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嵇康的資料

  嵇康祖籍是會稽人,也就是今天的紹興,他的祖先因為要躲避仇家,才改姓為嵇,嵇康是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也是三國末期著名的詩人和音樂家。你知道嵇康的其他資訊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嵇康,希望能幫到你。

  嵇康資料介紹

  嵇***jī***康***224年—263年 ,一作223—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1] 。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鍾會,遭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嵇康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袁巨集稱其為“竹林名士”之一 。他的事蹟與遭遇對於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嵇康亦善文,工於詩,風格清峻。他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並且給後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

  嵇康的思想

  嵇康作為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當時可以說非常有代表性,也許正是因為地位的原因,嵇康和一般士人的思想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作為“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嵇康喜歡研究老子莊子的道家學說,他用道家思想對現實的黑暗做出了闡述,他認為,我們在做人生的選擇時候,要做到超脫,不能被現世的諸多因素束縛。

  嵇康的一些闡述自己思想的作品中,洋溢著對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對社會現狀的強烈批判。這與同一時期的玄學家的思想是不同的,嵇康的“養生論”和對世俗生活的反對都是對當時甚至是後世都有深刻影響的。

  玄學是在曹魏年間開始興起的新學派,嵇康的玄學思想是建立在對自然的崇敬的基礎上的,這也是當時最能被接受的主張,嵇康的玄言詩體現的都是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的風格,他認為自然的本性是氣規定的。嵇康很多的文學作品不會用浮華的辭藻過度修飾,以自然的真情流露為準。

  玄學強調的是對超越自然的道德精神的追求,玄學的興起和漢朝末期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有關,人們漸漸將情思寄託在宇宙自然中。在玄學的影響下,人們開始不再將為官從政當作最高的理想,而是將自己精神的灑脫放在最高位。

  在嵇康的思想中,養生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繼承了道家的養生之道,《養身論》是中國養身史上第一篇系統全面介紹養生思想的著作。

  嵇康之死

  嵇康的死是因為好朋友呂安的事,呂安的哥哥對自己的妻子不敬,呂發要告發哥哥,反倒被惡人先告狀,結果呂安的哥哥沒有得到任何懲罰,自己反而被關到獄中,嵇康看不下去了,他為呂安作證但是被誣陷,把自己也帶進去了。隨後司馬昭下令殺了嵇康。

  關於嵇康的死,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竹林七賢中只有嵇康一個是被害死的,其他人都保全了性命,這嵇康的死有太多可疑的地方。

  第一,嵇康是曹魏宗親,在魏國後期,司馬氏統治著政權,要是不能被司馬家族利用的一切勢力,都隨時有可能被殺害,中國政治的殘酷無情是有目共睹的,中國的歷史實際上就是諸多政治力量此消彼漲的過程。可以說嵇康的老婆是曹氏家族讓嵇康被害。

  第二,嵇康幫助朋友在常人看來是兩肋插刀,但是在政治家眼裡就變為了,嵇康早就不問政事,專心做一個鐵匠,但是為什麼要冒這個風險呢!所以就得出嵇康要謀反這個結論,再加上嵇康聲望很高謀反所需的人馬、兵器、號召力,嵇康都具備,所以統治者想要儘早除掉嵇康。

  第三,嵇康的自身原因讓他難免一死,嵇康性格剛烈,有才識過人,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總有小人想要陷害這些正直的人,而嵇康的成就和灑脫就成了小人嫉妒的理由。

  第四,嵇康之所以最後落得被殺的命運,是因為他極力反對司馬昭的政治統治,司馬昭開始是想要重用嵇康的,但是嵇康不同意,每一次都不同意,那帝王自然不開心,我好心想和你分享我的成果,你多次拒絕是看不起我的意思咯。

  第五,嵇康必須死,原因是他呢可怕的號召力,在嵇康死之前三千太學學生一起為他求情,這影響力放到哪個朝代不是對帝王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