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游泳禁忌及其注意事項

  炎炎夏日,又到了換上比基尼,到泳池中享受清涼、秀出身材的時刻,爽朗的笑聲、飛濺的水花總是讓人心動。然而關於游泳的禁忌與注意事項大家瞭解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天游泳的禁忌

  1、忌劇烈運動後游泳

  劇烈運動後馬上游泳,會使心臟加重負擔;體溫的急劇下降,會抵抗力減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2、忌長時間曝晒游泳

  長時間曝晒會產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稱日光灼傷。為防止晒斑的發生,上岸後最好用傘遮陽,或到有樹陰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護面板,或在身體裸露處塗防晒霜。

  3、忌不做準備活動即游泳

  水溫通常總比體溫低,因此,下水前必須做準備活動,否則易導致身體不適感。

  4、忌游泳後馬上進食

  游泳後宜休息片刻再進食,否則會突然增加胃腸的負擔,久之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

  5、忌飯前飯後游泳

  空腹游泳會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也會在游泳中發生頭昏乏力等意外情況;飽腹游泳亦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產生胃痙攣,甚至嘔吐、腹痛現象。

  6、忌遊時過久

  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5~2小時,這是面板對寒冷刺激的三個反應期決定的:

  第一期:入水後,受冷的刺激,面板血管收縮,膚色呈蒼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體表血流擴張,面板由蒼白轉呈淺紅色,膚體由冷轉暖。第三期:停留過久,體溫熱散大於熱發,面板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現象。這是夏遊的禁忌期,應及時出水。

  7、忌月經期游泳

  月經期間游泳,病菌易進入子宮、輸卵管等處,引起感染,導致月經不調、經量過多、經期延長。

  8、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在天然水域游泳時,切忌貿然下水。凡水域周圍和水下情況複雜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發生意外。

  9、忌空腹游泳

  很多愛好游泳的人們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游泳上岸之後,都會感覺飢腸轆轆,渾身乏力。這是因為游泳是一項重體力運動專案,四肢肌肉活動的幅度大,會消耗人體大量的能量、熱量。

  在空腹時去游泳,由於身體血糖低,特別容易在水中出現肌肉顫抖、頭暈眼花、虛脫、昏迷,甚至可能直接溺水而亡。因此,游泳者在游泳之前,應適量補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類的食物,再下水游泳。

  10、忌酒後游泳

  不少愛好游泳的人們,在和朋友喝完酒之後,因為貪圖涼快直接跳下水游泳。事實上,這十分危險。

  因為人們在喝酒之後,酒精會刺激人的大腦,導致人的意識模糊,行動無法自控,如果下水之後,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便很有可能引發極其嚴重的不良後果。

  此外,人在喝酒,特別是大量飲酒之後,其體內儲備的葡萄糖大量消耗,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增加游泳意外發生的機會。

  夏天游泳注意事項

  1、一個人堅決不去。野外游泳不比有專人管理的游泳池,萬一有個什麼事,沒有個喊話的人就麻煩了。所以即便一個人前往,也要去有人遊的水域。

  2、在游泳池游泳時,不要在池畔追逐或在水中玩激烈的遊戲。玩泳池滑水道時,不要故意以頭下腳上或其他錯誤的方式玩耍。玩跳板時,應注意附近的泳者,並於跳板的前端一次跳水。

  3、天氣狀況不穩定時,避免從事水上活動。雷雨天堅決不下水。防止被雷擊。

  4、不要在不清楚水域狀況的地方游泳戲水,不明水域堅決不跳水,不明水域堅決不潛水。如果不瞭解水下情況,不要跳水或扎猛子,因為可能水淺或有石塊突出,容易造成碰傷或更嚴重的傷害。若緊急情況下非要跳,也一定腳先入水,或至少身體平行於水面入水。

  5、平靜的水面下可能暗藏危險,比如水草暗流等等。一般說來,各種水庫人工湖等都有放水的暗道暗口,它們都在水下,流量大時吸力非個人所能抵抗的,一旦捲進去凶多吉少。

  6、過飽過飢下水對身體不好,還容易引起抽筋,最好是飯後一小時活動。

  7、游泳圈並非萬無一失。野外游泳帶個游泳圈、橡皮艇、浮床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對不會水的人來說,會有潛在危險。用久磨損的、質量不好的、假貨,這些一旦漏氣,人又遠離岸邊,是很危險的。

  8、如果不能輕鬆游泳400米的話,最好別野泳太遠。野泳不僅需要體力和技術,更需要穩定的心理。50*25的標準泳池裡,最遠離岸的距離也就10多米,游泳技術再差的人也能比較容易地到達池邊。但在戶外水域就不同了,寬擴的水面盡在眼前,一使勁不知不覺100米、200米就出去了,但對游泳吃力的人來說,回頭一看,心理恐懼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會嚴重影響技術發揮。

  9、晚上最好別去。很多人喜歡夜間野外游泳,享受安靜沉寂。但夜晚是動物們的時間,還是不要打擾人家。要是水域比較大,你會找不到你出發的地方。

  10、大汗淋漓的時候不要下水。天熱時,身體為了調節體溫,排出大量汗,天越熱,排汗毛孔越大,這時不能一下子浸入涼水中,否則寒氣注入。天熱時,不可大汗淋漓下水,可先喝點冷飲,降低一下體溫,汗落一下再下水。

  11、不要輕易在水裡救處於掙扎狀態的人。發現有人溺水,切記:不可正面施救。如果被對方給抱住而脫身不得,估計兩個沉得更快;所以若沒有學過水上救生技術,不可冒然下水救人,應大聲呼叫“有人溺水”,請求支援。同時積極尋找輔助/救生裝置如游泳圈、皮球、木頭、竹竿子等等做岸上施救。

  12、活動前熱身必不可少。入水前一定要做熱身運動,如伸伸胳膊壓壓腿,擴胸抒展等,下水前最好用水先刺激一下身體,在水裡適應就快,也不容易抽筋。

  13、注意防晒、保護面板。遇到強烈太陽光照射時,應該擦防晒霜、防晒油等或穿防晒衣、戴帽子及太陽鏡作防護。

  游泳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1、面板問題

  游泳常見的面板問題,包括游泳者癢疹、海泳者面板疹、水母咬傷等。海泳者面板疹通常是在離開海水數小時後,出現在泳衣遮蔽處,尤其是受壓迫的部位,症狀包括區域性紅色丘疹、膨疹或水泡,會有瘙癢與灼熱感。“游泳者癢疹”與水中的血吸蟲幼蟲有關,當你涉水而過或泡在水中時,血吸蟲的幼蟲會趁虛而入,進入暴露在泳衣外的面板,引起癢感、刺痛感或區域性紅疹的現象。要避免上述問題,須在游泳後馬上以清水沐浴,徹底清潔面板,並擦乾身體。

  習慣在游泳池游泳的人,常患的面板問題為黴菌感染、病毒引起的疣及游泳池面板疹,或因氯或溴引起的刺激性面板炎、髮質變差、髮色變淡等。預防之道就是面板有感染或傷口時切勿游泳,避免到溫水游泳池及太擁擠的游泳池,游泳時戴泳帽,游泳後充分沐浴,使用保溼產品避免面板幹癢,不要赤腳接觸更衣室和盥洗室的地板。

  2、漩渦/暗流

  河道突然放寬、收窄處和驟然曲折處,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礙物,有凹陷的深潭,水庫/人工湖水下放水,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容易出現漩渦或暗流。

  有漩渦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樹葉雜物在漩渦處打轉,一旦發現,應儘量避免接近。如果已經接近,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潛入水中,應立刻平臥水面,沿著漩渦邊,用仰泳或自由泳姿勢奮力游出。因為漩渦邊緣處吸引力較弱,不容易捲入面積較大的物體。

  3、水草/淤泥

  江、河、湖、泊靠近岸邊或較淺的地方,一般常有雜草或淤泥,應儘量避免到這些地方去游泳。

  如果被水草、浮游植物纏住或陷入淤泥時首先不要慌亂,應當馬上採取仰臥位,仰臥於水面上試著自己解脫。切不可踩水或手腳亂動,否則就會使肢體被纏得更緊,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爭取讓身體大部分漂浮在水面上,一旦解脫,再用仰泳方式***兩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順原路慢慢退回。

  水草纏腿,不可再用蛙泳的姿勢,越蹬水草越多,可改為自由泳式,上下輕輕打水避免更多水草纏腿,手可以用蛙泳姿勢。

  其實遊野泳被水草纏住是常有的事情,被水草纏腿時不用心慌更不要亂蹬腿,只要兩腳輕打,水草自然就開了,這時你會覺得那是種大自然對生命最溫柔奇妙的撫摩。的確如此,千萬別和大自然較勁。

  4、抽筋相關

  水中抽筋,是由於身體在水中電解質釋放過多、水比較寒冷、體能消耗過大、陸上的準備活動做得不夠充分等原因造成。在肌體大量散熱或精神緊張,游泳動作不協調等情況下也會出現抽筋。

  抽筋的主要部位一般是小腿和大腿,有時手指、腳趾及胃部等部位也會發生。

  一般為腿部和腳趾抽筋最為常見。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應保持身體在水中的平衡,通常做法是先吸足一口氣,仰臥在水面,然後用手握住抽筋小腿的腳趾,用力向身體方向扳動,同時可以按摩抽筋部位,反覆做3次-5次,直到抽筋消失。如果抽筋過重,腿部已抽縮麻木,可一邊扳拉,一邊向岸邊遊進,也可大聲呼救。不管什麼部位抽筋,解決的宗旨概括為,就是要讓收縮的肌肉伸展和鬆弛,同時可以輔助於按摩。

看過夏天游泳禁忌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