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關於奮鬥的勵志文章

  同學們在備戰高考的同時,不妨找一些關於高考奮鬥的勵志文章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假如我是高三生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高手。我要學會總結方法和規律,就像老師說的那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我會讓自己變得聰明,不被同一塊石頭一次又一次地絆倒。我要學會構建每門課的知識網路,就像一位高明的指揮,無論千軍萬馬,也無論戰場形勢如何變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會有自己的特色。我發現不只是早晨適宜背誦,晚飯後也是記憶的黃金時間。我發現每次打飯,都要排15分鐘長隊,15分鐘之後去,是最好的時機,那多出的15分鐘,就成為我查漏補缺的格外收穫。我發現分門別類整理的錯題更正本,記錄的不是自己的失敗,恰好是走向成功的堅實階梯。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要處理好各門學科的關係。我知道,要走向成功,每一門課都同等重要。我會根據各門課的特點,合理地安排時間,讓所有的時間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益。我會根據我的強項和弱項,抓好強強補弱的工作。我不會把一個單詞,機械地重複幾十遍,當然也不會通過做很熟悉的題來滿足自己的虛榮。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不會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知道,學習,需要眼耳合作,手腦並用。既不能用眼睛代替嘴巴,也不能用思考代替練習。我不會老和學習最好的人攀比,徒增自己的自卑;也不會和成績最差的人對照,為鬆懈尋找理由。我會實實在在站在自己的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會非常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我不會平時書寫潦裡潦草,寄希望於考場上工工整整;我不會平時不寫作文,寄希望於考場上妙語連珠;我不會平時粗心大意,寄希望於考場上不出差錯。平時像戰時一樣認真,戰時才會像平時一樣輕鬆。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也不做苦行僧。我很清楚,開夜車得不償失,死用功事倍功半。我也不會一頭扎進題海里——題目太多,一生一世都做不完。如果我感到煩悶,我會果斷地來到操場上,通過一場籃球賽讓煩悶煙消雲散。在學習沒有效率的時候,睡睡覺,看看電視,也不算奢侈,很可能正是高效的加油站。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會把老師作為我寶貴的資源。我相信老師就像一位負責任的廚師,會把每節課都儘可能做成一餐可口的飯菜。我相信所有不會的問題都會從老師那裡找到答案。我相信老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老師的經驗,會成為我的經驗;老師的智慧,會成為我的智慧。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高三生活很苦,很累,很容易陷入苦悶和彷徨。我會努力協調好人際關係,我會用我的踏實贏得老師的關注,用我的友善贏得同學的尊重,用我的努力贏得家長的信心。在我並不複雜的人際關係裡,我始終能找到支援和力量,能感輕鬆和愉快。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既是高三隊伍裡的一員,又是一個獨特的自己。我在集體裡獲取集體的力量,我在獨特里得到獨特的營養。無須刻意地追求成功,其實會必然地走向成功。

  :等待

  人生總是充滿了等待。等待長大,等待成熟,等著沿著各種軌跡通向成功,等待當初預想的目標一點點實現。人生也需要等待。沒有枯燥和漫長的等待,我們就以體會抵達終點的欣喜,朋友相聚的快樂,還有成功的來之不易。

  然而,很多人往往厭惡等待,恐懼等待,甚至逃避等待。總希望剛剛出發便能抵達,剛剛行動便能成功,剛剛分離便能隨時相聚。這樣的感覺看上去固然很美,但是,你真的能從中找到當初預想的幸福嗎?

  如果幸福的獲得太過輕而易舉,那便不再是幸福,至少不是值得珍惜的幸福。因為我們往往有這樣一個毛病,無論任何東西,凡是能夠輕易得到的,總免不了會輕易丟掉。

  試想,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等待,就等於我們無法感知時間的長度,無法感知感情的熱度,更無法感受成功的厚度,因為這些都是靠等待來體驗,來衡量,來醞釀和延續,而當我們失去這些感知,一切轉瞬即來,又轉瞬即逝,我們的生命存在又有什麼意義?

  一切會那樣單薄和浮淺,彷彿浮生一夢。夢醒以後,一切不過依舊是虛空。

  所以,我們需要切當的等待,需要等待來成就每一個故事最後的結局。結局是必須要發生的,而等待更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沒有等待對這個過程的提升,任何結局都不會發出奪目的光輝。

  所以,如果你正處於困境之中,如果你對未來產生了疑惑,如果你突然無法感知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那麼就不妨靜下心來,靜靜地等待吧,總有一天,你會看見雲層背後的光亮,你會發現,那種叫做希望的東西,從來不曾消失。而你內心之中此刻的黯淡,其實只是黎明前短暫的黑暗,你必須要經歷這種黑暗,才能在第一縷陽光出現的時候,留下彌足珍貴的淚水。而這一行眼淚,已遠遠超出那些曾經等待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