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廉政建設主題黑板報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發展,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主流,清官永遠是人民心中的父母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立足於21世紀的時代高度,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不應是向傳統文化的全面認同和復歸,而是基於現實,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可以為今天所用的東西。誠如魯迅先生所說:“夫國民發展,功雖在於懷古,然其懷也,思理郎然,如鑑明鏡,時時上徵,時時反顧,時時進光明之長途,時時念輝煌之舊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其所以然,漫誇耀以自悅,則長夜之始,即在斯時。”因此,經過批判揚棄和創造發展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當代社會的價值提升仍具有時代意義。

  中華傳統廉政文化是古代政治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表現為數量眾多的廉詩、廉文、廉戲和廉政格言警句,蘊含了豐富的社會人文內涵和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對中國各個時期的政治和文化程序產生過重要影響。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美德是承載中國廉政文化的根本基石,有根才有幹,有源才有流,根深幹壯、源遠流長的廉政文化,深深影響著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風俗習慣、道德禮儀。充分認識其在當代廉政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有助於廉政文化的理論研究和理論創新,對科學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有助益。

  當代廉政文化是人們關於廉政的知識、信仰、規範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及社會評價,“廉政文化”首次出現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之中,凸顯了它的價值和地位。作為一種無形的、潛在的力量,廉政文化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援和思想保證。廉政文化建設,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文化實踐,也是新時期我國反腐敗鬥爭的重大基礎性課題,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則就是既要保持民族優良傳統,又要體現時代特色。

  一是以愛國、民本思想統領廉政文化。愛國和民本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都表達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以民為本思想。進入二十一世紀,我黨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出發點是建設我們偉大的國家,體現了新時期的愛國思想;“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指出“以人為本”,體現了新的“民本思想”,它們與傳統的愛國和民本思想一脈相承。廉政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其根本出發點還是維護人民的利益。因此加強廉政建設文化也就是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以人為本”的教育,以愛國和民本思想統籌廉政文化建設。

  二是以淡泊名利的美德引導廉政文化。中國傳統的文化主要集中在儒、釋、道三家,其中有許多做人的美德。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高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等,體現了我國人民傳統的為人觀念和價值取向。把傳統的道德觀念同當代廉政文化建設聯絡起來,就是要加強自身修養,推己及人,做到廉潔奉公、淡泊名利,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