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的全面學習方法

  化學作為初三才開始學習的新科目,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同學們在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上的差異,逐漸拉開差距。初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將第一次判斷你對該學科的掌握情況,學習方法的有效性。而且,這將是一次讓你全面審視及時調整學習方法策略的很好的機會。

  

  一、要重視基礎知識

  想要學好化學就必須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它們,才能為以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基礎很重要。就像建大廈,地基打不好,建再高,也會坍塌。所以對基礎知識要反覆背反覆記憶。

  二、要講究方法記憶。

  不要孤立地去記憶新學的知識,而應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絡起來記憶。如學習氧化還原反應,要聯絡前面所學化合價的知識來記憶,這樣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加深了對新知識的理解。

  三、要重視實驗【得實驗者,得化學】

  做好實驗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不僅課堂做,課後還要多做,每次實驗牢記實驗裝置的要點,按照操作步驟,細緻認真地操作。其次要學會觀察實驗,留心觀察反應物的狀態、生成物的顏色狀態、反應的條件、反應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才能作出正確的結論。

  四、要注重小結定期複習

  “化學易學,易懂,易忘”,很多初學化學的同學都有此體會。要想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每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后要及時小結,系統複習。最好趁熱打鐵。也就是說,當天的功課當天複習,這樣遺忘的程度小,學習效果好。對於前面學過的知識,也要不時抽空瀏覽一遍,“學而時習之”,這樣才能使知識掌握得牢固。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作為一門全新的學科,初中化學的學習不僅僅是為學生認識和探究世界提供一種新的視野和工具,也肩負著為高中化學的學習打下基礎的重任,我們不談論高考考不考,學了都會有用的,下面給出一些建議,合理取之,不贊成棄之。

  1、養成注重表達規範性、嚴謹性的習慣

  化學是一門學科,同時它更是一門科學,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應當注科學性、規範性、準確性,而這幾點,最明顯的就體現在我們用化學用語去表達、表述事物以及事物的變化等等這些過程中。例如在描述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氣的實驗現象時,“澄清石灰水變混濁,生成碳酸鈣沉澱”這種表述是不規範的,我們能看到的現象是出現渾濁,或者說出現白色沉澱,但是我們不能通過肉眼的觀察就說這是碳酸鈣,這是不嚴謹的。

  再以化學式為例,元素的符號是否正確、大小寫是否有區分、括號以及數字的使用是否規範等等,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此我特別要提的就是物質化學式中的數字下標,在某次考試中,由於題目特別簡單,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就成為閱卷老師關注的物件,而當時不注重表述表達規範性的我就經歷了慘痛的失利。我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扣分點因為水的化學式中數字“2”的底部沒有比字母低,而是寫成了“H20”這種字母和數字它們底部相平的形式。

  大家都要記住了,化學式中的數字下標,是要比字母低一點的,一定要注意規範。

  2、增強類比遷移的能力

  化學物質種類繁多,一個一個地去背去學去研究的話,我們窮盡一生也無法學完。這就要求我們學習和研究化學時要有分類的思想,以某種標準將物質歸類,研究這類物質的共性,這樣碰到新物質時,只要能判斷屬於哪一類物質,我們就能在某種程度上推理出它的一些性質。我當時參加的全國化學競賽中有一道題目,給出了泡騰片主要成分,讓考生寫出泡騰片遇水會有氣泡放出的原因。只要學習了酸鹼鹽的知識,並觀察到泡騰片中有酒石酸和碳酸氫鈉這兩種成分,將酸與碳酸鹽或碳酸氫鹽反應的知識遷移過來,就能很輕鬆地解答。

  3、拓寬知識面

  有人說,“物理考深度,化學考廣度”。物理暫且不再贅述;但是對於化學的話,從個人的學習經歷來說,知識面廣的話對化學的學習考試是很有幫助的。就以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為例,這種例子非常非常多,數不勝數,並且經常成為考察的物件。同學們若是能多看看一些課外書,拓寬一下知識面,讀書考試碰到自己曾經在課外書看到過的情景,就比別的同學多了一份優勢。比如水瓶的水垢可以使用醋除去,通常說的煤氣中毒罪魁禍首是一樣化碳等

  4、和任何東西一樣有通性***共性***還有特性,所以立足共性,關注特例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結構、組成、性質和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學習化學時,分類思想對我們研究類物質的組成和性質有很大的幫助。然而,“萬花叢中一點綠”總會使得那一點的“綠”成為眾人關注的物件。我們在學習化學時,除了關注物質的共性外,更要記住這些共性之外的特例。例如學習四種基本反應型別時,要對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溶液這一反應稍加關注,因為這一反應不屬於我們初中學習的四種基本反應型別中的任何一種。例如學習鹼這一類物質時,除了關注“氫氧化某”這一類物質,還要記得一水合氨也是屬於鹼的範疇。化學中的特例也是數不勝數,甚至還有人說“學化學某種程度上就是學那些特例”。這句話正確與否我們不作考量,至少它確實強調了關注特例的重要性。對化學來講,這是一門新的學科,與別的學科有區別,語文需要多記多閱讀,物理需要對生活中的現象瞭解,化學與物理一樣,與生活聯絡的比較多,但化學是進入了微觀世界去研究。

  5、理科中的文科,掌握合理方法記憶

  “記”——化學在同學們腦中;“記’即記憶。與數學、物理相比較,“記憶”對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離開了“記憶”談其他就成為一句空話。這是由於:

  ***l***化學本身有著獨特“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必須記憶;

  ***2***一些物質的性質、製取、用途、反應現象等也必須記憶才能掌握它們的規律。怎樣去記呢?尊重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很多知識點都需要我們重新儲備,中學化學有一特點:散,體現出哲學中觀點:唯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越。

  6、化學知識點散,練習必不可少

  “練”——化學在同學們的練習中;“練”即保證做一定的課內練習和課外練習題。它是應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書面形式,只有通過應用才能更好地鞏固知識、掌握知識,並能檢驗出自己學習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績。老師不要拿題海戰術給自己找藉口練習是必須的一定的題量是必須的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越,如果不練習,那麼化學絕對學不好,化學知識點非常散,文字表述非常嚴格。

  在初中最後一年裡又要接觸這樣一門新的學問,以前一點也不知道的,孩子只有一次就學好,因為沒有更多的二次複習時間,那麼從學科角度來講也無形的帶來了壓力,所以,如果能夠在一開始學習時,就對化學有很正確、清晰的認識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