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伶的喝酒經歷

  酒仙劉伶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與阮籍、嵇康是好友。作為魏晉時期的詩人,他的作品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並且做了不少的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嗜酒如命

  他經常乘鹿車,手裡抱著一壺酒,命僕人提著鋤頭跟在車子的後面跑,並說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見。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鎮上的人吵架,對方生氣地捲起袖子,揮拳就要打他,劉伶卻很鎮定從容地說:我這像雞肋般細瘦的身體,不足以使您的拳頭舒服啊。對方聽了,笑了起來,終於把拳頭放了下來。

  還有一次,他的酒病又發作得很厲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著把剩餘的酒灑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子,涕泗縱橫地勸他說:你酒喝得太多了,這不是養生之道,請你一定要戒了吧!劉伶回答說: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沒法戒酒的,必須在神明前發誓,才能戒得掉。就煩你準備酒肉祭神吧。他的妻子信以為真,聽從了他的吩咐。於是劉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來祝告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說完,取過酒肉,結果又喝得大醉了。

  劉伶裸身於屋中,客人進屋找他,假如有人來譏諷他,劉伶說道: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內是我的衣褲,你們為什麼要鑽進我的褲襠裡來?

  :杜康造酒醉劉伶

  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因嗜酒如命而出了名。他打聽到伏牛山北麓杜康仙莊的杜康酒味道醇厚,香郁濃重,曾作為宮廷御酒專供朝廷飲用,要是不飽飽口福,就要終生遺憾!

  劉伶這一天,他出洛陽過龍門,朝杜康仙莊一路問來。行至街頭,看見一家酒肆,門口貼著一副對聯,寫的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他不禁愣神:何等樣的酒?這麼大的口氣!一問,知道便是杜康酒肆。心說:我倒要領教領教酒力如何!這麼想著,已經走了進去。一看有個老翁正在等客,問過姓名,正是杜康。杜康見劉伶進來,忙笑嘻嘻的起身迎問:“客官是吃酒吧?”“吃酒,吃酒。你店裡好酒有多少?”“不多,一罈。”“一罈?一罈夠吃?”“一罈酒還要供好多人喝哩,你能喝多少?”“能喝多少?傾壇喝光也不會夠的!”“天呀!喝一罈?三杯也不敢給你,你要吃過量了,我可是吃罪不起!”“哈,哈,哈!三杯?你是怕我付不起酒錢?銀兩有的是,你就連壇給我搬來!”杜康一聽,又道:“客官,我的酒凡喝的,都是一杯,酒量再大,大不過兩杯,你要執意多喝,請給我寫個字據,出事了,我不擔干係。”劉伶道:“那好,拿筆來!”店小兒忙拿出筆墨紙張擺放停當,只見劉伶寫道:“劉伶酒如命,傾壇只管飲,設或真醉死,酒家不相干!”下款署名劉伶。寫罷交給杜康,杜康便讓店小兒搬出那壇酒,放於劉伶面前,任他喝去。

  :劉伶醉酒

  可知劉伶吃酒是海量,又是晉代“竹林七賢”之一,整年出遊,行無定址,好酒不知喝過多少,從沒有醉倒過。只見他端起酒杯,咕咚咕咚,一杯酒傾刻見了底。這時心裡暗驚:酒力果然非凡!一邊想著又端起了第二杯,兩杯酒下肚,已是暈暈乎乎,頭重腳輕,已無勇氣再喝了。但轉念一想,自己已經誇下海口了,包喝一罈,如今三杯酒喝不了就成了這般熊樣,豈不讓人笑掉大牙!想到此,又戰戰索索端杯在手,勉強喝了第三杯,只覺得天旋地轉,兩眼發黑,情知不妙,忙起身離店出走,往家急趕。

  劉伶踉哩踉蹌到了家裡,床上一倒,不省人事。一連三日,搖著不動,喊著不應,都道是死了。只好備了棺木,閤家老幼,號啕哭喊,送出去埋了。

  那麼有人問了:劉伶晉人,杜康黃帝時人,時差幾千年,這時杜康咋又造酒醉死了劉伶?這裡還有個“彎彎”不得不交代清楚。

  且說杜康當年因造酒聞名,被黃帝啟用為“宰人”之後,訊息傳到天宮,受玉皇大帝所詔在天庭當了酒仙,劉伶原來是王母娘娘的一個書童,在天宮嗜酒成癖。一次,因偷喝了王母娘娘“蟠桃宴”上的“御酒”又絆倒了王母的玉石酒杯,王母盛怒,貶他下界投胎,以懲此過。這時正是西晉,書童投胎到沛國劉門之中,取名曰伶,字伯倫。他雖然自幼聰穎,勤奮好學,後成為“竹林七賢”之一,但酒性不改,整日以酒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