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之戰的歷史事件介紹

  鄂州之戰是蒙哥侵宋之戰中,東路軍統帥忽必烈率領蒙古侵宋軍東路軍進攻鄂州,最後被宋右丞相賈似道擊退的一次作戰,那麼你瞭解鄂州之戰是怎麼回事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鄂州之戰的簡介

  鄂州之戰簡介頗為曲折,此戰役的戰線時間也很長。這場鄂州之戰開始於蒙古可汗蒙哥還在位的時候,當時蒙哥想要全面進攻宋朝。而鄂州之戰就是忽必烈率領的蒙古東路軍進行作戰的一場戰役,最後不得已與宋朝達成了議和。

  鄂州之戰簡介中提到鄂州重要的戰略位置。處於漢口***的鄂州,其軍事地位不容小覷,當年岳飛都帶領著岳家軍在此處駐守。而蒙哥的計劃就是在他攻下川蜀之後,與忽必烈匯合一起進攻宋朝都城。但是在進攻過程中,蒙哥死在了戰爭中。此時的蒙古軍內部掀起了一場可汗之位的爭奪。而此時的忽必烈卻依然渡過長江,來到鄂州的門前。

  鄂州之戰簡介中有一小插曲,忽必烈到達長江北岸的時候,當地居民不堪當地官府的暴政,紛紛對忽必烈的軍隊伸出援手,幫助其渡過長江。

  忽必烈渡江之後,駐兵於滸黃州,當時他下令所有的士兵不得擅自進入居民的家裡,抓到的人軍法處置,而他們抓到的俘虜,也全部都釋放。由於宋朝軍隊已經被派出去對抗其他幾路蒙古軍,所以此時鄂州的軍備空虛,這也是忽必烈一定要渡江過來的原因。

  而此時忽必烈在鄂州城外修了一個看臺,每日都要去看看鄂州城的情況。當時的守城軍一邊假降抵抗,一邊等待援軍。最後賈似道帶領援軍來了。此時的鄂州之戰也開始出現轉機。賈似道命將士們上城牆戰鬥,又命人在下面修葺城牆。之後,又命人在城牆之內修木柵。

  而鄂州城久攻不下,忽必烈的妻子也來信說可能可汗之位不保。於是雙方議和。

  鄂州之戰的結果

  鄂州之戰結果算是一個折中的結果。對於作戰雙方來說,宋朝的賈似道雖然能抵擋一時半刻,但是宋朝後期的支援不一定能及時趕到;而忽必烈雖然有著微弱的優勢,但是他再不回去,恐怕可汗的位置不保。基於以上原因,鄂州之戰結果是雙方議和。

  鄂州之戰是蒙古可汗蒙哥在位的時候對於宋朝發起全面侵略作戰中的一場戰爭,而鄂州之戰的指揮者就是忽必烈。鄂州是宋朝的戰略重地,當年岳飛還帶著岳家軍在此處駐守,可見其重要性。而蒙哥最初的作戰計劃就是自己從川蜀入侵,與忽必烈匯合在此,下一步就是直逼宋朝的都城。但是蒙哥在作戰過程中逝世,此時有人勸忽必烈回去爭奪可汗之位,但是忽必烈堅持要渡江。

  在忽必烈的軍隊到達長江北岸的時候,因為當地官府腐敗無能,過分壓迫百姓,當地的百姓竟然主動幫助蒙古軍渡江。

  忽必烈的蒙古軍隊渡江之後,在滸黃州駐紮。當時忽必烈下令:所有將士不能擅入百姓家中,發現必嚴懲;而抓到的俘虜全都放回去。此時的忽必烈在鄂州門外築起了高臺,每日等高臺觀察鄂州城內的情況。此時在忽必烈心中此次鄂州之戰結果必須是蒙古勝利。

  但是賈似道趕來支援,他的戰術令忽必烈佩服。鄂州之戰進入相持階段,並且忽必烈的妻子傳信來:再不回來可汗之位不保。此時賈似道也主動議和。這就是鄂州之戰結果。

  鄂州之戰的背景

  南宋 寶祐六年, 蒙哥汗八年***1258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決定發動全面侵宋戰爭,徹底征服南宋。西路由 蒙哥親征攻四川,宗王 塔察兒率東路軍攻 荊山***今安徽懷遠西南***,以分宋兵力。十一月,由於 塔察兒攻宋不利, 蒙哥改命其弟、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 忽必烈統領東路軍。 蒙哥妄想在踏平川蜀後,與 忽必烈的東路軍攻下鄂州會師,直趨 南宋首都 臨安***今浙江杭州***。同年十一月, 忽必烈自 開平***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閃電河北岸***啟程。

  南宋 開慶元年***1259年***七月, 忽必烈軍至汝南***今屬河南***,得知 蒙哥死於 釣魚城,誤為謠言,遂採取招降與進攻兩手,繼續前進。八月十五日, 忽必烈率主力渡過淮河。二十日,破大勝關***今河南羅山南***,宋戍兵皆遁。萬戶 張柔率軍攻最險要的虎頭關***今湖北 麻城東北***,先與宋軍戰於 沙窩***今河南商城西南***,其子張弘彥將宋軍擊敗,繼而破守關宋兵。二十一日, 忽必烈至黃陂***今湖北黃陂北***,三十日,率軍抵長江北岸。時任 南宋沿江制置副使的 袁玠是權臣 丁大全的黨羽,為政橫徵暴斂,當地百姓無不痛恨。及蒙古軍至,漁人盡獻漁舟濟師,並充作嚮導。九月初一,從攻四川的宗王末哥遣使告 蒙哥死訊,請其北歸爭汗位。 忽必烈為立戰功,仍率師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