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語高效學習方法
英語作為一個科目,同時以後也可能成為一項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但是不少同學沒有掌握到學習方法導致學得焦頭爛額。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初中英語的學習方法,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下幫助,讓大家學英語能夠學得得心應手。
初中生成績差的根本原因:
01被動學習,為做作業而做作業
成績不好的同學有很多不習慣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他們不習慣自習的時候獨立、自覺學習;同時他們卻喜歡上課開小差,自習的時候講話、睡覺……
有的同學甚至是吃飯都沒有好習慣——他們不喜歡吃正餐,而是喜歡吃零食、垃圾食品等等。
進入高年級後,很多同學學習時一副有心無肝的樣子,還像之前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
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瞭解,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門道”。
小學及初中低年級階段,佈置作業的目的相對簡單,而且大部分的知識很容易就能在課上被同學消化,課後作業更多起到一個鞏固、拓展的作用。
到了初二、初三,學習更注重聯絡,不把知識系統化,是做作業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沒有系統化就很難有頭緒,做題耗費的時間自然就會增加。
02吃不透,抓不住學科特點
不少同學求勝心切,希望各個學科、各個知識點都能學得面面俱到,結果樣樣都抓,樣樣也沒有抓牢,“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應該說每門學科的作業佈置,都是結合課程重點來的。有基礎題,當然也有提高題。
有些題目可以選擇不做,作業貴在精而不在多,剩下的時間可以放在學科重點上來進行突破,也可以多思考,做到做作業不僅高效,而且高質量。
03忽視基礎,題目做得多而雜
初中學科增加,自然作業也會增多。許多同學漫無目的地做題,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學得模稜兩可,沒有過關,經過大量做題以後,反而鞏固了或者默認了某種不正確的認識,但是自己卻沒有發現。
近幾年中考越來越注重在基礎之上考查同學們的能力,只有對基礎知識瞭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題才是最有效的。
所以在日常做作業的過程當中,要多做基礎題,由基礎題再到提高題、到高難題等,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題的能力。
除了教材上的練習題,適當的課外輔導練習也是需要的,最好每個知識點都對應的試題練習,強化課後作業的效力。
04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不少學生很苦惱,“我每回做作業都很認真,可是成績還是上不去”,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要明確高效做作業的三步驟:
第一步是“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面前的問題;
第二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後要回顧和反思,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第三步是“歸”,就是將獲得的經驗和知識迴歸到書本上去。
按這三步走,上課時結合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多想多問,課後做好配套練習,有不明白的及時記錄、發問、解決。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
而有的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絡,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05不善歸納總結
不少同學存在這樣的誤區,他們認為課上完、作業完成就萬事大吉了,這堂課學習到的知識點下次課老師還是會再講到,即使不講,多做做同類題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因而忽視日常的總結歸納。
真的是這樣嗎?
中學階段,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非灌輸記憶。很多時候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都要靠自己。
每次做題比較陌生的同學,基本上是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作業當成一種負擔。潛意識中不願意回顧、不願意總結,久而久之,也就不會了。
畢竟中考漸漸臨近,這時候要剋制自己的牴觸情緒,強烈的引導自己要去回顧要去複習。
通常堅持2周後,就能克服這個毛病。
一定要把這些題抄下***或剪下來***整理起來,包括錯誤、不嚴密的地方。並在旁邊註明丟分原因,是計算時錯誤?是條件漏了?還是題目理解錯了?在錯題旁邊註明原因和當時是怎麼想的。
一般來說,能抄下5~10題左右就能改正這個惡習***視錯漏程度而言***,從而達到會做並且全對。
06上課一聽就懂,其實沒有真懂
學習是從認識到自己不懂,或承認自己不懂開始的,直到學習者自己認為自己懂了為止。一旦自己認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學習的過程就戛然而止了。
沒懂自認為懂,會導致學習半途而廢。
大多數的同學忽視了這個問題,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知識點以後自認為“懂了”,學習過程即告停止。以至於不在課堂上適當記錄筆記,晚上自修時不再複習當天上課的內容……
從不懂到懂的過程是個漫長的過程。
如果我們拿登上十層的臺階作為學懂的話,只要不達到第十層臺階,任何一層臺階停下來都是失敗。成功的路上盡是學習“失敗者”,他們距離成功有的遠,有的近,有的甚至只差一步。但他們停下來了,在沒有充分學懂的時候,學習停止了,這時候,遺忘的因素會很快佔到上風。
這樣,當時認為學懂的知識,其實根本就沒有掌握,考試的時候考不出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07看書一看就會,其實沒有真會
很多學生在看書的時候,往往如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翻幾頁就算是看過了,無法深入看書。考試時候遇到自認為會做的題目,要麼做不出來,要麼做出來也得不到滿分。
這其實也是浮躁造成的,靜下心來看書,應分兩種情景看書:
課前看書,目的就是尋找課堂學習的問題。
預習時先要想一想,我們已經學習了什麼知識,接下來該學習什麼了?自己來個預測。
課本上為什麼要編寫這些內容?
接下來學習的知識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查一查自己繼續學習的困難原因是什麼?是原有知識基礎問題,還是理解問題?如果是基礎問題就要自覺補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決;如果是理解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去解決
學習方法:
何以解憂,唯有聽力。
曾經看過一篇訪談,某英語演講的亞軍在談心得時說:“我有一年的寒假跟暑假,除了把《歌舞青春》系列看了至少100遍之外,什麼也沒幹。”
對於這一行為,我們暫且不置可否,但是這種瘋狂的浸泡式聽力學習所帶來的進步卻是不容忽視的!
所以,如果你現在高一而且也對英語有興趣,就應該多多接觸英語材料***英美電視劇、電影,VOA,BBC,新概念…...***,而且最好不要帶有明顯的英美音傾向***除非你已經有了明確的出國計劃***。
聽的多了,耳濡目染,就能夠記住一些詞語,句段,語法結構,這對於其他英語能力也有著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所以我說聽力可以解英語之憂。如果你已經是初三黨了,那麼,多做些相關的題目是無可動搖的王道。
融會貫通,語法無憂
執果索因,語感又從哪裡來?循其本,語感最基礎的來源就是課本中的課文。
每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大抵都和本單元的語法和單詞密切相連,想必同學們的老師們也讓背誦過一部分吧!
即使沒有背誦任務,那麼,試想一下,如果多讀幾遍直到熟讀無誤,那麼其中的語法結構是否就與課文內容一起被你銘記於心了呢?
做到這一部分之後,你會發現語法並不死板,比起那些固守題海戰術的同學,你的進步更大更快,而且你對語法的理解也更透徹靈活,也很少會與答案的思路矛盾。
半壁江山,完形閱讀
各省英語試卷題型截然不同,卻斷然無法擺脫這兩個題型,二者基本佔了英語的半壁江山。上一部分中提到的“語感”的進階,也會伴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
我們初一的時候,每天讀一篇英語時文閱讀,能精細讀完的文章有一大半,這樣一來,見得多的單詞***可以準備一個電子詞典,查閱那些不太偏的生詞***自然而然就記住了,讀的多了,語法結構也就不用死記硬背了。
另外,課本上課文中的生詞,即使沒有要求,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雖然很辛苦,但是這種努力會換來單選與閱讀的雙重穩步提升。
談完積累談突擊,我雖然不認為英語是一門能通過刷題來提分的學科,但也見證過班裡的同學一路從90多分一路“刷”到逼近120…所以,如果對英語實在沒有興趣,那麼刷題就是你的不二門道。
對於閱讀題:通讀全文***若時間實在不夠,讀得能找到所有答案就趕緊止步!***。
記敘文務必理解主題與大意。
而說明文則不必如此精細,即使生詞較多也不用慌張,把題幹對應到原文中,找到大致句子和段落,然後從原文中找一找,有沒有題目的選項?做到這一步,不全對也八九不離十了。
對於完形填空:在基本能夠理解文意的情況下,快速瀏覽全文,瞭解作者感情***有利於排除選項***。
注意,文中出現的高頻詞語往往不是偶然,而是對某些空具有暗示作用。
最後……無數次的錯誤讓我不得不說,不確定的題目最好先不要選出答案,此時的選擇往往是胡蒙瞎猜,然而等到細讀全文後,也許就會豁然開朗。
千里之行,始於單詞
買一本單詞小冊子也好,把課本附帶的單詞表單獨訂在一起也行,自己抄也罷,最好是用單詞突擊營軟體~總之如果遇到這種題,同學們的手裡就必須有一本完整的初中英語單詞冊了!
另外,前面提到的聽寫、閱讀、做題,無一不是在鞏固單詞。所以,只要踏實積累,單詞填空不是問題!
錦上添花,且看作文
說起來,依然是蠻心酸的一部分。初三期間,老師無數次強調要在作文中多運用華麗的詞句,同學們言聽計從。可是到了真正考試的時候,無數篇詞句高階,平時大約可以盡攬滿分的作文都只有23~25分***滿分30分***,我的作文也是其中一例。
思來想去,為什麼呢?同學們可想過為何虛浮的詩詞不能恆久流傳於世?無非是因為堆垛詞藻,內容空虛。英語作文亦然。,輔導書中的滿分作文可以模仿,甚至是必須模仿,但是應當看到,滿分作文的好,在於兼具充實的內容與高階的詞句。作文有了豐富內容,好句能畫龍點睛;然而只有好句沒有內容的作文卻是虛有其表。總之,個人總結的英語學習要素:手感,語感,速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