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萱草的養殖方法和生長習性

  大花萱草是百合科萱草屬多年草本植物,平時可以作油田及灘塗地帶不可多得的綠化材料,也可用來佈置各式花壇、馬路隔離帶、疏林草坡等。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大花萱草的養殖方法及生長習性,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花萱草的養殖方法

  1、栽植:大花萱草對土壤要求不嚴,鹽鹼地、砂石地等上都能夠正常生長,但以腐殖質含量高、土層深厚、灌溉條件優越、排水良好的通透性土壤最好。整地時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然後整平、耙細、整畦,畦寬2~3米,便於管理。開溝或挖穴栽植,栽植不宜過深或過淺,株行距保持30~40釐米為宜,栽植後覆土壓實,澆透水。

  2、澆水:大花萱草在整個生長髮育期間如果天氣不十分乾早一般可不必澆水,但在春季萌芽後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將會影響開花數量,為此在春旱地區春季應適時澆水。生長季節要給以充足的水分供應,並使土壤保持疏鬆及溼潤狀態,否則將影響植株正常開花和花朵質量。

  3、施肥:大花萱草從栽植的第2年開始適時追肥,對當年開花有較大影響,全年最好追施3次液肥,第1次是在新芽長到約10釐米時施,第2次是在見到花莛時施,第3次是在開花後10天施。大花萱草花期長,對氮、磷、鉀的需求量比較大,除種植時施足基肥***以腐熟的牛糞或豬糞為宜***外,還要根據不同發育階段的需要來施肥。

  4、除草:大花萱草定植後為了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應及時中耕除草,除草一般分兩種方法,一是用除草劑清除地裡的雜草,二是機械或手工鬆土清除地裡的雜草。

  5、蟲害:大花萱草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葉枯病、鏽病、炭疽病和莖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薊馬、潛葉蠅等,適時用藥防治,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可用艾美樂3000倍噴霧防治。

  大花萱草的生長習性

  大花萱草生於海拔較低的林下、溼地、草甸或草地上,耐寒性強,耐光線充足,又耐半蔭,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腐殖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通透性土壤為好,生長季節經常施肥。北方需在下霜前將地下塊莖挖起,貯藏在溫度為5℃左右的環境中,露地栽培的最適溫度為13~17℃。抵抗病蟲害侵染,對噪音、粉塵都有較強的耐受性。

  大花萱草的形態特徵

  根

  大花萱草根分為肉質根和鬚根,肉質根呈紡錘狀,鬚根多生長在肉質根上,具短根狀莖。

  花葉

  葉翠綠狹長,基生呈帶狀排成兩列。花苔從中部抽出,螺旋狀聚傘花序,每個花絮可著花數十朵。花蕾似簪,開如漏斗,裂片翻卷,為百合形花冠,花瓣先端裂開。花被基部合生呈筒狀,雄蕊6枚,3長3短,花葯呈丁字形揹著在花絲頂端,除藍色和純白色以外其餘花色均有栽培品種。花徑變化大,花形各異,花期從晚春一直到秋季。大多數品種的花只開一天,但盛花期可以延續幾周甚至幾個月,有些品種單花壽命可超過24小時。蒴果,黑褐色,多稜形,有光澤,自然結實率低,但大部分品種不結實。

  根多少呈繩索狀,粗1.5-3毫米。葉長50-80釐米,通常寬1-2釐米,柔軟,上部下彎。花萱與葉近等長,不分枝,在頂端聚生2-6朵花;苞片寬卵形,寬1-2.5釐米,先端長漸尖至近尾狀,全長1.8-4釐米;花近簇生,具很短的花梗;花被金黃色或桔黃色;花被管長1-1.7釐米,約1/3-2/3為苞片所包***最上部的花除外***,花被裂片長6-7.5釐米,內三片寬1.5-2.5釐米。蒴果橢圓形,稍有三鈍稜,長約2釐米。花果期6-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