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節的由來及傳說

  浴佛節,又稱佛誕日、佛誕節等,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誕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浴佛節的由來以及傳說,供大家參考!

  一、浴佛節的由來

  始於東漢

  浴佛節,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中國佛教徒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又稱佛誕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中國歷史記載佛誕為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7年***,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因此各國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紀念佛的誕辰。

  公元前1027年,農曆四月初八,佛祖誕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龍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慶祝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浴佛節又名佛誕節。

  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中國東漢時僅限於寺院舉行,到魏晉南北朝時流傳至民間。

  唐代

  佛光普照遍長安,吃齋誦經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佈施;為求來生結善緣。

  相傳夏曆四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生日,佛寺常於此日誦經,以各香浸水灌洗釋迦之太子誕生像;紀念佛之誕生,稱為浴佛節。唐代佛教信仰極盛,長安善男信女多於此日施捨。

  宋明

  浴佛傳統迄宋明依然。《東京夢華錄》:“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日下舊聞考》:“京師僧人唸佛號者,輒以豆記其數。至四月八日佛誕生之辰,煮豆微撒以鹽,邀人於路請食之,以為結緣。今尚沿其舊也。”

  二、浴佛節民間傳說

  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的記載,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后摩耶夫人,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憂樹下,誕生了悉達多太子,因為釋迦族姓喬答摩,所以太子全稱為喬答摩·悉達多。相傳,太子生時就會走路,在走到七步的地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唯我獨尊的“我”,並非指佛祖自己,而是教所有的人都要頭頂上天,腳踏實地,尊重自己靈性的開示,掌握自己命運的鎖鑰。這位太子就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佛。正當佛祖講話時,突然天雨花香、九龍吐水。因此,佛教將佛祖在無憂樹下降生之日稱為佛誕日。在這天有些寺廟的僧侶會用甘草茶做成浴佛水,也稱“香湯”,仿效這種情景為釋迦像沐浴,因此稱作“洗佛節”。

  正當佛祖講話時,突然天雨花香、九龍吐水,因此在這天有些寺廟的僧侶會用甘草茶做成浴佛水,也稱“香湯”,仿效這種情景為釋迦像沐浴,因此稱作“洗佛節”***國語稱“浴佛節”***。浴佛的儀式一般是在佛殿或露天淨地舉行。浴佛的方式是在廟寺前置一小浴亭,亭內供釋迦小像,旁貯浴佛水,佛水是藥草煮煉而成,有甘草、百香草等,信徒每勻水淋佛,即飲之。

  三、浴佛節傳統風俗

  中國

  信眾會到寺院,參與浴佛、獻花、獻果、供僧、供舍利、演戲等等節目。

  有些地方傳統會將佛像請到街上游行,置於大象上,或以花車乘載。寺院會開放讓信徒進入炷香、禮拜佛像、供養僧眾。

  今日的華人地區,常會引入世間慶祝的習慣,如舞龍舞獅,張燈掛彩,甚至燃放炮竹。

  臺灣地區

  臺灣佛教徒普遍於農曆四月初八舉行慶祝及浴佛典禮。經佛教徒之爭取,1999年起,中華民國內政部在國定紀念日中正式納入佛陀誕辰紀念日,日期為農曆四月八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由於日期接近“母親節”***五月第二個星期日***,一些慶祝活動也會於母親節舉行。

  中國大陸地區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區的人們匯聚到馬山麓、折多河畔,舉行拜佛節,祈禱神佛保佑人們五穀豐登。廣東觀音山觀音寺莊嚴舉行“浴佛節祈福大法會”紀念佛祖誕辰,上午浴佛儀式,下午寺院巡禮,放生。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希望通過我們的願力,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加被,令親友身體健康,家宅平安,財運亨通,一切順利。

  香港

  香港在長洲、大嶼山及屯門等地有大型慶祝活動,如飄色巡遊等。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傳統節日巡禮”,亦重點推介佛誕慶祝活動。

  1998年,覺光法師為香港成功爭取佛誕日為假期,提高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2007年起,“金色蓮花表演坊”每年在香港舉辦千張佛誕卡大展。2013年5月起,更規畫香港首屆“佛誕文化節”活動持續一整個月,讓社會大眾參與。

  日本

  稱為灌佛會***灌仏會,かんぶつえ***。亦名降誕會、佛生會、浴佛會、龍華會、花會式、花祭。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