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中考文言文精選題及答案

  宜昌中考語文科目的文言文閱讀是考試的一個難點,同學們加強文言文閱讀的練習是備考的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考生閱讀練習。

  宜昌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去年此日,湖②水入圖;閏月今秋,蓮花展節。踏芳草而舊徑出,訊竹林而新雨來。芰荷深淺,不減於昔遊;朋友舍離,已殊於前度。感四時之代謝,惜二難之重並。嘉會不常,芳筵宜再。

  於時,曉涼猶嫩,殘署欲收。水漲茱萸之灣,風清楊柳之郭。畫舫預停於堤曲,寺鐘倏動於城陰;老僧來迎,群賢畢至,則由慧因寺前發棹也。

  俄而錦纜徐牽,彩虹乍落。橋亭暫過,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雲有琅玕之別館綠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搖芬可結遠公之社則就淨香園小憩也。

  於是過蓮性之寺,沿筱園之堤,厥有層樓,頗宜高詠。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颼送馨,初日生豔。拂綺席,陳蘭餚,吸碧莆之杯,削華峰之藕。歌遺山雙蕖之怨,詠靈運五字之詩,則酌酒於高詠樓也。

  既而餘觴告終,清興未已。將返山陰之棹,復回麴院之風,別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樹交陰。竹露品茶,林風醒酒。則歸途訪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無水,何處無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勝遊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時和歲稔,政簡刑清。官有餘閒,民無異志。得從諸君之後,重開昨歲之筵。可以娛嘉賓,容拙吏。謂非厚幸,宜得紀傳。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黃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寫一勝,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圖惠因寺者,為錢塘錢玉魚。其圖淨香園者,為長洲袁竹室。其圖桃花庵者,為如皋陳肖生。其圖高詠樓者,為全椒吳山尊也。圖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詩。是為序。

  【注】①曾燠:江西省南城人,乾隆進士,有《江西詩徵》《賞雨茅屋集》等文集。②湖:即江蘇揚州瘦西湖。當時作者擔任兩淮鹽運史,在揚州設了題襟館,與賓客們飲酒詠詩為樂,因在閏六月遊湖,故題目中稱“秋湖”。

  宜昌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則由慧因寺前發棹也 發:出發

  B.則酌酒於高詠樓也 酌酒:斟酒

  C.既而餘觴告終,清興未已 已:而已

  D.圖中之客凡十有八人 凡:總共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踏芳草而舊徑出 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

  B.已殊於前度 而恥學於師

  C.別港渺以通幽 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D.其圖淨香園者 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按時間順序,寫了作者一行遊玩瘦西湖的幾個主要景點,從惠因寺到虹橋、橋亭,再到淨香園、蓮性寺、筱園、高詠樓,經過別港,最後到桃花庵。

  B.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語言卻清麗,琅琅上口,有音韻之美。

  C.本文先敘寫了作者在觀蓮節與賓客秋遊的情形,最後一段交代客人們作畫吟詩的緣由,並抒發了對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和諧社會的讚美之情。

  D.本文是一篇給詩集作的序文,採用了駢散結合的句式,抒寫了文人墨客遊山玩水的樂趣,有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意韻。

  19.用斜槓“/”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入香海之慈雲有琅玕之別館綠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搖芬可結遠公之社則就淨香園小憩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⑴畫舫預停於堤曲,寺鐘倏動於城陰。***3分***

  ⑵分之而各寫一勝,合之而均有千秋。***4分***

  宜昌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16.C

  17.D

  18.D

  19.入香海之慈雲/有琅玕之別館/綠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搖芬/可結遠公之社/則就淨香園小憩也***共3分,錯一處不扣分,錯兩處扣1分,錯三處扣2分,錯四處以上不給分***

  20.

  ***1******3分***遊船預先停在堤邊拐彎的地方,寺廟裡的鐘聲忽然在城北敲響。***得分點:“倏”***“忽然”***“動”***“敲響”***,譯對各1分,句子大意正確1分,共3分。說明:句中的“陰”,通常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也可泛指“北面”***

  ***2******4分***他們分別各畫了一幅美景圖,合起來看都各具特色。***得分點:“寫”***“畫”***;“勝”***“美景圖”***;“千秋”***“各具特色”***,譯對各1分,句子大意正確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