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習英語的好方法

  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很多人都夢想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學好英語對將來有很大的幫助,下面和小編具體瞭解下。

  :英語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打通耳朵 完全聽清

  第一階段的四個要領

  第一 選擇一盤適合自身英語水平的磁帶。

  第二 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連續聽兩遍。

  第三 要堅持天天聽,但每隔六天要休息一天。

  第四 直到聽清磁帶中的所有內容。

  第二階段:聽讀並舉 掌握語法

  第二階段的七個要領

  第一 把已經能完全聽清的第一盤磁帶再找出來。

  第二 聽寫這盤磁帶的內容

  第三 做聽寫練習時,一句一句地聽。

  第四 聽寫完整盤磁帶的內容後,用英英詞典確認不會的單詞拼寫是否正確。

  第五 按這種方法聽寫完整盤磁帶的內容後,儘量模仿磁帶的發音和語調,從頭到尾大聲朗讀。

  第六 感覺到所有的句子都已經能朗朗上口以後,便結束這一階段。

  第七 整個過程中,每個星期要有一天與英語完全隔絕。

  第三階段:躍躍欲說 出口成章

  第三階段的七個要領

  第一 用英英詞典查以前做聽寫練習時不懂的單詞。

  第二 把單詞的解釋和例句記下來,若這其中還有不懂的單詞的話,繼續查字典。

  第三 查字典要堅持查到沒有不懂的單詞為止。

  第四 大聲朗讀通過查字典整理出來的內容。

  第五 朗讀約一個小時後結束。

  第六 每週要歇一天。

  第七 查在原文和單詞解釋中出現的所有不懂的單詞,並一直朗讀到完全吃透解釋和例句為止。

  第四階段:自我領悟 無典自通

  第四階段的四個要領

  第一 準備一盤錄影帶。

  第二 帶上耳機,每天聽一遍。

  第三 能夠完全聽清之後,便開始聽寫、朗讀。

  第四 將不清楚的單詞,利用英英字典查詢並朗讀。

  第五階段:文化融通 漸入佳境

  第五階段的六個要領

  第一 準備一張最近的英文原版報紙***在美國發行的報紙***

  第二 從社會版面挑選一篇短文章***一兩分鐘就能唸完的***,然後大聲朗讀。必須堅持到完全消化為止,就好像自己成了新聞主持人一樣。

  第三 當確信自己不看原文也可以記住文章節內容時,把它像講一個故事一樣繪聲繪色的複述下來。

  第四 能夠流利地誦讀時,再選第二篇文章,重複上面所講的方法。第五看完一個版面後,就向第三階段那樣處理不認識的單詞。

  第六 把報紙上的廣告、名人訪談、漫畫等所有的內容,都按上述方法加以學習。

  :學會聽

  完全聽清指的是這樣一種情況:既當有一天,當你開啟錄音機再聽那盤磁帶時,沒等磁帶轉到那兒,腦海裡就已經浮現出後面的內容,而且要具體到句子、單詞甚至發音,一項也不能缺。當然難免會有生詞,可雖說是拼寫比較生疏,但發音卻已經非常熟悉了。遇到生字,千萬別查詞典。這樣做就會前功盡棄,好不容易形成的分類體系,瞬間就可能泡湯。

  聽磁帶時還要注意發音,必須堅起耳朵聽才行。保持什麼也不想,聽到多少算多少,聽到耳熟能詳,而且要堅持到磁帶的內容完全移植到大腦為止。

  “完全聽到”,顧名思義就是“聽到全部”,並不是“完全聽懂”的意思。

  也就是說,能夠聽到磁帶傳來的所有“聲音”。對每個單詞的發音都非常熟悉,雖然聽不懂也不能準確地拼寫,但能模仿其發音,這就算達到完全聽到的程度了。

  由於人們的五官在同時運動而產生功能時互相妨礙,所以他們不能完全發揮各自本身的功能。

  這一階段是全身心投入熟悉英語發音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你千萬不要期望任何其他效果,或為此輔以其他方法,也不要翻閱相關教材。

  頭幾天乏味極了,但是中間歇了一天之後,感覺就截然不同了,一下子聽出了好多單詞,真的很開心。有一天好像一下子什麼都聽清了。從某一天開始能通聽清一兩個單詞,然後是句子,再以後是整個段落。聽第一盤磁帶時,一直擔心這樣邊聽邊犯困不會有什麼效果,但是,奇怪的是,既使這樣,每個星期天歇一天,星期一再聽時還是發現有很大的進步。

  語言本身就有一種在無意識狀態下自我領悟的傾向,孩子學說話的過程其實就是這樣。

  :學會朗讀

  要求從頭到尾大聲朗讀,不僅僅是為了練習說話,看書時如果讀出聲,尤其是大聲朗讀,會影響對內容的理解。光顧朗讀時,換句話說,就是同時運用聽覺和視覺時,知覺能力就會下降。在讀英文文章時這種現象會更嚴重。但是,如果反覆大聲念相同的文章,就能不知不覺地理解其中的意思。這是反覆練習的結果,在聽得方面,已經習慣了英語發音,而且具有了通讀的能力。

  通讀,也就是精讀的反義詞,我們平常讀小說或散文等作品時經常運用通讀的方式。就是不對文章的每一個單詞都那麼費神,而只是隨著文章情節和內容一直讀下去的方式。

  這就是人類自然而然地掌握語言的過程,達到完全朗朗上口的程度。

  重要的是朗朗上口,背誦是靠大腦來完成的,可朗朗上口是靠舌頭來完成的。到時候,當自己聽見自己的英語發音時,就會覺得很自然。

  語言是應該是靈活的,如果只是裝在書本或腦子裡的話,決不能隨舌頭自然而然地說出來了。只有真正的把握了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之後,語言才有生命力。

  從頭到尾大聲跟讀是為了培養一口氣說英文的能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通讀能力。應該以模仿準確發音的態度來對待,最好是像做“聲音模仿”訓練那樣。

  直到能夠朗朗上口,朗朗上口指的是發音方面的熟練程度,是指自己確信已經達到了不看也能說得很流利的水平。

  第二階段對於熟悉應該以什麼樣的語氣說話、應該怎樣連線句子和句子並使語調得以形成來說是必須的一個階段,是習慣說英語的過程。

  自己的英語發音達到非常接近美式發音的程度時才算大功告成。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說英語的自信心,因為這時你已經對自己的發音並不覺得陌生,而感覺有點像那麼回事了。

  :大膽說英語

  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人過第一關比較容易,而一點兒英語基礎都沒有的人則要經歷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首先,僅僅聽一到兩盤磁帶是遠遠不夠的,連ABC都不懂的人更是如此。要從最基礎的磁帶一直聽到達到自己母語水平的磁帶,而且每一盤兒都要做到能夠完全聽清。

  實際上如果真的去做的話,也並不是難到堅持不下去的程度。因為語言能力的增長並不僅限於進入頭腦的語言量所限的程度,由大腦語言中樞自行領悟的部分也是相當可觀的。而且隨著所聽磁帶數量的增加,每完成一盤磁帶所需要的時間呈幾何級數狀遞減。

  第二階段發生的最明顯變化就是英語好像已經可以脫口而出了,即使是自認為不具備語言素質的人,也就是那些舌頭不太靈活的人。雖然達不到這種水平,也完全能夠在說英語時顯得很自然而不那麼生硬。

  把英語搬到舌頭上,關鍵在於準確地模仿發音。這正是我們做不好或者不願意好好做的事情。應練習到舌頭的肌肉已經被鍛鍊的能夠完全準確地發音了。

  第二個變化就是克服了總想把英語翻譯成漢語的習慣。當然這一現象的產生與以精讀為主的教學體系是密切相關。只有拋開這些壞習慣,才能迎來完全理解英語語義的新紀元。英語才能作為又一種語言融入自己的體系。

  這裡所說的將“英語融入自己的體系”,指的並不是能流利地說英語,而只不過是對英語不再感覺那麼陌生的意思。從這時候開始,你聽到什麼就能記住什麼了。

  “聽到什麼”的意思與“聽懂什麼”的意思沒有多大的差別,即聽出表達方式的差異並能記住的意思。通過這種方式記住的東西,需要時便會立即反過來派上用場。

  :學會查字典

  我們利用字典查生詞的時候,希望得到的是一個通俗易懂的解釋。所有字典上的解釋都是由最基本的詞彙組成的,如果掌握了最基本的詞彙,以後就能夠非常容易地掌握其他詞彙。通過這種方法的學習,能完全掌握“書面語體”的句子形式。能夠鍛鍊怎樣以最基本的詞彙來很好的組織談話內容,這對英語的實際應用非常有利。

  :把說英語當成習慣

  這個階段發生的奇怪現象就是“舌根發癢“,就是說,總想用英語說話。如果沒有合適的練習機會,可以培養自己在走路或坐地鐵時,把頭腦中各種各樣的想法試著用英語來表達的習慣。

  夢,只要你努力,它就會變成現實。學好英語的夢,只要拿出1到2年的時間,每天清晨和晚上練習九十分鐘到二小時,就能使實現這個簡簡單單的夢想。

  孩子從小接觸語言到熟練掌握各種語言,在方法和原則上應該是相同的,就是不管懂不懂,接觸到什麼就接收什麼。之後在不知不覺間就能領會了。

  :自動儲存能力

  在第四階段,會發生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這種現象是自己的英語水平根據對方的英語水平或方式的變化面變化。對方是快人快語的人,自己的說話速度也變快;而對方是一字一句慢聲慢語的人,自己說話也會自然而然吐字清晰。當你達到這種水平時,你就具備了能夠自動儲存語言的能力了。

  事實上,被自動儲存的不只是語氣,單詞、句式也將會一起被儲存進你的大腦。你所見到的、聽到的所的英語都將進入你的腦海裡。在你意識到“啊,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這麼說”的瞬間,對方的話就已經被原原本本儲存在你的記憶中了。

  :自我領悟

  第四階段是一個資訊構築階段,眼裡看到的、耳中聽到的一切英語都在頭腦中建立的“英語屋”裡得以自動錄入、分類和儲藏;細聽新聞,就能熟練地掌握時事英語;集中收看法制影視劇,有辨析風格的英語基礎就會更加鞏固;讀小說,則文學表現力日趨豐富;看一篇散文,就離美國人的心理更貼近一步。

  :通過英語瞭解英語文明

  學好英語,用英語去聽、去看、去感受,這才是瞭解他國的最好途徑。只有用他們的語言,看懂他們的新聞、報紙和電影,才能更真切地體驗他們真實的一面。

  通過英語瞭解英語文明,如果能據此而形成平衡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的話,對你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英語知識的寶庫裡翱翔,遊刃有餘地領略碩學大家的名言名篇,這都是自然隨之而來的惠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