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學習記憶力
對於文科而言,記憶是很重要的。經常有同學抱怨說,記不住。小編總結了一些關於的方法,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篇一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際就是儘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鍊,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下面介紹增強記憶的十種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物件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的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過度學習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時複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的更牢。閒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物件,也能避免遺忘。
7.讀、想、視、聽相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的多。
8.運用多種記憶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特點記憶、諧音記憶、爭論記憶、聯想記憶、趣味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做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掌握最佳記憶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篇二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記憶力的辦法其實是很多的,重要的是你要做個提高自己記憶能力的有心人,在任何場合都形成習慣記憶。如我們可以從以下15個要點中著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和完善。
1、平心靜氣。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都保持一種讓自己平心靜氣的心態。更多的時候是讓自己的大腦安靜。
2、調整自己大腦的工作和休息時間,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勞會降低大腦的工作效率。
3、樹立起自己記憶優良的信心,並時時提醒自己要記住必須記住的東西,必須堅信自己“一定能記住”!
4、要學習和找到一套適合提高自己記憶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經常的訓練再訓練,提高再提高。
5、要保持對世界充滿強烈的愛好與興趣,興趣是記憶的第一推動力。對被記憶的物件要象對待自己的“情人”一樣有足夠的興趣。
6、強烈的願望和刺激可以促進自己的記憶。
7、要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建立與愉快事情相聯絡的記憶。
8、讓自己的心態永遠年輕,保持年青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腦細胞變得敏銳和年輕。
9、學會一種或多種觀察能力,敏銳的觀察力能能幫助我們記憶。
10、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在記憶中尤其如此。要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物件。
11、開發自己的右腦,把記憶物件形象化有助於記憶。
12、掌握歌訣或口訣記憶知識,把互不關聯的記憶物件編成歌訣有利於記憶。
13、學會特徵記憶技巧,找到記憶物件的特點,辨別出其特徵有助於記憶。
14、學會整理和分類,適當的分散記憶***化整為零***有時比集中記憶效果好。
15、充分運用人自身體的五官功能,調動身體各器官協同記憶。
篇三
食療法
人大腦中有無數億個神經細胞在不停的進行著繁重的活動,科學研究證實,飲食不僅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而且在大腦正常運轉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食物有助於發展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維更加敏捷,精力更為集中,甚至能夠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營養保健專家研究發現,一些有助於補腦健智的食品,並非昂貴難覓,而恰恰是廉價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隨處可見。以下幾種食品就對大腦十分有益,腦力勞動者、在校學生不妨經常選食。
1、牛奶。牛奶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營養品。它富含蛋白質、鈣,及大腦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鈣最易被人吸收,是腦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此外,它還含對神經細胞十分有益的維生素B1等元素。如果用腦過度而失眠時,睡前一杯熱牛奶有助入睡。
牛奶
2、雞蛋。大腦活動功能、記憶力強弱與大腦中乙醯膽鹼含量密切相關。實驗證明,吃雞蛋的妙處在於:當蛋黃中所含豐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後,能產生出豐富的乙醯膽鹼,進入血液又會很快到達腦組織中,可增強記憶力。國外研究證實,每天吃1只雞蛋就可以向機體供給足夠的膽鹼,對保護大腦,提高記憶力大有好處。有部分體質的人對雞蛋過敏,吃煮雞蛋會出現頭暈頭漲現象者食用其他蛋類也不錯。
雞蛋
3、魚類。它們可以向大腦提供優質蛋白質和鈣,淡水魚所含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會引起血管硬化,對腦動脈血管無危害,相反,還能保護腦血管、對大腦細胞活動有促進作用。
魚類
4、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轉化為穀氨酸。穀氨酸是參加人體腦代謝的唯一氨基酸,能促進智力發育,維持和改進大腦機能。常攝入些味精,對改善智力不足及記憶力障礙有幫助。由於味精會使腦內乙醯膽鹼增加,因而對神經衰弱症也有一定療效。
5、花生。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腦磷脂,它是神經系統所需要的重要物質,能延緩腦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實驗證實,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迴圈、增強記憶、延緩衰老,是名符其實的“長生果”.
6、小米。小米中所含的維生素B1和B2分別高於大米1.5倍和1倍,其蛋白質中含
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臨床觀察發現,吃小米有防止衰老的作用。如果平時常吃點小米粥、小米飯,將益於腦的保健。
7、玉米。玉米胚中富含亞油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保護腦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穀氨酸較高,能幫助促進腦細胞代謝,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鮮玉米,具有健腦作用。
8、黃花菜。人們常說,黃花菜是“忘憂草”,能“安神解鬱”.注意:黃花菜不宜生吃或單炒,以免中毒,以幹品和煮熟吃為好。 金針菜***黃花菜***對於神經過度疲勞的人來說,應大量食用,以防治神經衰弱和失眠。
9、辣椒。辣椒維生素C含量居各蔬菜之首,胡蘿蔔素和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辣椒所含的辣椒鹼能刺激味覺、增加食慾、促進大腦血液迴圈。20世紀有人發現,辣椒的“辣”味還是刺激人體內追求事業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辣椒以生吃效果更好。
10、菠菜。菠菜雖廉價而不起眼,但它屬健腦蔬菜。由於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B1和B2,是腦細胞代謝的“最佳供給者”之一。此外,它還含有大量葉綠素,也具有健腦益智作用。
11、橘子。橘子含有大量維生素A、B1和C,屬典型的鹼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危害。考試期間適量常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此外,檸檬、廣柑、柚子等也有類似功效,可代替橘子。
12、菠蘿。菠蘿含有很多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錳,而且熱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稱它是能夠提高人記憶力的水果。菠蘿常是一些音樂家、歌星和演員最喜歡的水果,因為他們要背誦大量的樂譜、歌詞和臺詞。菠蘿對人體口腔黏膜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最好用鹽水浸泡一段時間再食用,或者和米飯一起煮熟做成菠蘿飯也不錯。
13、大豆及其製品。大豆含大腦所需的優質蛋白和八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能增強腦血管的機能,抑制膽固醇在體內的積累,預防心血管病。
大豆
14、芝麻與核桃。這兩種食品,均有補氣、強筋、健腦功效。現代研究發現,這兩種物質營養非常豐富,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因此,常吃它們,可為大腦提供充足的亞油酸、亞麻酸等分子較小的不飽和脂肪酸,以排除血管中的雜質,提高腦的功能。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對於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症,鬆弛腦神經的緊張狀態,消除大腦疲勞效果很好。
15、龍眼與紅棗。龍眼含有磷脂和膽鹼,有助於神經功能的傳導。紅棗能健脾開胃,理氣解鬱,對防治神經衰弱有明顯療效。
16、 各種腦髓食物。各種動物的腦子都含大量腦磷脂和卵磷脂,是人腦的滋補佳品。但為防止有寄生蟲,一定要熟透才能吃。
17、蜂蜜。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蜂蜜有助於延緩衰老,減輕焦慮。在飲食中加入蜂蜜,用於試驗的老鼠的記憶力提高,焦慮症狀得到緩解。
紐西蘭懷卡託大學的林恩·科普里斯和尼卡拉·斯塔克通過老鼠進行了這項試驗。他們分別在老鼠的食物中摻入10%的蜂蜜、8%的蔗糖、不摻入任何糖類,持續餵養了一年。在試驗開始時,這些老鼠剛出生兩個月。科學家每隔三個月對這些老鼠進行一次有目的的焦慮和空間記憶測試,得出評估結果。他們發現,用蜂蜜餵養的老鼠走出複雜的迷宮的次數是普通老鼠的兩倍,位居第二的是用蔗糖餵養的老鼠。這顯示出它們的焦慮症狀較輕。它們還更有可能進這個Y型迷宮的新奇,這顯示它們知道自己以前曾呆在哪裡,因此它們擁有更好的空間記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