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初學入門

  掃弦在吉他伴奏中被廣泛使用,對於拇指和食指都有具體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吉他種類

  吉它作為一種彈撥樂器,最早起源於東方,祖先是胡人的胡琴一類的東西。但作為以“吉它”命名的成型的樂器卻是在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當時有四弦和六絃的兩種。經過歷史的變遷,從十八世紀開始,六絃吉它迅速在歐洲各國流傳開去,這就是近代意義上的西班牙吉它,或者說是古典吉它。 隨著時代的發展,吉它演化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大推動了近代音樂的發展。吉他發展到現在,種類繁多,不過主要的只有以下幾種:

  古典吉它:彈古典吉他的,顯得比較沉穩有氣質,是大多數MM所親睞的型別。古典吉他樂曲一般比較優美動聽,彈奏起來難度要大一些,指法跨度較大,一首曲子一般耗時比較長,彈奏的好的話,往往能夠引人入勝,衝擊人得心靈。相比較於其它型別的吉他,古典吉他指板較寬,便於作複雜的指法;使用尼龍弦,不像有的調的較緊的民謠鋼弦那樣勒指頭;有十二個品格,主要用於演奏樂曲。著名的曲目有《雨滴》《月光》《西班牙鬥牛曲》《櫻花》等,相信大家已經能夠耳熟能詳。傳統的古典吉他是沒有揹帶釘的。

  民謠吉它:提起《同著的你》《鄉村路帶我回家》,相信你一定熟悉的不得了,這就是典型的民謠風格的吉他歌曲。民謠吉他聽起來比較樸實真摯,主要用於為民歌和鄉村音樂作伴奏。民謠吉他一般不需要太多人合奏,一個人就可以自彈自唱。民謠吉他常常配以口琴、手風琴等,很簡單很清新,俗話稱“愛情衝鋒槍”。***如果你追MM的時候唱一首《流浪歌手的情人》,相信會立竿見影的有衝鋒槍的效果***。此種吉他指板較古典吉它窄,比古典吉它多了兩個品格,有些民謠吉它還在琴箱上挖去一角,這有利於其演奏高音。***個人認為,買吉他最好不要買這種缺角的,這種形狀或多或少會影響音質,一般是低音部分音質不好***。大多數民謠琴還在音孔下方加了護板,可以在掃弦和敲擊節奏時保護琴體免受刮擦。使用鋼絲絃。可以用指彈,也可用撥片,演奏方式較為自由,琴箱一般要比古典的大一點。琴底部一般有揹帶釘便於安裝揹帶。

  電吉它:提起電吉他,那就是一個“酷”。看看搖滾樂隊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彈奏的死去活來的電吉他手了。這是現代電子工業發展的產物,音色、效果多變,給了吉他手極大的發揮餘地。華麗派的吉他手,往往能在短時間內彈出大量的音符,極大的衝擊著你的感觀,給你以強烈的感受。此類吉他指板很窄,琴箱均做成缺角模樣,外型很象缺角的民謠吉它,但琴箱一般為實體。本身幾乎沒有音量,靠電子拾音器通過專用擴大器發音。可以附加使用各種效果器產生多變的音色。使用撥片。是現代流行樂隊的主要樂器。電吉他品牌裡面,一般美國日本的品牌是較好的品牌,如星牌、雅馬哈等。

  電貝司:貝斯一般是在月隊裡為樂曲配低音的。有了貝斯的樂曲會顯得豐滿一些,為其他樂器作了鋪墊。記得以前聽過一段搖滾貝斯,彈的極為有力量,感覺極雄壯。貝斯高手的演出,常常會讓人歎為觀止。在樂隊裡,貝斯可是個不可缺少的角色。我們以前沒錢買貝斯,就用木吉他拆去1、2弦,其餘弦統統降低一度,作為代替,呵呵~

  吉他的音樂特性:吉它有六根弦,從低音到高音依次為E、A、D、G、B、E,即C調的3、6、2、5、7、3。除了第五、六絃為三度外,其作均為四度,而且是純四度。這使得吉它擁有極為豐富的和聲變化。吉它的自然音域在三個八度以上,通過改變定弦還可以增加音域。

  吉它有著極富個性的音色和表現手法***畢竟弦多嘛,呵呵***,既能表達委婉動人的喃喃細語,也能表達大氣磅礴的豪邁氣概,有著無窮的魅力!吉它可以用來伴奏,也可以獨奏,也可以和管絃樂隊合作,表演形式十分多樣。

  吉它的缺點在於其較小的音量,同時低音也不夠寬厚。這使得其在歷史上曾一度無法佔領正統音樂的舞臺。但經過吉它前輩的不斷努力,這些問題已經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學習吉它,最好從古典吉它開始,因為它的基本技法是各種吉它的基礎。不過,從什末開始關鍵還是看個人的興趣方向,個人感覺彈古典稍微枯燥了一點。

  我該學哪種吉他?

  如果你喜歡邊彈邊唱,那麼無疑民謠吉他是您最佳的選擇;如果喜歡古典吉他那種氣質合感覺,那麼可以學習古典;如果喜歡激烈而且酷的吉他風格,並且想阻樂隊的話,就可以學習電吉他、電貝斯。

  當然,幾種型別的吉他只見沒有嚴格的界限。隨著您興趣的轉變,可以轉換不同的吉他型別。吉他的音樂本質是相同的,很多吉他大師,往往精通好幾種類型的吉他。

  :吉他入門之掃弦入門

  在弗拉門歌吉他中有掃弦技巧,效果很好。一般是用右手的小指、無名指、中指和食指依次掃弦。

  民謠吉他中,掃弦的方法有兩種:一種使用Pick***撥片***,一種用手指。這裡我們先介紹手指掃弦。

  手指掃弦的方法有兩種手法:

  大拇指掃弦

  手指自然伸展,略呈弧形,所有掃絃動作都用大拇指完成。這種手法掃絃聲音豐滿,整體性好,缺點是音色不夠統一且亮度較差。

  拇指和食指交叉成“十”字,其餘手指呈飛鳥狀伸開,下擊時用食指指甲背,上擊時用拇指指甲背。這種手法音色明亮、音色統一,但聲音略顯單薄。

  這裡注意幾點:

  掃弦時,右手的運動要以手腕為主,右手小臂因為手腕的揮動而被帶動。

  手指指甲要與60°左右的角度觸弦,而不是直角。就是說下擊弦時食指指甲稍微向裡讓一讓,向上掃弦時拇指指甲也稍微往裡讓一讓。保證讓指甲背而不是指甲尖去觸弦。

  手指掃弦的方向的軌跡應是弧線的。

  手指觸弦的深淺對音色影響很大。觸弦過深容易絆在某根弦上導致聲音的破碎,觸弦過淺聲音輕浮缺乏張力。

  最好能聽聽原版唱片,聽聽裡面的掃絃音色,再來和自己對比。

  最後是一首陳慶祥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這首原聲木吉他編配相當簡單,但很好聽,曾經紅遍大江南北,希望大家喜歡。

  提示:開頭有一些和絃根音的變法,根音就是和絃的名稱,如C和絃的根音是C。如前奏部分就是C→C/G→C→C/G。關於根音的變化在以後的教程中還將繼續討論。注意本曲的節奏重拍在後面,很快你就可以找到感覺的。還是做成圖形檔案。

  :吉他入門之掃弦技巧

  手指掃弦:

  手指掃弦在第十課有動作的要領。這說的是一般常用方法。有一些人下擊的時候用得是中指不是用食指,當然這也是可以的。這是個習慣的問題,我建議還是下擊的時候用食指。

  掃弦還有一個技巧叫切音,在上面加一個點來表示。所謂的切音就是使正在振動的弦停止發聲。這怎麼做呢?

  有兩種方法:

  對於封閉和絃***大橫按和小橫按的和絃***將左手放鬆***注意不是離開弦***,這樣就可以將琴聲止住。

  而對於開放的和絃就需要用右手手掌魚際部位***拇指外側或小指下方內側***輕按琴絃,使弦停止發音。切音的時候食指要離開拇指,就不是拇指和食指交叉成“十”字。右手切音的難點在於止弦要迅速而且動作要輕。

  無論左手切音還是右手切音,要想切得乾淨利落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切音的時機。大多數人易犯的毛病是切音時間提前,也就是在琴絃還沒有完全振動發聲之前就開始消音,這樣發出的是“噗噗”的悶音而非切音***悶音也是民謠吉他中的一個技巧***。一般情況下小指下方內側使用較多,如果切音後需要立即往上回掃,這時一般使用拇指外側。

  Pick掃弦:

  Pick的掃弦在第十二課也有論述,切音在Pick中也有的。方法和上面相同。只是在Pick中一般都是用小指下方內側部位切音。更復雜的悶音奏法在民謠吉他技巧中會有論述。

  Pick掃弦清脆悅耳,層次感,顆粒感都較手指掃弦更好,我的建議是使用Pick彈奏掃弦的歌,而對於分解和絃,特別是有雙音的歌曲用手彈比較好,其實這個大家一看到譜就知道的。

  掃弦的動聽與否還須注意把握節奏的感覺。關鍵是強弱要分明,時值要準確。

  掃弦何時上擊何時下擊,我建議是按譜上的標法。如果你練習了很多很多種的型別,你也可以不按譜上標的,只要你的節奏是對的,彈的順手就可以了。

  右手切音在Pick中用的不多。更多的是用到了悶音的技巧。右手切音代表作品有克萊普頓的《LaYLa》,齊秦《九個太陽》等等。

  大家要練好左手的切音,這是表現民謠吉他魅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技巧。

  最後有首經典的純掃弦的歌曲:崔健的《花房故娘》,純掃弦的歌曲,應用了和絃外音,很有特點。和絃外音常常可以在掃弦當中夾雜旋律,彈奏的時候左手要和右手配合好,開始可以慢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