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第一學期知識點歸納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生物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一學期種群的特徵知識點

  1.食物:旅鼠過多時,它們在草原上大面積地吃草,草原植被遭到破壞,結果食物缺乏***加上其他因素,如生殖力降低,容易暴露給天敵等***。種群數量從而減少,但數量減少後,植被又逐漸恢復,旅鼠數量也隨著恢復過來。

  2.生殖力:生殖力受密度的影響,池塘內的椎實螺在低密度時產卵就少。大山雀在英倫三島的林區,每窩產卵數隨著密度的大小而減少或增多。

  3.抑制物的分泌:多種生物有分泌抑制物來調節種群密度的能力。蝌蚪密度高時產生一種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長,或增加蝌蚪死亡率。在植物中,桉樹有自毒現象,密度高時能自行減少其數量。細菌也有類似的情況,繁殖過多時它們的代謝產物就將限制數量的再增加;密度降低時,這些代謝產物少,就不足以起抑制作用,因而數量又能上升。

  4.疾病.寄生物等是限制高密度種群的重要因素:種群密度越高,流行性傳染病.寄生蟲病越容易蔓延,結果個體死亡多,種群密度降低。種群密度低了,疾病反而不容易傳染了,結果種群密度逐漸恢復。

  5.物理因素:其作用一般總是很猛烈的,災難性的。例如,我國曆史上屢有記載的蝗災是由東亞飛蝗引起的。引起蝗蟲大發生的一個物理因素是乾旱。東亞飛蝗在禾本科植物的荒草地中產卵,如果雨水多,蟲卵或因水淹或因黴菌感染而大量死亡,因而不能成災,只有氣候乾旱蝗蟲才能大發生,所以我國曆史上連年乾旱同時伴隨蝗災。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一學期群落的結構知識點

  1. 群落外貌

  群落外貌***physiognomy***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態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與生物間,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綜合反映。陸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決於植被的特徵,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決於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徵。陸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組成群落的植物種類形態及其生活型***life form***所決定的。

  2. 生活型型別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丹麥植物學家Raunkiaer提出的系統,他是按休眠芽或復甦芽所處的位置高低和保護方式,把高等植物劃分為五個生活型,在各類群之下,根據植物體的高度,芽有無芽鱗保護,落葉或常綠,莖的特點等特徵,再細分為若干較小的型別。下面就Raunkiaer的生活型分類系統加以簡介:

  ①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 休眠芽位於距地面25㎝以上,又可根據高度分為四個亞類,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與矮高位芽植物***25釐米~2米***。

  ②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 更新芽位於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 更新芽位於近地面土層內,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隱芽植物***Cryptophytes*** 更新芽位於較深土層中或水中,多為鱗莖類、塊莖類和根莖類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 以種子越冬。

  ⑤Raunkiaer生活型被認為是進化過程中對氣候條件適應的結果,因此它們的組成可反映某地區的生物氣候和環境的狀況。

  從表上可知,每一類植物群落都是由幾種生活型的植物所組成,但其中有一類生活型佔優勢,生活型與環境關係密切, 高位芽植物佔優勢是溫暖、潮溼氣候地區群落的特徵,如熱帶雨林群落;地面芽植物佔優勢的群落,反映了該地區具有較長的嚴寒季節,如溫帶針葉林、落葉林群落;地上芽植物佔優勢,反映了該地區環境比較溼冷,如長白山寒溫帶暗針葉林;一年生植物佔優勢則是乾旱氣候的荒漠和草原地區群落的特徵,如東北溫帶草原。表 我國幾種群落型別的生活型組成群落型別 Ph. Ch. H. Cr. T.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94.7 5.3 0 0 0

  鼎湖山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84.5 5.4 4.1 4.1 0

  浙江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76.7 1.0 13.1 7.8 2

  秦嶺北坡溫帶落葉闊葉林 52.0 5.0 38.0 3.7 1.3

  長白山寒溫帶暗針葉林 25.4 4.4 39.8 2*** 3.2

  東北溫帶草原 3.6 2.0 41.1 19.0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