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里耳熟能詳的故事

  《史記》是中國專門記載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首。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威名遠揚

  後來,灌嬰又以中謁者的身份隨從劉邦收復了碭縣,到達彭城。項羽回軍反擊漢軍,劉邦大敗。灌嬰跟隨劉邦西撤,在雍丘駐軍。不久,王武、魏公申徒謀反,灌嬰跟隨劉邦打敗了他們,攻取了外黃,然後向西收攏散兵,駐紮在滎陽。很快,楚軍前來攻打漢軍,騎兵漫天蔽野。看到敵人騎兵十分驍勇,於是,劉邦打算在軍中選取可以充當騎兵將領的人才,反擊敵人,大家一致推薦秦軍降將重泉人李必和駱甲,兩人現在是漢軍的校尉,熟悉騎兵戰術。劉邦準備任命他們,兩人則說:“我等原本是秦軍將領,投降了漢軍。如今,大王任命我等為,恐怕漢軍士兵們不能信任,所以,希望大王派您左右善於騎馬的親信來輔佐。”當時,灌嬰雖然年輕,但是多次勇猛的作戰,立下了不少的功勳,因此,劉邦任命他為中大夫,而李必、駱甲擔任左、右校尉,幾人一同率領郎中騎兵迎擊楚軍騎兵。結果,漢軍在滎陽東面把楚軍騎兵打得大敗。接著,灌嬰奉命單獨率軍襲擊楚軍的後路,截斷了楚軍從陽武到襄邑的糧道。此後,灌嬰又在魯縣一帶與楚將項冠交戰,擊敗了敵人,他部下的軍士斬殺了楚軍的右司馬和騎將各一人;又在燕地西部擊敗了王武的軍隊,並且駐兵在那裡,他部下的軍士斬殺樓煩將領五人、連尹一人;又在白馬一帶攻打王武的別將桓嬰,將其擊敗,手下的軍士斬殺敵軍都尉一人。隨後,灌嬰率領騎兵南渡黃河,護送劉邦到了洛陽,又奉命北上,到邯鄲迎接相國韓信的軍隊。回到敖倉以後,灌嬰被提升為御史大夫。

  高祖三年,灌嬰率領郎中騎兵向東挺進,跟隨相國韓信,在歷下擊敗了齊軍,他部下的軍士俘虜了齊國的車騎華毋傷以及其他將吏四十六人。此後,漢軍降服了臨淄,俘獲了齊國的代理丞相田光,然後追擊齊國丞相田橫,在嬴縣、博邑打敗了齊國的騎兵,灌嬰手下的軍士斬殺敵軍將領一人、活捉四人。之後,在千乘的戰鬥中,漢軍擊敗了田吸的軍隊,灌嬰手下的軍士斬殺了田吸。接著,漢軍在高密與楚將龍且交戰,將其斬殺,灌嬰親手活捉了敵軍的副將周蘭。

  平定齊國以後,韓信自立為齊王,派遣灌嬰單獨領兵到魯北地區作戰,擊敗了楚將公杲。接著,灌嬰轉戰南方,擊敗了薛郡郡守,親手活捉敵軍的騎兵將領一人;然後渡過淮河,攻佔了淮北地區。不久,淮北失守,灌嬰回師與楚軍再次交戰,在下邳打敗了項聲和郯公的軍隊,斬殺了薛公。攻取下邳以後,灌嬰又在平陽擊敗了楚軍的騎兵,進而降服了彭城,俘虜了楚國的柱國項佗,接連降服了留、薛、沛、贊、蕭、相等地。不久,灌嬰與劉邦的大部隊在頤鄉會師,接著在陳縣打敗了項羽的軍隊,灌嬰所部斬殺樓煩騎兵將領兩人、俘虜騎兵將領八人。於是,劉邦為灌嬰增加食邑二千五百戶。

  項羽在垓下兵敗突圍的時候,灌嬰率領騎兵追趕,在東城將其打敗,灌嬰手下的五位軍吏共同斬殺了項羽,全部被封侯。漢軍收降楚軍左右司馬各一人,士兵一萬兩千人,幾乎俘虜了楚軍的全部將吏。後來,灌嬰率軍攻取東城、歷陽,渡過長江,在吳縣一帶擊敗了吳郡郡守的軍隊,將其俘虜,於是,漢軍平定了吳、豫章、會稽三郡。回師路上,灌嬰再次平定淮北地區。

  :子產治鄭

  子產名僑,字子產。河南新鄭人,是鄭國的大夫。鄭昭公在位時,任用其寵臣徐摯為宰相,國家被他治理得很混亂,官民不和睦,父子不親和。大宮子期把這個情況報告給昭公,昭公便任命子產為宰相,來收拾這個殘局。子產上任後,先是改革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在此基礎上,開始制定刑書。“刑書”是指刑法條文,“鑄刑書”是將子產自己所鑄刑書三篇鑄造在鐵鼎上,予以公佈。由於刑書含有限制貴族特權的內容,公佈成文法的方式本身也不利於貴族的罪行擅斷和任意刑殺。他開創了古代公佈成文法的先例,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的首創;第一次肯定了公佈成文刑法的“合禮合法”;它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傳統,明確肯定了法律對於限制貴族特權的重要作用,為後來法家“一斷於法”的理論創造了前提。

  子產在位一年後,浪蕩的人不再輕浮嬉戲,老年人不必手提肩扛,兒童不用犁田耕作。有過了一年,市場內的價格也穩定下來了,不需要在出高價預訂貨物。第三年後,人們已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了。到了第四個年頭,農民在收工以後,甚至不用把農具帶回家中。到了子產當政的第五年,鄭國的男子已經被免除了兵役,人們在守喪時不用命令就自覺執行喪禮。子產在治理鄭國二十六年後死去。他去世的時候,鄭國的壯年人號啕大哭,老年人竟然也像兒童一樣的哭泣起來。人們十分傷心地說:“子產大人竟然離開了我們!我們將來依靠誰啊?”

  :事必躬親的減宣

  減宣是楊縣***今山西省洪洞縣西南***人,他因為政績突出,被調到河東太守府任職。衛青派人到河東買馬,看到減宣才能出眾,就向皇上推薦,於是他被徵召到京城當了大廄丞。他當官做事很公平,因此得以逐漸升任。皇上派他處理主父偃和淮南王造反的案件,他充分利用法律條文深究罪責,殺了很多人,他因敢於判決疑難案件而備受稱讚。

  他屢次被免官又屢次被起用,擔任御史及中丞之官差不多有二十年。王溫舒免去之官後,減宣擔任左內史一職。他管理米鹽之事,無論事情大小都要親自經手,親自安排縣中各部門的財產器物,縣令和縣丞也不得擅自改動,如果他們敢不服從命令,減宣甚至對他們處以重刑。同時為官幾年,其他各郡郡守都只能辦好一些小事而已,但是唯獨減宣能從小事辦到大事,憑藉他的力量保證政策順利推行下去。

  後來,因為他的屬官成信與他結怨。成信逃走藏到上林苑中,減宣派郿縣縣令殺死了成信。官吏和士卒射殺成信時,不小心射中了上林苑的大門。減宣被交付法官判罪,法官認為他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減宣只得被迫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