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建議書範文
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不僅僅是國際和國家的事情,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不再加速惡化,我們每一個地方、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想盡一切辦法減少碳排放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建議書,歡迎閱讀。
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建議書篇1
各位同事:
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不僅僅是國際和國家的事情,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不再加速惡化,我們每一個地方、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想盡一切辦法減少碳排放量。
長期以來的高碳排放,破壞了大氣,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我們的生存環境已經受到威脅。
所以倡議大家:
1. 請儘量少乘電梯,多爬樓梯。
員工平時工作去各樓層,請務必不乘電梯,使用樓梯,特別是相隔1、2個樓層的,步行上下樓梯,一方面鍛鍊身體,一方面節能環保。
2. 節約用電。
員工下班請隨手關閉各種電器電源;各獨立辦公室使用人離開時請及時關閉電燈和空調;冬、夏兩個空調季節,出入辦公區域請隨手關門,減少電能的浪費;
3. 節約用紙。
平時影印和列印請儘量使用二手紙,多用電郵、msn等即時通訊工具,最好少使用傳真機和印表機;各級各部門儘量少使用紙質檔案,只下發電子文件。各樓層的洗手間的擦手紙、衛生紙請務必合理使用,杜絕浪費,保護森林、保護環境;
4. 節約用水。
在茶水間的水斗用完水,確保龍頭完全關閉後離開;
請大家積極響應倡議內容,從我做起,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善待地球。
華東總經辦
20__年11月8日
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建議書篇2
親愛的朋友: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幻無常、水土流失嚴重、溫室效應明顯、耕地沙化蔓延、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嚴重威脅著全人類的健康與生命。我們青年志願者一直注重環保節能,倡導綠色健康的“低碳新生活”。我們願與您一起追求低碳新生活,大家一起來行動吧!為了你、為了我、為了他、也為了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庭,更是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一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共同做到:
衣:根據天氣變化,選擇適宜的衣服,儘量減少空調的使用頻次。同時選擇環保面料並減少洗滌,儘量選擇手洗。
食:儘量購買本地食品,減少食物加工及流通過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鹽、少加工的烹飪方法,健康的不僅是自己,還有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住:住房面積不必一味求大,理智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型。因為住房面積的減少可以降低水、電的用量,這在無形之中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用:洗菜水、洗澡水迴圈利用、房間照明選擇節能燈、購物使用環保袋、紙張雙面列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儘量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等等,既減少生產中消耗的能量,也減少了垃圾。
行:提倡多步行、多騎自行車、多乘公共交通工具。汽車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有需要購買汽車的話、應儘量選擇低油耗、更環保的汽車。
不積跬步,不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把“低碳生活”的概念傳遞給每一個家庭。
重慶市第120中學校
初二年級一班綠色使者社團
20__年12月17日
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建議書篇3
全體師生員工們: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青藏高原也面臨著嚴峻的生態考驗,如大面積草地退化、沙化加劇、沙塵暴肆虐、冰川退縮、水源涵養功能下降等等。因此,保護好自然,守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地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盡的責任。據有關報道,如果按照當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速度,未來20年內就會達到升溫2℃這一地球生態警戒線,到那時則地球上將有1/3的動植物消亡。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20__年__月,在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向全世界發出了“低碳生活”的呼籲,世界各國包括中國政府在內都採取了“節能降耗、治汙減排”的積極措施。作為我們普通大眾來說,“低碳”似乎感覺僅僅與工農業生產有關,其實“低碳”就存在於我們身邊。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的下屬單位,也是研究全球變化的單位之一。我們作為人才培養者和知識傳播者,有義務、有能力拿出實際行動,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為此,所工會向全體師生員工發出倡議:宣傳低碳生活知識,踐行低碳生活理念,攜手共建和諧美麗家園。
1、增強珍惜資源、迴圈使用資源的觀念,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2、積極參與“創新創效”等活動,在生產過程中積極推廣節能技術、降低能源消耗,加強產品生產的過程管理,防止出現產品生產的過程性汙染。
3、樹立綠色價值觀念,提倡堅持節儉理性的生活方式,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生活習慣,自覺選擇低碳生活。
4、積極參與 “6月5世界環境日”等各種紀念日,形成可持續、低消耗的綠色消費模式,以及合理選購、適度消費、健康生活的綠色新時尚。
5、培養節水護水意識和能力,通過具體的環保實踐為節約保護水資源做出貢獻。
總之,節能低碳生活讓我們從穿著開始、從飲食開始、從起居生活開始、從出行開始。為了低碳,我們的倡議書,低碳生活小常識都用電子版。
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去節約身邊多種資源的習慣,只要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就可以為保護環境,抑制氣候變暖貢獻一份力量。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爭做節能低碳生活的倡導者、宣傳者和實踐者!從身邊事做起,從細節做起,保護好自然,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之船--地球,進而造福人類吧!
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建議書篇4
集團公司工會各位會員、各位員工:
當今世界,全球氣候變暖日趨加快、能源短缺日趨嚴重、生態惡化日益突出,我們生活的地球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此,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國發[20__]2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國辦發[20__]106號***、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了《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23號令***。低碳生活是現代企業發展理念的體現,是現代公民基本素養的體現,集團公司作為現代社會的企業公民,應該責無旁貸承擔其自己的責任,集團公司工會會員、每位員工,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應該重視我們面臨的嚴峻形勢,積極行動起來,深入踐行和諧生態環境建設理念。為此,集團公司職能部門工會向全體工會會員、向集團公司全體員工發出倡議:節能減排、低碳生活,攜起手來,共建“綠色家園”!
一、倡導“低碳生活”習慣
樹立綠色價值觀念,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的習慣。“低碳”是一種自然而然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但低碳並不意味著要刻意節儉,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就能逐漸形成“低碳生活”習慣。
1、購買簡單包裝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製品木筷、紙杯、紙巾、牙具等***,減少垃圾,進行垃圾分類,回收資源。
2、減少喝瓶裝水和飲料,外出儘量攜帶水杯或灌水外出,以減少在生產和處理這些包裝時碳的排放。
3、儘量少用電梯。如果你登樓梯7層,就可以減少碳排放近2千克,同時可以因減少缺乏運動而帶來的肥胖。
4、節約用水、廢水重複利用。
5、儘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餐飲以夠吃實惠為原則,不浪費。
6、儘量購買駕駛小排量汽車,外出儘量聯合乘坐小車,近處儘量乘坐公交、地鐵或騎自行車。
二、實踐“綠色辦公”
節能減排,不是口號,而是一種行動,我們應切實做到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大力倡導文明的辦公方式,杜絕浪費行為。
1、電腦短時間不用時,啟用“睡眠”模式或“待機”模式,能耗可降低30~50%。
2、關掉電腦不用的程式及音箱、印表機等外圍裝置。
3、適當電腦降低顯示器的亮度:過亮既增加能耗又不利於保護視力。
4、儘量重複利用各種檔案袋、資料袋等辦公用品。
5、辦公室內空調溫度設定適宜,製冷不低於26℃。
6、下班前20分鐘關閉空調:辦公室內的溫度在空調關閉後將持續一段時間,既不影響室內人員工作,又可節約電能。
7、使用空調,儘量減少開窗、開門等,保持溫度恆定。
8、在光線適宜時,儘量利用自然光,減少開燈時間。
9、在無人工作時,關閉所有電源,包括電腦、影印機、電燈等。
10、影印列印用雙面:影印、列印紙儘量用雙面;單面使用後的紙,可再利用空白麵用作草稿紙或裁剪為便條紙。
__、設立紙張回收箱:把可以再利用的紙張按大小不同分類放置,能用的一面朝同一方向,方便取用。
12、印表機墨盒可重複裝粉利用。
13、推行電子政務:有效利用電子公文傳輸系統收發和辦理檔案,儘量在電子媒介上修改文稿,減少出清樣次數,節約紙張。
14、離開辦公室時,將所有電氣裝置電源插頭拔掉。
“低碳”生活方式不勝列舉,只要你是有心人,就會發現。讓我們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你的“低碳”行為將會受到大家內心的尊敬,請相信個人的力量,地球的明天因你更精彩!
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建議書篇5
親愛的各位同事:
踏進11月份,隨著濃濃的秋意的到來,天氣越來越涼爽怡人。如果這時候在公司裡有空調的不規範使用行為,不僅會浪費電力資源,而且也會在發電及製冷過程中製造雙重廢氣,使得空氣環境更加惡劣。同時,一個人過分的依賴空調抗熱,而且又在乾燥的氣溫環境下,不僅會降低自身的環境適應能力,也會降低自身的免疫力及身體素質,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疾病***感冒、發燒等***。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領先者,要切實擔負起節約能源與環境保護的責任,要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同時也要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國家出臺的環保標準中空調使用的溫度範圍應該為0度及0度以下、30度及30度以上。鑑於現時天氣已經比較適宜,我們提倡從11月1日開始,公司空調製冷功能嚴格停止使用。客服部辦公室由於沒有窗戶,可以開啟空調的換氣功能,其他辦公區域全部停止使用空調。辦公期間,大家都把窗戶開啟,呼吸新鮮空氣,充分與大自然接觸!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能源、節約用電是每一位公民的社會責任。在建立節約型社會的今天,我們真誠的希望每一位員工積極行動起來,齊心協力、統一思想,從身邊小事做起,提倡節能環保,低碳新生活,節約每一度電,共同為公司的建設發展盡最大努力!
行政人事部 20__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