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單元第二課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必修三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單元第二課知識點

  1.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內涵: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2***意義: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把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吸收人類文化優秀成果結合起來,使悠久的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實現文化強國的夢想。

  3.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關係:

  文化強國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巨集偉目標,社會主義文化是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4. 為什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1***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

  ***2***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

  ***3***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根本意願決定。

  ***4***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

  5. 如何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6.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1***原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必須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奮,各項事業才會全面興盛,否則相反。

  ***2***根本任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即: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3***措施:

  ①發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業***重要途徑***;

  ②開展精神文明建立活動***根本途徑***。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練習

  1、“八榮八恥”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這說明*** ***

  A、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應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B、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應該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

  C、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應該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

  D、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應該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相適應

  2、網路文化是指通過電子計算機網路傳播的各種人類符號表意系統。據信息產業部統計,截至2004年,我國國內上網使用者人數已經超過9000萬,位居世界第二,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下列關於網路文化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網路文化是對事物的正確反映,應兼收幷蓄

  B、網路文化是多元的,應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C、網路世界充滿矛盾,應當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D、網路世界是複雜的,應當明辨是非

  3、英國近代哲學家羅素說過:“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誼,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願意的話,他們的國家是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是自由而不是支配。”羅素的這段話主要表明*** ***

  ***1***中華民族以熱愛和平、睦鄰友好、崇尚交流著稱於世

  ***2***中華民族寬容豁達的精神受到世界的尊崇

  ***3***中國的強大有利於世界和平,而不是威脅世界和平

  ***4***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A、***1******2******3*** B、***2******3******4*** C、***1******3******4*** D、***1******2******3******4***

  4、培根說:“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於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於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這句名言強調了*** ***

  A、知識的重要性 B、文化傳播的重要性

  C、文化交流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D、知識力量是巨大的

  5、李時珍為寫《本草綱目》,行程萬里實地考察,不僅向他人請教,更注重親自試驗。例如他吞服曼陀羅後精神恍惚、失去知覺,終於認識到這種植物的麻醉作用。這說明*** ***

  A、我們應積極進行文化創新 B、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C、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D、我們應積極進行社會實踐

  6、2006年2月8日,國務院向全國各級地方政府發出《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這說明*** ***

  A、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B、在時代發展的程序中,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C、我國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保護

  D、思想運動是影響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7、2006年5月16日光明觀察週刊載文指出,世界文化融合程度加深和文化呈現多樣性兩種趨勢將長期並存,“和而不同”是常態。這裡的“和”是指*** ***

  A、文化的多樣性 B、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借鑑 C、文化的繼承 D、文化的創新

  8、國務院最近下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設立文化遺產日*** ***

  ***1***是黨和政府履行文化職能的表現

  ***2***是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利用我國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

  ***3***有利於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遞

  ***4***有利於讓人們感受到“有血有肉”的民族文化,從而確立真正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A、***1******2******3******4*** B、***3******4*** C、***1******2******3*** D、***2******3******4***

  9、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公佈後,社會反應強烈,雖然褒貶不一,但是,有關廠家,已經把握商機開始批量生產,投放市場。人們相信,吉祥物將給國際奧委會、奧委會組委會及主辦國帶來巨大的利潤。這表明*** ***

  A、文化是對經濟、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了一定的文化

  C、一定的文化對經濟有重大的反作用 D、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10、2005年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號飛船,順利返回地面,標誌著我國的航天事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航天工作者創造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以上事實說明*** ***

  ①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②實踐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

  ③服務於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 ④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