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的繁殖方法有什麼

  在繁殖方面,杜鵑花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分櫱等法繁殖。花友們可以按照不同的品種來選擇繁殖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杜鵑花的繁殖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杜鵑花的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法:杜鵑花絕大多數都能結實採種,僅有重瓣不結實。一般種子的成熟期從每年的10月-1月,當果皮由青轉黃至褐色時,果的頂端裂開,種子開始散落,此時要隨時採收。末開裂的變褐均採下來,放在室內通風良好處攤涼,使之自然開裂,再去掉果殼等雜質,裝入紙袋或布袋中,儲存在陰涼通風處。如果有溫室條件,隨採隨播發芽率高。一般播種時間3-4月份,採用盆播,因為種子小,把盆裡外洗乾淨,放在陽光下晒乾,滅菌消毒,土壤也滅菌消毒,裝盆±要通透性好的、溼潤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的酸性土。為了出苗均勻,種子摻些細土,撒入盆內上面蓋一層薄細土,澆水用窨水法滲入盆內,把盆放在前窗臺上,蓋一層玻璃或塑料薄膜,目的是提高盆內溫度。小苗出土後,逐漸減少覆蓋時間,因苗嫩小,注意溫變,突然高低變化,強光的照射。苗長得很慢,5-6月份才長出2-3片真葉,這時在室內做第一次移栽,株行距2-3cm,苗高2-3cm***大約11月份***,大苗移栽在10cm盆中一株,小苗栽三株。用細噴壺澆水和淡肥水。播種後第二年春季出花房,放在蔭棚下養護。6月換13.3cm盆中,第三年植株有20cm高,已有分枝幾個也有花蕾出現,換16.7cm盆中,以後根據植株的大小,逐年換盆。

  2、扦插繁殖:扦插法是杜鵑花最常用的繁殖方法,除了極個別的不能生根之外,利用扦插都能成活,容易採集,操作簡便,能保留品種的優良特性。一年都可扦插,最佳時間5-6月,次之8-9月。但由於品種不同,時間各異,西鵑5月下旬-6月上旬,毛鵑6 月上旬,東鵑、夏鵑在6月中旬至下旬。

  ①插穗的選擇:插穗可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當年生長的新梢、半成熟的枝條、已木質化,樹冠外圍的頂生枝最好,原則上要求,母株生有3個新梢,取一個做插穗,5個取2個做插穗,長度分別為:西鵑5-7cm,東鵑、夏鵑6-8cm,毛鵑8-10cm,過長枝條可截去頂梢,去掉下邊的葉子,上端留4-5片小葉,隨採隨插。

  ②盆插法:盆洗淨消毒,裝盆土,底層裝粗粒土1/3打底;裝2/3細土,打孔,把插穗插入1/2-1/3,間距3cm,用細孔噴壺澆窨水。

  ③地插法:用磚圍起四周高15-20cm,寬80-l00cm,裡邊填粗粒土,細土,方法同盆插。

  上述二種方法,都應處於半陰的條件下。搭蔭棚,防止側陽晒、掛簾,空氣溼度保持在85%,注意水分的管理,始終保持插條新鮮,不掉葉子,這樣一個月就能生根。

  3、嫁接繁殖

  ①靠接:靠接比較麻煩,成活後外形不太美觀,大面積生產不太適合。方法是:在生長季節,選好靠接穗和砧木,於適當的部位,光滑無節處,各削一刀,削麵長3-4cm,深及木質部。把兩者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袋紮緊,4-5個月傷口癒合,把接穗剪除和母體分離,把砧木介面處以上剪掉,變成為一個獨立的植株。該法成活有把握,很快成一棵樹,收效也快。不活的話,對植株損失不大。

  ②嫩枝劈接:劈接法多在5-6月份進行,植株生長旺盛,接穗資源多,老嫩適中,癒合快速,成活率高達90%以上。砧木選擇,扦插2年的毛鵑,末有分叉,接穗選擇觀賞價值高的,無病蟲害的3cm長接穗,上連留細葉3-4片,下部葉全去掉,削成楔形長0.5-lcm,把砧木新梢基部2-3cm處切斷,在中央縱劈一刀,深比接穗削麵長一點。插入接穗,使一側或兩側,二者形成層吻合。用塑料袋紮緊,用塑料袋套上接穗和介面,在介面下部綁好透明袋,防止雨淋,並保持溫度。平時保持袋中溫度,防止日光直射,給點肥水,及時剪掉砧木的萌芽,2個月後成活去掉袋子。

  ③嫩枝腹接:腹接在5月中旬至下旬,仍取毛鵑作砧木,在基部6-7cm處斜切至木質部,長0.5-lcm,接穗的要求同劈接,但前面一長一短,長的一面靠裡邊插,短的朝外,蓋好削好,形成層對齊,紮好套袋,置幹陰處。

  4、壓條繁殖:壓條繁殖多半在5-6月間進行,分兩種方法:一是高空壓條,另一個是低處壓條法。

  ①高空壓條:選擇2-3年生枝條,在適當部位,割一個環狀圈,深至木質部,寬度0.5cm,去掉皮部,隨後把製作好的竹管,長8cm,直徑2-3cm,一側帶節,從中間劈開,節處按植株徑粗細,挖半圓形小孔,兩半圓形竹管套在割口處。管裡填上酸性土,澆水,保持管裡土壤溼潤,3個月后里邊長出許多鬚根,即可和母株割斷,裝盆裡進行培育。

  ②低壓繁殖:低壓繁殖是利用地栽杜鵑萌生的枝條,在適當部位,割成環狀,去掉皮,埋在土壤裡,3天后澆水,保持土壤溼潤,3個月後,發現長出鬚根,和母株分離,上盆培育。

  杜鵑花的盆景製作

  1、選盆:杜鵑一般採用稍深的橢圓形、長方形或圓形的盆,質地以紫砂陶或釉陶均可。盆的色彩宜深暗些,與花色形成對比,盆上最好不要有花飾。遇有懸崖式杜鵑,則可用深千筒盆;露根式杜鵑可用稍淺的橢圓形盆。

  2、用土:杜鵑宜用肥沃而疏鬆的腐葉土或松林中的山土。盆栽也常用晒乾、凍鬆的塘泥土或稻田土,摻拌適量沙土。

  3、栽種:可在初春時上盆栽種,或在落花後栽種。如系挖掘山地野生樹樁,因根具菌根,需帶原土栽種。栽時可將直根剪短,盆底放置雞糞或豆餅作基肥。枝葉亦酌量修剪。

  杜鵑花的盆景整形

  1、加工:杜鵑苗木上盆後,一般3~4年即可開始加工。杜鵑枝條較脆,不宜過度攀扎,僅將主幹主枝作適當造型,用棕絲攀扎較好。其它枝條均採取修剪造型。修剪時須注意調整強弱枝,強枝重剪,弱枝輕剪。攀扎一般在春季進行,生長期枝幹較疏軟,易於攀扎。

  2、樹形:杜鵑的樹形常見的有直幹型、曲幹型、斜幹型,也可加工成露根式造型、懸崖式造型、附石式造型、連根式造型等。通過藝術造型,以達到觀花、賞幹、看根、論形四者兼備的優美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