識、成像理論,計算機技術等知識應用於超聲成像技術、X-CT成像技術、同位素成像技術、磁共振成像技術中的一門交叉學科。知識的起點很高,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應恰當把握教材知識的深度,講解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比如超聲場的描述部分,涉及較多的高等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注重理解場的分佈性質、描述場的量的物理意義,等等,儘量避免學生由於數學知識少而降低對該課程的理解和學習興趣。磁共振部分,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原子核物理、量子力學知識才能準確理解核自旋的能級、躍遷等概念和現象。在教學中應注意蒐集一些資料,儘量用較通俗的、經典的、巨集觀假說進行解釋,增強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感性認識。

  4.注意把握影像物理學原理與成像技術、影像裝置學有關知識的權重關係

  X-CT成像、超聲成像、同位素成像、磁共振成像每一部分都有兩項主要內容:物理基本原理和成像基本原理。在教學過程中應把主要精力放在講解物理學基本原理上,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也是物理專業畢業的教師最容易做到的,但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集中在成像原理上,對涉及的成像技術、成像裝置等知識更表現出濃厚興趣。雖然成像技術和成像裝置在後期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會詳細講解,在這裡我們對這部分做簡要的介紹,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些年來,我校歷屆學生都表現出對影像物理的極大學習興趣。這與我們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的關係。

  5.注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

  影像物理學各部分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學生普遍覺得難懂難學。因此,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幫助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陀螺進動實驗給學生做演示,講解原子核中核子的自旋與自旋磁矩的相關知識;藉助於聲波的傳播與反射知識對超聲測量實驗進行詳細講解;分配一定的學時帶領學生到附屬醫院相關科室參觀學習。邀請超聲,CT臨床診斷教師和技術教師給學生當場講解儀器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診斷等,使學生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加深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實現教材的多層次、立體化

  由於該課程屬於應用型的知識,學起來難度更大,我們進行了教材的多層次、立體化嘗試。課程是教材的基礎,教材是課程的載體,教材中要融入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實現多樣化、配套和協調化。我們的做法是:文字教材與現代多媒體手段緊密結合。

  教材體系包括:***1***傳統的紙質教材《醫學影像物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教師授課用的獨創的電子教案,其中配以大量的自制和臨床實拍圖片和自己研發的動畫,並提出學生思考的問題;***3***輔助學生自學和研究的學習軟體,如《CT與磁共振成像原理》CAI課件***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被列入“十一五”國家重點電子出版物***;***4***網頁形式課件2部。初步形成了多形態、多用途、多層次的教學資源和多種以教學服務為目的的結構性配套教學出版物的集合。

  總之,影像物理學是一門新課,只有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增強教學效果。通過幾年來的努力,一方面學生看到了現在所學的就是將來所用的,提高了學習基礎課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培養了學習能力,同時對後續課程“醫學影像診斷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侯淑蓮,李石玉,馬新超等.關於醫藥學院校物理課程的思考[J].大學物理,2005,24,***5***:53-56.

  [2]包尚聯,唐孝威.醫學物理研究進展[J].自然科學進展,2006,16,***1***:7-13.

  [3]童家明,劉成玉,周曉彬等.普通高等學校醫藥類專業物理理論課教學現狀調查[J].大學物理,2005,24,***7***:55-59.

  [4]侯淑蓮.CT與磁共振成像原理[M/CD].北京: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

  篇二

  《 芻議影像融合推動醫學影像領域發展 》

  內容摘要:科技的進步不僅是帶動了工商業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醫學發展,計算機技術被廣泛用於影像醫學中。現在醫學上的各種檢查儀器越來越精密,功能更加完善,影象資訊的儲存和傳輸為醫學的研究和診斷提供了更好的依據。醫學影像的融合就是影像資訊的融合,是藉助計算機技術輔助診斷病情的。醫學影像的融合是醫學影像學新的發展方向,本文對醫學影像的融合進行分析,探討影像融合對醫學影像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關鍵詞:醫學影像 影像融合 診斷

  一、影像融合

  醫學影像融合其實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影像資訊進行融合。其中包括將影象資訊進行數字化處理,再進行資料協同和匹配,得到一個新的影像資訊來獲得對病情更好的觀測,以計算機為輔助手段,使診斷更加準確、具象。

  影像融合的發展趨勢

  影像融合的趨勢

  醫學影像學是近年來發展的比較快的臨床學科之一,其中的超聲、放射等早就被應用到醫學的診斷上,但是,面對不同病人的各種症狀,單一的影像檢查已經不足以作為診斷的依據。因此,影像融合越來越成為醫學中的焦點,人們更希望通過多重的影像檢查、比較和分析,使檢查結果更準確,更好的輔助臨床疾病的治療。影響融合的發展提高了醫學診斷的綜合水平,對於推動影像學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醫學影像的融合不僅可以對診斷錦上添花,還可以為治療提供幫助。例如:X線、超聲、聚焦和磁共振結合在一起進行治療。影響融合的發展是勢在必行的,而且將推動醫學影像學的更新與發展。

  影像融合的必要性

  1、醫學技術的更新與發展需要影響融合

  計算機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中,這也包括醫學影像學。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實施,影象後期處理技術也需要不斷的提高,影像的融合技術就是後處理技術的新發展。前後技術的同步才能更好的將影像學的好處發揮出來。

  2、影像融合使檢查更全面準確

  影像學的檢查手段是很多的,從B超到射線再到CT等,每項檢查都是有針對性的,但是正因為這樣又有一定的侷限性。每項檢查都有單一侷限性,只能準確的體現一方面的資料值,不利於診斷病情。影像的融合彌補了這一缺陷。

  3、臨床診斷需要影像融合

  一切的檢查手段都是為了最終的臨床治療,影像診斷一樣是為臨床治療服務的。影響的融合,集中了多項單一檢查的優勢,呈現的影象更清晰,更便於醫生的判斷,使診斷更清晰準確,也就能根據診斷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輔助臨床治療。

  影響融合的方法和技術應用

  首先是資訊科技的融合。無論是什麼樣的診斷技術,最後要得到的都是這項技術所能診斷出來的資訊。影像的融合首先要實施對資訊的融合,影象資料的轉換是理解是關鍵。而影象的轉換時將不同檢查裝置檢測的影象資訊進行格式的轉換和調整,使其更逼真的呈現出檢測部位的狀態,確保診斷的準確性。

  其次是數字化技術的融合。建立影象資料庫是比較直觀和易於提取資訊的。

  還有就是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這幾項技術的融合,使影像融合後的檢查更加具體詳細。

  影像融合的方法:界標配對、表面相合法、空間力矩配對、交叉相關法。

  四、 醫學影像融合的臨床價值

  現代醫學已經把用計算機技術對獲取的影像資訊進行處理的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醫學的診斷,將各項檢查結果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分析、處理,將影像融合重新現出清晰度高、高質量的影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臨床價值:

  幫助臨床診斷

  影像融合後的影象將檢查部位的結構和周邊組織清楚地呈現出來,通過影像診斷,醫生能夠更加了解檢測部位的組織形態是否發生病變以及病變的程度。很多疾病早期的病變都是不太明顯了,一旦沒被發現就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影像融合後的影象可以通過區域放大將組織的差異標註出來,便於觀察和診斷,能夠及時的發現病變,減少漏診的情況。

  有助於手術的治療

  影像融合的中,結合了影象重建和三維立體定向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夠清晰的顯示出病變部位及其周圍組織的狀況和空間狀態,醫生可以根據融合後的影象制定手術方案,並在手術實施過程中提供實時顯示,也為術後的觀察提供了方便。

  有助於醫學研究

  影像的融合結合了多項檢查的優勢,提供的影像資訊更全面清晰,病理特徵更明顯,是醫學研究中非常有價值的影像學資料,為以後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好的依據。

  結語:醫學影像的融合就是將多項檢查的優點,經過一系列計算機技術的融合和處理重新形成新的影象。醫學影像的融合是醫學影像技術發展的一次偉大的更新,它將各種各種技術綜合運用到醫學的檢查和診斷上,推動了影像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靜雲,李紹林;醫學影像影象融合技術的新進展[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4年20期

  [2]李熙瑩;黃鏡榮;;影象融合技術研究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3]吳疆;醫學影象融合演算法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06年

  [4]張孝飛,王強,韋春榮,王至誠,張福北;醫學影象融合技術研究綜述[J];廣西科學;2002年01期

  [5]趙敏志;李鋼;張仁斌;;影象融合技術現狀[A];第六屆全國資訊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3***[C];2008年

  [6]康曉東.計算機在醫療方面的最新應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46-70.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