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孫山的歷史典故

  名落孫山的意思是指考試未被錄取;榜上無名。名落孫山有什麼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託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宋·范公偁《過庭錄》

  宋代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幽默,很善於說笑話,所以人稱滑稽才子。

  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去京城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他那位同鄉的兒子,卻沒能考上。

  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裡,同鄉便來問他自己的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唸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解元,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定的舉人的第一名。而孫山在詩裡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他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後面。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名落孫山的解析

  名落孫山míng luò sūn shān

  [釋義] 名字排在孫山後面。指考試未被錄取;榜上無名。

  [語出]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等到出榜;名落孫山;心上好不懊惱。”

  [正音] 落;不能讀作“là”。

  [近義] 一敗塗地

  [反義] 名列前茅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名落孫山的造句

  1.他是個緊張大師,所以一上考場,就緊張得把書本內容都忘在九霄雲外,當然名落孫山。

  2.愁雲密佈可以苦笑,杞人憂天可以傻笑,掩耳盜鈴可以偷笑,名落孫山可以嘲笑,洞房花燭可以歡笑,金榜提名可以暢笑,生活不怕煩惱,心態很是重要,快樂才是王道,祝你快樂!

  3.如果單身是財富,為了您我願徹底破產;如果孤獨是中舉,為了你我願名落孫山;如果成雙是監牢,為了你我願牢底坐穿。光棍節,我願為你“脫光”。

  4.考試鈴音一聲響,考場立刻悄聲然。遙感親人心踏實,靜心安神細答卷。久盼心願來實現,名落孫山不希望。優異成績獻父母。名牌高校挑選上,祝你金榜提名,願友考入名校。

  5.全國高考日來到,莘莘學子熱情高。寒窗苦讀十二載,只為今朝迎高考。放鬆心態莫焦躁,人生之路千萬條。金榜題名固然好,名落孫山未必糟。只要志向永不倒,成功之路身邊繞。祝高考取。

  6.六月豔陽天,高考如期至,十年寒窗苦,朝朝不停歇;人多獨木一,獨外路萬條,平穩保心態,從容應對答。金榜題名萬分喜,名落孫山勿悲傷!祝你高考大捷!

  7.1983年,高考預考名落孫山後,他連續5年報名參加高考,遺憾的是,都沒有考上。

  8.不過這次春試不是劉大人主考,而是龐老賊主持,你想金榜題名還需到龐老賊府中拜會,否則極可能名落孫山。

  9.只不過這些人雖然有才,但都屢試不第名落孫山,真正踏上仕途的人是恥於給青o樓女子當評委的,所以這些人以“狀元”。

  10.回陛下,小人原來也想著要好好讀書,搏取個功名,無奈連進三度闈場,只因無錢打點,次次名落孫山。

  11.柳兄弟抬愛了,徐某六歲起蒙,研課業近十載,經年屢試,卻屢屢不中,去歲參考,又是名落孫山,只覺心情煩悶,於是離家行走四海散散心,於是不經意來到鎮江府。

  12.尹兄真是快人快語,小生我已經考了三次都還沒有中第,只希望這次不要再次名落孫山,不然的話就有愧於我張氏家族了。

  13.鄔思道憑著真本行拉硬弓不肯撞木鐘鑽營,自然是名落孫山。

  14.李白大叔就是這樣的,寒窗苦讀十數載,卻屢屢名落孫山,於是將忿懣之情寄予山水和酒水之間,寫一些諷刺官場的文章意淫一番。

  15.《魔甲八劍》為方泥子嘔心之作,小說以名落孫山的不第舉子辛烈途逢荒山野觀開篇。

  16.主人公李皓賢到汴京赴考,怎奈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最後名落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