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知道自己是要生了

  臨產指臨近生產,即將進入分娩期,正常情況下,孕晚期見紅是臨產的徵兆。下面小編整理了孕婦臨產前的徵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臨產前的徵兆

  1、尿頻

  由於已經快要分娩了,寶寶的頭部開始下降,壓迫導致膀胱存尿量少,有一點尿就會感到難受,有憋尿的感覺,需要上廁所。這種情況並不是泌尿系統疾病,而是臨近分娩的徵兆之一。

  2、胎動次數減少

  胎動較以前減少,這是因為胎頭已入骨盆位置,相對固定。胎兒活動度減弱,每個孕婦對胎動的感覺不一樣,但胎動絕不會突然消失。若不能斷定是否異常,應到醫院檢查。

  3、陰道分泌物增多

  因為快要分娩了,所以為了替分娩做準備,子宮頸會變軟鬆弛,會導致分泌物增多。這些分泌物呈透明或白色的粘稠狀。

  4、上腹部壓迫症狀減輕

  孕婦因懷孕產生的胃脹、吐酸水、燒心、食慾不振等症狀,會減輕或消失,同時呼吸不暢的情況會有所改善。

  5、腎臟有重壓感

  由於子宮內神經支配的關係,腎區***後腰稍上方***有一種模糊的重壓感。

  6、腰痛

  腰痛、大腿根脹及抽筋、趾骨部痛,步履艱難。這是由於胎兒頭部下降,壓迫骨盆內神經而表現出的症狀。

  7、規律的子宮收縮

  與平時不規則宮縮不同的是,產婦會在臨產前出現有規律的子宮收縮。每隔10~15分鐘1次,每次持續時間幾十秒鐘。即使臥床休息,宮縮也不消失,而且間隔時間逐漸縮短,持續時間漸漸延長,收縮的強度不斷增強,這時應該立即去醫院待產。

  8、破水

  大多數產婦是在臨產後才破膜,僅有少數產婦臨產前破膜,稱為“早破水”。有些孕婦在破水之後會很快臨產,也有些孕婦會等待一些時間。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一旦發生早破水,應立即平臥,送醫院待產。

  9、陰道出現血性分泌物

  俗稱“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的比較可靠的徵兆。這是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分離,致毛細管破裂,經陰道排出的少量血液。見紅常在分娩發動前24~48小時出現,應該立即去醫院待產。一般見紅的血量少於平時月經量,若超過月經量為異常,應該想到前置胎盤等妊娠晚期出血的可能,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臨產前的生理準備

  1、生活安排

  接近預產期的孕婦應儘量不外出和旅行,但也不要整天臥床休息,輕微的、力所能及的運動還是有好處的。

  2、睡眠休息

  分娩時體力消耗較大,因此分娩前必須保持充分的睡眠時間,娩前午睡對分娩也有利。

  3、家屬照顧

  雙職工的小家庭在妻子臨產期間,丈夫儘量不要外出。實在不行,夜間需有其他人陪住,以免半夜發生不測。

  4、洗澡

  孕婦必須注意身體的清潔,由於產後不能馬上洗澡,因此,住院之前應洗澡,以保持身體的清潔,如果是到浴室去洗澡必須有人陪伴,以防止溼熱的蒸汽引起孕婦的昏厥。

  臨產前的心理準備

  1、多做健康運動,愉悅心情。

  2、瞭解分娩常識,增強分娩信心。

  3、多分享經驗,互相鼓勵。

  4、及時治療產前併發症,保持良好情緒。

  臨產前的媽媽物品準備

  1、將坐月子期間所穿用的外衣、內衣準備好,內衣選擇純棉製品,因純棉製品在吸汗方面比化纖製品效果好得多,穿著也較為舒適。上衣要選擇易解易脫、方便哺乳的樣式。

  2、可選購比較厚實的針織棉紡製品,穿著舒適,穿脫方便。坐月子洗澡不便,應多準備幾套內衣以便換洗,還應準備幾副乾淨的月經帶,同時準備專用的洗臉和擦洗身子的毛巾,準備10包左右的衛生紙備用。

  3、準媽媽或準爸爸的戶口本或身份證影印件,準生證,與健康相關的證件,圍產期保健手冊、圍產期保健卡及門診病歷。已填寫好的“出生醫學證明填寫依據”。如果媽媽是乙肝患者,B型肝炎登入表也需要帶上。

  臨產前的寶寶物品準備

  1、準備衣服襯衣

  新生兒的襯衣,一定要用柔軟的棉製品做,顏色宜淺淡,這樣容易發現汙物。衣服可選斜襟衣,要寬大些,便於穿脫。棉衣。棉襖可做成斜襟式樣,要用棉布製作裡子和麵子,用新棉花做絮,但不要太厚,以保證柔軟;棉褲。可製成平腳褲式,也可製作成棉褲與鞋連為一體的樣式。假若在冬天分娩,還要給嬰兒準備一頂帽子,可用細毛線織成,帽子大小以蓋到臉部為宜。襪子和手套要用棉質或毛線織成,準備1~2雙即可。圍嘴用於接嬰兒流的口水,可圍在胸前,並用帶子固定在身後。

  2、準備洗澡用品及藥品

  由於嬰兒需要常常洗澡,因而要準備必要的用具。嬰兒的洗澡用具一般包括臉盆、澡盆、腳盆、毛巾、痱子粉、浴巾、嬰兒皁等。嬰兒必備藥品有紫藥水、繃帶、燙傷藥膏、氯黴素眼藥水、消毒棉籤、酒精、消毒紗布、紅藥水等。

  3、準備尿布

  要選用質地柔軟、吸水能力強的布做成尿布。最好用淡色的布來製作,以便觀察大小便的顏色。倘若家中有舊床單或舊的棉布襯衣、褲,也可用來製作尿布,但必需認真洗淨,用開水燙後在陽光下暴晒以消毒。還應再製作一些棉尿墊,以減少褥子被大小便弄髒弄溼的次數和程度。以準備六塊左右為宜。

  4、準備房間

  小寶寶的房間最好有充足的陽光,這樣可預防小兒佝僂病。注意不要使陽光直射新生兒的面部。假若房間光線不充足,最好天天抱著寶寶去晒晒太陽。

  臨產住院須知

  正式臨產、見紅或雖未正式臨產,但胎膜已破,均需到醫院住院。住院後有醫生對產婦做全面檢查,護士做外陰剃毛備皮等工作後,就可安心待產了。待產程已經進展明顯了,會有不適感覺,此時不要緊張,害怕,臨產時有陣痛是正常現象。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向醫生、護士提出,得到她們的幫助。精神過分緊張害怕會影響到宮縮及產程的進展。應該很好地進食,適當的活動使自己保持較好的精力。如果宮縮還不夠緊,可在家屬陪同下,在產房附近走走,因為多站立活動時,重力作用,可以加速產程;和家屬聊天,可以減輕緊張。與醫生護士密切合作,會很好地度過臨產及分娩期的。

  臨產前的注意觀察

  臨產、分娩期是最關鍵的時刻,意外情況的出現也常常發生在這一關鍵時刻,因此,此期的認真觀察護理十分重要。產婦自己要觀察胎動情況有無異常,子宮收縮的情況,陰道流血及流水的情況,注意有沒有頭疼、眼花、心慌、呼吸困難等任何不適。醫護人員要定時觀察產婦的血壓、脈搏、體溫的變化,定期聽胎心,檢查子宮收縮的週期,持續時間及宮縮的強度,並要定期做肛門或陰道檢查,瞭解宮頸口開大情況及胎兒先露下降的情況,破膜後還要注意羊水性狀的變化,並要注意產婦進食及排尿的情況,如發現異常的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例如醫生每二小時做一次肛門或陰道檢查發現宮頸口開大的程度不進展,胎兒先露部分不下降,但子宮收縮仍很好時,一定要複查骨盆是否正常,胎頭的位置是否正確,如果骨盆不正常需要考慮剖宮產的分娩途徑,若是胎頭位置不正常,就需要幫助旋轉,如果是產力不好,就需要給予催產素靜脈點滴來加強了。總之產程中的醫護人員與產婦應密切配合,認真觀察產程中的各方面情況,才能保證母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