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典故大全
漢語成語是在中國特有的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中逐漸產生的一種精練的語言文化系統,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觀察、累積的結晶,無論是在傳統社會還是當下,它從來沒有從我們的視線裡消失過。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貪生怕死的故事
西漢末年,劉立繼承了樑王之位。他荒淫殘暴,欺壓小民,稱霸一方。漢成帝在位時,還能容忍他,漢哀帝即位後,覺得他真是太不像話了。可是劉立更加恣意妄為,根本不把國家的法律當回事,竟然無故將手下的中郎曹將等人殺死。
漢哀帝得知他如此草菅人命,非常氣憤,就派遣官員對此案進行調查。劉立非常害怕,就裝做一副生病的樣子,臥床不起,希望能夠逃過此劫。辦案官員故意透露風聲說,皇帝對樑王很不滿意,要收繳樑王的印璽,把他囚禁起來,讓他知道知道厲害。
這一下,可把樑王嚇壞了。他意識到事態已經發展得很嚴重,急忙取下王冠,跪在地上請罪。他說自己犯罪是因為從小失去父母,在宮中受到宦官、宮女們的壞影響,走上了邪路;而一些大臣也喜歡離間皇室骨肉,在天子面前說他的壞話,以至於天子對自己的看法不佳。
緊接著,他又說道:“我無故殺害中郎曹將,本來想到冬季快要過去,一到新春就會有大赦到來,那時就可以無罪了。我非常怕死,所以想裝病來拖延時間,希望拖到明年春天,得到皇帝的赦免。”
漢哀帝見樑王實在可憐,就沒有立即懲辦他。到了第二年春天,皇帝果然大赦天下,樑王當然沒事了。可是,後來王莽篡奪帝位後,劉立被廢為平民,不久便自殺而死。
篇二:捫蝨而談的故事
十六國時,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劇***今山東壽光東南***人。他學識廣博,愛讀兵書,為人謹慎,嚴峻剛毅,是我國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公元354年,東晉大將桓溫出兵北伐。進入關中以後,王猛披著老百姓的衣服去見桓溫。一見面他就談論當時的天下大事,並把手插進衣服裡摸蝨子,好象身邊再沒有別人一樣。桓溫見王猛談吐舉止不同一般,便和他親切地交談起來,還賜給他車輛和馬匹。
當時,前秦皇帝符堅有志爭奪天下,聽說王猛很有才幹,便請他做了丞相。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終於幫助符堅統一了北方。王猛於公元375年病死,終年50歲,據史書記載,他死後,“朝野蒼哭三日”。
篇三:行將就木的故事
春秋初,晉國吞併了鄰近一些小的諸侯國,成為一個大國。當時,年老的國君晉獻公寵愛妃子驪姬,打算將來讓她生的兒子繼位。他聽了驪姬的壞話,將太子申生逼死。驪姬還要陷害申生的兩個異母兄長公子重耳和夷吾。他倆只得逃走。重耳先逃到他的封地蒲城,晉兵聞訊而來。蒲城人要抵抗,重耳說服他們別這樣做,並且逃往狄國。跟他一起去的有他的舅舅狐偃, 還有趙衰等人。狄國出兵攻打一個部落,俘獲了叔隗***wěi***和季隗姐妹倆,隨即把她倆都送給了重耳。重耳自己娶了季隗,生下伯條、叔劉兩個孩子;把叔隗嫁給趙衰,生下個孩子叫趙盾。
後來,從晉國祕密傳來一個壞訊息:晉國的主公要派人謀刺重耳。原來,與重耳一起出逃的公子夷吾在獻公去世後,藉助秦國的力量回到晉國繼位,史稱晉惠公。他怕兄長重耳回國爭位,派出刺客謀害重耳。重耳得知這個訊息後,決定逃到齊國去。臨走前的晚上,他對妻子季隗說:“夷吾派人來謀害我,我打算再逃到齊國去。你留在這裡撫養孩子,等我二十五年不回來,你再嫁人吧。”季隗傷心地回答說:“我已經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就要進棺材了,還嫁什麼人!我一直在這裡等待你就是了。”重耳到了齊國,齊桓公把一位姓姜的姑娘嫁給他,還贈給他二十輛用四匹馬駕的大車。重耳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足,但跟隨他的人都認為不該老呆在這裡,姜氏也認為重耳應該離開。她和狐偃商議後、把重耳灌醉,載上車送出齊國。一行人到曹國、宋國、鄭國和楚國,都沒有被接納下來。後來到秦國,秦穆公熱情接持了他們,並把五個女兒嫁給了重耳。恰好這一年夷吾生病死去,秦穆公派軍隊護送重耳回晉國即位,史稱晉文公。
篇四:拒諫飾非的故事
荀子***邯鄲[hán dān]籍學都***經常探討國家政體與管理的問題,他在《荀子·成相》這篇著作中寫道:人世間的災禍,往往就是愚昧無知而陷害忠良;而對於君主來說,沒有賢臣輔佐,就像瞎子無人領路,不知走向何方。
荀子接著寫道:君主愚昧無知,卻又要獨斷專行,荀子接著寫道:君主愚昧無知,卻又要獨斷專行,苟且勝過他人,如果群臣又不予以諫諍,這就必然要遭到不幸。如果說臣下的過失,那就是“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即是說,拒絕諫諍,掩飾過失,這就是作為臣下的愚昧和過失,而這樣的臣下和主上苟同,國家必然會引起災禍。
荀子說,什麼是無能?那就是國家多弊,君主疏遠賢能,接近邪僻,忠臣沒有出路,君主的地位也就要轉移了。
荀子又寫道,什麼是賢能?那就是通達於君臣之禮,對上能尊敬君主,對下能順從民意,君主真正能聽賢臣之言,這樣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荀子又說,君主的罪孽往往是由於讒臣當道,賢臣隱居,愚昧加愚昧,昏庸加昏庸。這樣,國家就必然要覆滅,君主必然要成為夏桀[jié]一類的賊子。
荀子這裡所說的“拒諫飾非,愚而上同”,為後世許多政治家引為借鑑,漢唐時期還將此作為法律規範而列入法典之中。
篇五:改弦更張的故事
西漢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叫董仲舒,廣州***今河北棗強東***人。他學習非常用功,整天埋頭在書房裡學習,書房附近的園圃,兩三年都顧不上看一看。後來,他專治《春秋公羊傳》,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王相。
當時,漢武帝劉徹舉賢良文學之士,請他們對施政方針提出建議。董仲舒說:漢朝繼秦而立,秦朝的舊制度都不適用了。好比琴上的弦已經陳舊不堪,沒法使音調和諧了,必須把它解下來,更換新弦,然後才可彈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後才能把事情辦好。應當更換琴絃而不換,就是第一流的音樂家也彈不出優美的音調來;應當改革而不改,就是最賢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創造令人滿意的政績。
……董仲舒還向漢武帝建議:“諸不在六藝***即《禮》《樂》、《詩》、《書》、《易》、《春秋》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些,都為漢武帝所採納,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