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學習心得體會
課題研究為教師的成長搭建了很好的平臺。課題研究個人心得應該包含什麼內容呢?以下小編為你帶來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1
為了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營造濃郁的科研氛圍,提高教師們的科研能力,我校於20xx年12月至1月開展了教育科研專題校本培訓活動。
該次培訓以《中小學教育科研“十講”》為教材,培訓內容包括教育科研方法、文獻檢索的意義和方法、如何把課題做實、教師專業化成長等主題。集中培訓工作由學校科研工作負責人、教務處李主任主持。20xx年1月15日的最後一次培訓,學校邀請了市教育局科研辦朱河清主任主講,朱主任從課題的選題、立項課題的管理等方面,深入淺出的對教育科研工作進行了指導,針對性強,從中受益頗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受。
一、懂得了科研就在身邊
通過聽李主任的講座,我明白了,其實教育科研並不是高高在上,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意細節,把一些感悟、想法寫下來,並在今後的教學中去改正或發揚,這也是教育科研的一個方面。
二、認清了開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曾經,我和很多老師一樣,也非常害怕做課題。覺得教育科研與我無關,覺得這是專業的教育科研人員的事。雖然也嘗試著在做一些課題,但更多時候是為了完成一些“任務”、為了評職稱,有些“被逼無奈”。其實,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進教師教師專業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線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隨著教育本身的發展,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日益頻繁的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擁有完善的專業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課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要成為批判地、系統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去開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的,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讓教育科研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
三、梳理了開展教育科研的過程、內容與方法,找到了門路。
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那麼接下來該怎樣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怎樣實施課題,進行過程管理哪?這些疑惑,兩位老師的報告都有講述,使我們對如何開展“教育科研”的認識逐步清晰,明白了在開展課題時我們該做些什麼、怎麼做,找到了做課題的門路,為我們今後開展教育科研指明瞭方向。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明白了要做好教師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走出去,多聽多學多想,注意教學細節,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篇2
首先我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關於個人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一些感受,有許多不成熟的想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說實話,當時在申報市第三期個人課題之前,我對於這“課題”二字是既茫然又驚恐。因為在思維定勢裡,課題都是那些經驗豐富、理論和知識水平都達到一定高度的學者所研究的。我這樣的“菜鳥”怎配得上這“研究”二字?而且對於要怎樣主持“個人課題”,我一無所知。這時,多虧了李校長的督促和指導,我對“個人課題”有了逐步的瞭解,原來的茫然也變成了期待。因為當我將平時教學中的主要困惑定為研究物件後,便豁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且這個任務極具挑戰性,能夠不斷激勵我們去閱讀、觀察、實踐、探索。
相對於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和校級等集體課題,“個人課題”是由教師個人自主申報,獨立主持,為了自身的專業發展,研究個人在教育教學中具體而微觀的教育問題的課題,也屬於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範圍。
華東師大博士生導師葉瀾教授認為“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的精神解放,就沒有學生的精神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而個人課題專案,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引導教師自我解決教育中遇到的問題、難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教師在個人課題研究中,緊密聯絡日常工作,積少成多,使科研進入常態化。只有這樣,教師自身生命質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得到發展。
但萬事開頭難,在最初選題時,我就遇到了極大的困難,不瞭解什麼樣的題目適合個人課題,在李校長的幫助下,我瞭解到:1***選題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2***研究範圍宜小3***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4***視角新穎創新。我曾列出過幾個題目向李校長請教,如英語詞彙抽查中數學概率知識的運用、理論講解中直觀比喻用法的運用,但這些問題其實是論文題,卻不適合作課題題目。因為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將實踐聯絡理論稍加研究就可解決,並不需要我們花費一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去調查、實驗。而我的另一個題目“英語閱讀課常見環節的效度和創新”也有問題,首先,“常見環節”這一概念就不嚴謹,且無法界定。其次,“效度和創新”,選材範圍太大,無法作為只有一年期的個人課題的研究物件。課題的名稱應具有問題性,不宜用肯定語句,而且也不宜用比喻和擬人,否則無法清楚表達研究的“是什麼”。那評委自然而然沒興趣知道你要陳述的“為什麼”和“怎麼辦”了。
同時提醒大家在選題前可以進行文獻檢索,以避免重複前人已討論過的問題,並可從文獻檢索過程中發現研究的空白區,獲得靈感。
經過篩選,我結合我校英語教學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情況,定下了“高中農村生源學生英語現狀及教學對策”這個題目,並有幸獲得了立項。
在個人課題的研究有多種方法,其中個人課題的調查與實驗方法有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等,而“個人課題”的行動研究則有行動研究法、案例法等。在這裡我就不贅述。
從第四期個人課題開始,教研室設立了個人課題中期檢查,主持人就已完成的任務和已取得的成果進行彙報,如果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自己課題的不足之處,可以在此時申報課題變更。
另外還有幾個小提示:
第一:我們最初申報課題的“個人課題”申報表,一定要留著,因為後面我們最重要的研究報告,其中很多內容有重複,特別是研究目標及理論依據,研究過程及方法,後面只需要結合實際的研究過程,再補充完善。
第二:可以先把最主要的教學案例和教育論文先完成!中間研究過程中所用的過程性材料記得要收集,特別是與課題相關的學生或教師調查問卷,還有訪談記錄,特別是和本課題相關的學生作業,體現成果的學生成績,還有一些相關的獲獎文章都是後面我們需要的。
第三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有好幾次市級的課題培訓及交流活動,專家會對課題研究中的常見問題給予指導,併為大家提供優秀的個人課題研究的案例。而且在結題時必須上交課題培訓會議的參會證,否則無法結題,所以請各位密切留意市教研室網站的通知,不要錯過會議。
在主持課題的過程中,我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時間分配很不合理,前輕後重,導致到後面手忙腳亂的,甚至修改的時間都沒有。從“個人課題”申報表通過稽核之後,我們正式開題算起,我們將近有一年的時間去完成這個課題,但不能總覺得有的是時間,不斷往後拖。我結題時那叫個悔不當初啊。因此,我深刻感受到:個人課題不是一篇論文,需要我們要做的東西很多。要及時收集過程性材料,對文獻進行研究,夯實理論基礎。記得去年我和湯老師去參加課題培訓會,約在新街口見面。當別人提到新街口時,我第一反應是:逛街。而當我找到湯老師時,他正在新華書店孜孜不倦的閱覽挑選課題相關理論書籍。當時,我被他嚴謹的治學態度所深深感動,同時也認識到:要成為研究型的教師,我們需要傾注心血,不斷學習。
希望大家通過我做的這不成熟的介紹,對個人課題有個初步的瞭解,並能避免我犯過的錯誤,更有效率的進行專業化發展,並祝願大家的課題都能夠立項,個人課題成為促進我們教師團隊共同發展的助推器,成為我校文化發展的新增劑。
篇3
走上工作崗位三四年的時間,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不斷地摸索教學方式,不斷地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新的教學模式***課題學習***慢慢的有了一點點理解。課題學習作為新課程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它有一些這樣的特徵,首先它有一個主問題,在這個主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根據問題的要求,去搜集資料組成小組,尋找資源,最後解決問題。
一、課題學習的的意義
1、課題學習有助於學生感受數學,體驗數學,把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用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比如在學習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學期的“概率”一章時,因為我們的學校在農村,現在學生家長買地下六合彩的現象還比較嚴重,由此我設計了研究性課題,讓學生在研究性課題中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課題學習有利於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認為適時適度地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和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是很有必要的。課題學習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需要我們去挖掘。面對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抽象、概括、分析、綜合將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再運用數學方法通過猜想、假設,再推翻假設,重新建立猜想,驗證猜想,修正猜想,一步一步探索,最後得到正確的結論。如:“無理數近似值”研究過程中的“逼近思想”;“勾股定理”和“一次函式”中的“數形結合”和“數學建模”思想;“四邊形計算”中的轉化思想等。
3、課題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和接受性學習相比,課題學習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資訊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數學教育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能夠自己探索與發現得出結論、找到答案。我想,這樣的學習成果,只有在課題學習的基礎上才會出現,學生的探究能力,自然在學習中得以培養和提高。
4、課題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課題學習”改變了常規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常規的教學方式。它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源的背景下所開展的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能夠成為獨特的自我。學生表現出比課堂更高的學習熱情,研究出各種各樣的方法,課後整理成方案,這要比教師在教室裡“紙上談兵”效果好得多,學生的動手能力自然地在活動中得到提高。
二、實施“課題學習”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1、學生是“課題學習”的主人。
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它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自己得出結論的過程,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色,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都要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思想,深入學習新課標,轉變觀念,通過課題學習,教師和學生同步成長。
2、實施“課題學習”不能急功近利。
課程改革剛剛啟動,對學生來說,課題學習極具挑戰性;對教師來說,課題學習是一個新的內容,它對教師對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加強學習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指導要具體一些,問題的提出要有可操作性。讓學生在初次學習就能積累一點經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增進應用數學的自信心。
3、把握教學目標要重過程。
“課題學習”應立足於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對解決問題過程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而不以僅僅有正確的解答為滿足。
4、多注意收集合適的“課題學習”素材。
為學生提供較多的***課本外的***學習材料,供學生選擇,這種材料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最好有助於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
5、要重視“課題學習”的教學。
研究性試題在各屆中考中所佔比例日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