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寫作特點是怎樣的

  毛姆是一位具有悲情主義色彩的作家,是著名的英國小說家,同時也是一位戲劇家,著有聞名中外的戲劇作品《一個體面的男人》,長篇小說《英雄》等。那毛姆的寫作特點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毛姆寫作特點

  毛姆寫作特點是在其小說中闡述了對於自然現實的理解,側重採用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他的作品以客觀真實的描寫,以及辛辣嘲諷的語氣聞名。

  毛姆寫作特點也與其生活經歷息息相關。毛姆曾當過五年的醫生,為期五年的學醫生涯,使他更為了解下層勞苦人民的生活狀況,並且由於其目睹了人民在現實生活中的悲劇,他的作品更多地折射了人性弱點,剖析生活百態,表達了對於人民所遭受的種種苦難的同情,揭示了上流社會腐敗糜爛生活。他的第一部小說,就是以他在艱苦的環境下為產婦接生時的所聞所見而寫成的。漸漸地,當毛姆看過了更多的人世間的悲劇與不公之後,他決定投身文學,讓文學直擊黑暗的社會,拯救人們的靈魂。

  生活的黑暗經歷,給他帶來了寫作源泉。毛姆寫作特點也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即用手中的筆訴說這個社會的不公,他的戲劇也盛極一時,被稱為“只有蕭伯納能與之並肩。”他的小說風格則與莫泊桑有些相似,言語簡單,但影響深刻,觸發人們內心的情懷,通過巧妙的藝術手法,讓人物在後續情節發展中得以充實,體現作品主題。

  毛姆辜鴻銘的關係

  毛姆辜鴻銘是好朋友。毛姆是英國的一位小說家,他在中國遊歷的時候,曾與辜鴻銘有過接觸。同時毛姆對辜鴻銘的評價還是挺高的,他對於見辜鴻銘一事印象深刻,還專門寫了日記。

  在歷史上,辜鴻銘也算是一個怪人了,他與世人不同的表現,卻讓毛姆為之稱讚。毛姆辜鴻銘的相見也是頗有意思的,最初的時候毛姆寫了一張便條,邀辜鴻銘前來相見,但辜鴻銘對他寫的便條置之不理。於是毛姆又重新親自寫了一封信請求拜訪辜鴻銘。最終得到了辜鴻銘的迴應,答應與其見面。

  由於毛姆初到中國,對中國的地形、建築不甚瞭解,所以對這些新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地新奇。在毛姆的書中,還描寫了關於中國的特色之處。另外毛姆還特意描述了辜鴻銘的住宅,其內部構造都被一一記錄了下來,由此可以看出,毛姆對中國以及辜鴻銘的許多相關事宜都頗感興趣。

  毛姆簡介

  毛姆,英國現代小說家、劇作家。毛姆出生於一個律師家庭,他的父親在駐法大使館工作,家境良好。不幸的是他的父母都早早離開人世間,只剩下他孤單一人。父母把毛姆託付給毛姆的叔叔,於是毛姆被叔叔接到英國,由叔叔撫養他。

  毛姆少年時期是學習醫學的,後來他畢業於加拿大的聖托馬斯醫學院。畢業之後,他找到了一份在醫院的工作。在他當實習醫生的那段時間裡,他接觸到了身在社會底層的人們,能夠切身感受到他們的苦悶和絕望。經過思索之後,他決定動筆把自己看到想到的東西通過小說寫出來,後來寫成《蘭貝斯的麗莎》。

  他經過五年的磨練,他逐漸挖掘出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後來他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棄醫從文。他喜歡讀書,閱讀量極大。在他青年時期接觸到很多關於優秀的歐美小說家的作品。他從不盲目的崇拜某位作家,敢說巴爾扎克、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些世界著名的作家文筆不好,可見他是一位十分認真的讀者。

  因為他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所以他具有十分敏銳的觀察力。他的作品常以冷靜、客觀乃至挑剔的態度審視人生,基調超然,帶諷刺和憐憫意味。著名的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刀鋒》等,短篇小說集《葉的震顫》、《卡蘇里那樹》、《阿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