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心靈裡的故鄉閱讀答案

  李白的故鄉究竟在何處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走進李白的心靈裡的故鄉,感受李白心靈的追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李白心靈裡的故鄉》閱讀材料

  ①李白的故鄉究竟在何處,這些年始終沒有停止過紛爭。

  ②故鄉,其實就是一種回望,由現實裡的無意觸發,突然對自己最難忘最信賴最依靠的故土故地故人故情產生一種意念性的嚮往。它是抽象的具體,又是具體的抽象。基於這點,我們可以大著膽子學著詩仙的狂放,喝下幾杯酒,邁著醉步走進詩人心靈之門。這時,你就會發現詩人心靈的故鄉是變化的多樣的唯美的抽象的。

  ③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從碎葉城到成紀,再折道江油,是十分漫長艱難的跋涉。那時的李白太天真,懵懂的眼睛在有節律的馬背上晃著。在沒有驛道的沙漠戈壁野嶺山道間,一行嗒嗒作響的馬蹄,在白天和黑夜裡騎著陽光和月色行走。就這樣直到馬蹄停在江油。回憶中,父母談到了碎葉城,李白像聽天書,那一段記憶是空白的,但他熟記著馬蹄,熟記著馬蹄踩踏疲勞和喘息時那種沉重的聲音,記得馬蹄後面的路彎彎曲曲,也記得馬蹄前面的路曲曲彎彎。停下來歇息時母親指著身後告訴他,馬蹄的那一頭是故鄉!但那時的李白想:最後一個馬蹄圓寂的地方,才是他今世的故鄉。

  ④傳說李白出生時,母親夢見了太白金星,所以他名白字太白。夜空裡的星宿與月亮本身就是神祕的默契者。所以李白一生愛月。月是他發酵靈魂的種子,他一生愛月讀月寫月,留下了許多吟月歌月頌月的千古佳句。

  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過去我只把它理解為詩人的一種思鄉情懷,現在站在心靈的門檻上重新品讀,才明白在詩人的靈魂最深處,明月和故鄉是等量齊觀不分伯仲的。在詩人的精神世界,一輪皓月是皎潔的,它高懸於黑夜,不因陰暗而玷汙自己,不因孤獨而放棄執著的操守。它高潔而不清高,有時一地清輝,有時平臥江湖之底,讓居住蓮花的清水磨洗出一個潔淨的靈魂。靜影沉璧,是詩人生命的寄託和嚮往。

  ⑥因此,詩人在舉頭和低頭之間,看到和想到的都是靈魂最後要歸去的地方。最後當詩人的詩歌人生耗盡最後的靈感,才華和豪情開始憔悴。憔悴的身影已經引起了月光的同情和憐憫。他終於在採石磯將酒杯輕盈一擲,藉著酒力騰身一躍,入水捉月去了。月沒有拒絕他,隨著光影一零亂,他去了最好的存放靈感和才華的地方,將自己的名和太白金星融為一體。

  ⑦“李白斗酒詩百篇”傳為千古佳話,那是放大後的誇張。就李白的許多詩句看,詩人倘若喝得適量,酒入微醺,詩膽開張,真的是“口吐天上文”,“詩才比天高”。我們讀幾句詩人的詩膽被美酒浸泡之後從白雲為簾的天邊摘來的句子,就有“句從天上落,人從帝鄉來”的感覺。酒本身不能給詩人創造靈感,但他卻在“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的癲狂中放大了詩人的詩膽。所以,李白愛酒,“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已經愛到了錯把酒香當故鄉的境地。一旦喝到“三杯通大道”.就進入無意、忘我的境界,什麼三綱五常皇帝老子都去了九霄雲外,這時的謫仙就有了“天予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霸氣。想象和誇張伸拉出最大的張力,豪氣貫於天地之間,如排山雪浪直貫銀漢彩虹,大千世界浩蕩聯翩直撲眼底。這時,被稱為詩仙的李白,端坐於酒香裡,一葉輕舟,夾岸桃花,舉杯邀月,“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⑧除了天空,人間最大莫過於土地。按照一脈相承的理念去想,在同根同宗的中國,其實遠行的遊子,無論走到哪裡,腳下的土地就是故鄉。

  ⑨“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在詩人的意想裡,峨眉山月和長安厚土、八百里秦川是橫跨時空的畫面組合。月光普照,使我們無論走到哪裡舉頭都能望見故鄉的明月;土地博大,任我們走到哪裡腳下都踩著放大了的故土。詩句裡,李白借物寓意,把廣義的故鄉交代得那麼清楚。其實不論是現在落腳的土地,還是遠在記憶深處的故鄉,頭頂一輪月,與腳下一片土,就是照臨和被照臨的關係。對於後面的每一個腳印來說,前一個腳印所站立過的地方都叫故土,當最後一個腳印把自己踩進泥土,就是生命的歸宗。從這個意義上講,土地是每個人永恆的故鄉,而那些關於李白故鄉究竟在何處的紛爭未免顯得有些淺薄和世俗。***節選自《新華文摘》,略有刪改***

  《李白心靈裡的故鄉》閱讀題目

  1.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試簡要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1***一行嗒嗒作響的馬蹄,在白天和黑夜裡騎著陽光和月色行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說“詩人心靈的故鄉是變化的多樣的唯美的抽象的”,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李白心靈的故鄉是變亂的多樣的?結合全文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什麼說“那些關於李白故鄉究竟在何處的紛爭未免顯得有些淺薄和世俗”?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心靈裡的故鄉》閱讀答案

  1.引出後文,表明本文是針對李白故鄉之爭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從李向的心靈去探討李白的故鄉,與文章最後一句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

  2.***1***童年的李白跟隨父母騎著馬在陽光和月色中日夜兼行,在李白看來地上的陽光、月色被踩在了馬蹄之下,寫出了李白童年的天真。

  ***2***這句話用誇張的手法寫出了詩人微醺時思維敏捷以及他的詩歌在唐詩中的崇高地位。

  3.***1***從童年李白的經歷寫,馬蹄就是他的故鄉。

  ***2***從李白一生吟月歌月頌月寫,月亮就是他的故鄉。

  ***3***從李白愛酒飲酒寫,酒香就是他的故鄉。

  ***4***從“人間最大莫過於土地”寫,土地就是李向的故鄉。

  4.李白的故鄉究竟在何處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走進李白的心靈裡的故鄉,感受李白心靈的追求、嚮往,放大故鄉的文化意義。***或:在作者看來,重要的是研究李白有關月亮美酒土地的詩歌對後世的審美和影響以及他為什麼能寫出這樣的詩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