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級數學教研工作總結

  學期的教學工作不知不覺地就結束了,給過去的一個學期,做一個總結吧!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即將接近尾聲。回顧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我們有著幾分充實、幾分感概„„本學期,我們中年級教研組本著“為了學生服務,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奮鬥目標,在全體教研組成員兢兢業業的工作中紮紮實實、卓有成效地開展著。現將一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 教研常規方面:

  針對以往我們數學教研組存在的問題,本學期教導處把端正教研態度放在開展好教研活動的首位,開學初就給每個教研組發了一本教研活動情況簽到簿,首先從組長自身做起,每次教研活動、聽課、評課開始前就帶頭簽到,做好每位教師的出勤,狠抓教研態度組內每位教師都能積極參加每次活動,一學期來我們組的教研氛圍有了徹底的改觀。

  二、 教研活動方面:

  1.教研組活動有計劃、有落實。在學期初,我們教研組就制定了教研組活動制度,就考勤、紀律、考評、活動內容形式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教研組內每位老師都能嚴格遵守,保證了每次活動能順利進行。本學期我們教研組的主要活動有:小專題研討***兩個重點: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數學日常問題研討***數學作業的形式、特色作業的形式、如何設計階段性練習題,討論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關於減負增效”的專題沙龍、聽課評課、開發數學校本培訓“每日擂臺題”,並交流討論定題,集體編寫複習資料並分年級討論複習課的重點及難點等。

  2.備課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和前提。備課中組內教師能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基本習題,參考教法等。然後各個教師公開教學,本學期組內教師都各上了至少一節研究課,並在集體評議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的、系統的教案,並把它作為集體備課的內容。一改以往一人備課,多人使用的模式,組內教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真正做到優質資源共享。

  3.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落到實處。現在我們教研組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模式,以上課為中心,輻射備課、評課,融入小專題研討和日常問題研討,教研

  組成員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收穫與提高,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本學期胡俊老師和尹美霞老師分別執教了兩節市級公開課、觀摩課,受到同行的好評。 4.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數學競賽。在學校組織的各年級數學競賽活動中,中年級各班都取得了好的成績,每個班都有多人獲得一、二等獎。

  5.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我們根據學校確定的研究專案,結合學科教學實際。我們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幫助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教師能及時撰寫研究專題的經驗總結、案例、論文,將先進的研究成果為教學實踐服務 三、成績展示。

  我組9位老師採取“多閱讀、多反思、多執筆”的方法,不斷促進對課程改革實質內容的進一步領悟,利用好學校的網路資源,經常上網瀏覽、查閱相關的材料,及時瞭解課改動態,擴大自身的視野,通過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以便更好服務於課改實踐,並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撰寫了一些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各類論文評比中獲獎或發表。

  四、 存在的不足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我們教師們的聽課及評課的基本功仍有待於進步,對於聽課的方向、聽課前準備以及聽課時所要觀察的要領***即:聽什麼?看什麼?想什麼?***這三個問題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們評課仍較停留在點上,未能從全面的進行綜合分析評課。

  方向:採用每次開課由一位教師做為主評,其他老師做為輔評以提高評課的能力。還可以多觀看名教師的教學課堂錄影,再讓老師們對所觀看的錄影做出綜合的評析及談談自己的若干建議。

  篇二

  本學期我們四年級數學教研組的老師秉著認真、務實的態度做好日常教學工作,努力把教學抓緊、抓細、抓實,在實踐中探討、反思、交流,求得共同成長,以求達到教學效率的提高。回顧前階段工作,現小結如下:

  一、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和本學期教研組活動計劃。

  開學初,根據教務處工作計劃的要求,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教務處工作計劃,明確了工作方向和重點,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為了充分發揮每位老師的特點,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借鑑,採用了集體學習教材,討論研究重點、難點,並有一人負責主講,進行集體討論二次備課,每位老師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再進行修改,在教學上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二、加強理論學習,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強化學習意識,我們把強化理論學習,拉近理論和實踐之間,理論和教研組教師之間的距離作為本學期教研組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立足課堂,學習理論,營造課改研究氛圍,創造更有利於教師成長的沃土。在研究教材,鑽研教參的前提下,正確領會教材意圖,並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有利於實現教學目的的原則,合理地、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在教學實踐中理解課標。

  三、提高教研活動質量,促進教師成長。

  1、我們數學教研組是一個團結溫馨的團體,我們充分利用每週星期三下午的空課進行學習與研討,充分利用現有學習材料《新課標》、網上學習等,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數學素養。

  2、平時上課前我們幾位教師都會經常交談,比如:上課前利用大家課前幾分鐘的時間一起探討今天所要上課的內容,互相說說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或某一個知識點可能會在教學中出現,這時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課後我們又再一次聚在一起說說上課後的體會、心得。

  3、每週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做到每次活動有主題,並圍繞主題進行開課、評課,為教師創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機會。教研有活動計劃,活動中有記錄,活動後有分析、總結。通過開公開課,促使組內老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課堂教學上多研究、多探討、多提高。

  4、加大教科研力度,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組織教師積極學習教科研的有關理論知識,提高教科研意識。

  四、下階段的改進措施。

  1、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今後的發展將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專心聽講,認真看圖、學會思考、按時完成作業等習慣,關注課堂效率。

  2、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首先教師要做到精講,一題多講,舉一反三,使每個知識點能講全講透,以便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完成的知識網路,追求知識的連貫性。

  3、對於後進生,要注重基本知識的鞏固和掌握,以書本為基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力求做到課課過關,作業天天清,抓平時,重積累,讓學生循序漸進,慢慢地趕上來。

  當然,本學期工作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活動前的組織安排工作做得不夠細緻、在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方面工作做得較少、教師和學生的競賽活動開展得不夠充分等。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研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勵,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三

  這學期的教研組工作伴隨著新年的鐘聲,即將接近尾聲。回顧這學期的教研組工作,我們有著幾分充實、幾分感概。一學期來,在校領導的關切和支援下,在我們四年級二位數學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本著我們的信念“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要堅持就有奇蹟”。因此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開展新課程實驗,認真貫徹省市教學工作精神,認真學習平泗水縣小學學科教學常規,並在實際教學中加以落實。圍繞學校整體目標,以“教學常規與質量監控”為基點,以“教研案例策劃”為載體,著力進行數學學科評價的改革與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完善,培育學生濃濃的學習數學成就感和幸福感。積極推進教研組團隊建設,促進本組教師專業發展,為構建人文、和諧、幸福的課堂而努力。建立了一個“學習---研究型教研組”。

  一、發揮團隊作用,打好團體仗

  在開學期初,我們教研組的每個數學教師能根據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認真制訂好教學計劃,並按照計劃紮紮實實地開展各項工作。解讀每個單元的教材,發表各自的看法,特別是單元的重點、難點進行解讀、研究分析方法和學生的學法,然後集體備課,課中有修改意見與反思。我們十八位數學老師經常交流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情況,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在討論、交流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難題,我們還經常請教其他教研組的老師。有幾節難上的課,我們常常討論後進行一人試上,一人聽課,然後改進後再上其他班級的。尤其一個單元結束後進行總結,找出差距,取長補短。特別是複習階段,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研究討論了複習計劃、方案,整理知識點,精選題目進行練習,而且認真批改、講評、復批。二、在磨課中共同成長

  學校舉行了“構建有效教學,追尋幸福課堂”數學教學研討活動,並非常榮幸的邀請其他學校的老師來校做作課堂教學示範、教學點評、專題講座,這是我們數學老師學習、提升的好機會。我們教研組的魯廣水教師老師牢牢把握這樣的機會,大膽地嘗試著一堂新型的課堂《數學廣角田忌賽馬》。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追尋、創造數學課堂教學的幸福的思考、研究尤為重要。

  我們四年級數學教研組的老師集中討論選為四年級的《數學廣角》,因為“數學廣角”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的一個亮點,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三、在活動中不斷感悟數學思想

  由於數學思想方法比數學知識更抽象,不可能照搬、複製,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是數學活動過程的教學,重於領會應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參與非常重要,沒有參與就不可能對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產生體驗。沒有了體驗,那數學思想只能是一種空話。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不斷感悟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校的數學周裡,我們進行了“智力七巧板”的比賽,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動手操作能力,發揮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引領、組織、指導,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不斷的感悟、總結、積累,直到最後的應用,才能學會一種數學思想方法,引領學生在平時學習、生活中能做到主動應用,從而達到學生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