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語故事簡短的

  成語是一種相沿習用含義豐富的固定短語,濃縮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言出必行

  曾子,名參,孔子的得意門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過曾參傳給嫡孫子思,再傳給孟軻,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參被儒家尊為“宗聖”。

  曾子殺豬取信於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妻戲哄兒子說:“好乖乖,你別哭,你在家裡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炒肉給你吃。”兒子聽說有肉吃,變更不隨母親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來,只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正準備殺豬呢!曾參的妻子一見慌了,趕快制止曾參說:“我剛才同孩子說著玩的,並不是真的要殺豬呀!你看你怎麼當真了?”

  曾參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騙不得的。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學會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今天你要是這樣欺騙孩子,就等於教他說假話和欺騙別人。再說,今天你要這樣欺騙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後你再講什麼話,他就不會相信了,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苦難了。你說這豬該不該殺呀?”

  曾妻聽了丈夫的一席話,後悔自己不該和孩子開那個玩笑,更不該欺騙孩子。既然答應殺豬給孩子吃肉,就說到做到,取信於孩子。於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動手殺豬,為孩子燒了一鍋香噴噴的豬肉。兒子一邊吃肉,一邊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問他去幹什麼?孩子說,這是我從朋友那麼借來的書簡,說好了,今天還得,再晚也要還人家,不能言而無信啊!曾子笑著把兒子送出了門。

  言出必行說明了一個人的為人及處事態度和風格。表示說了就必須做到。比喻一個人很講信用。

  篇二:掩耳盜鈴

  春秋時期,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

  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這口大鐘是用上等青銅鑄造而成的,造型和圖案都非常的精美。

  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挪動分毫。他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於是,小偷找來一把非常大的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只聽“咣”的一聲巨響,小偷被嚇了一跳,慌了神兒,心想這下麻煩可大了!鍾發出這麼大聲音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鍾嗎?

  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嘛!”

  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一故事引申出“掩耳盜鈴”的成語。

  篇三:道聽途說

  孔子曾經說過:“從道路上聽來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春秋時期,齊國有兩個鄰居,他們分別叫艾子和毛空。艾子很有學問,收的學生很多。儘管如此,毛空卻看不起艾子,總認為自己比艾子強。他想讓艾子知道自己比他強,可是一直沒有機會。

  有一次,毛空對艾子說:“前幾天,天上掉下來一塊肉,有三十丈長,十丈寬。”

  艾子搖搖頭,表示天底下絕沒有這樣的事。

  “那好像就是十丈長。”毛空見艾子不信,便改口說。艾子還是不信。

  還有一次,毛空在路上聽到一個訊息,十分高興,心想這回可找到機會了。他很快就走到了艾子的家裡,對艾子說:“你聽說過一隻鴨子一次就下二百個蛋的奇事嗎?”

  “我沒聽說過,但我一點也不相信。你能告訴我那隻鴨子究竟有多大嗎?”

  “鴨子的大小和產蛋多少有什麼關係?馬那麼大照樣也不會下一個蛋。”毛空得意地說。

  “對於你說的那二百個鴨蛋,我實在不知道它們是從何處而來。”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從鴨子的肚子裡生出來的。”毛空有些不耐煩地說。

  “鴨子的肚子哪能裝得下二百個蛋?”

  “那就一定是兩隻鴨子下的,你總相信了吧。”毛空有氣無力地說。

  艾子笑著說:“我還是不相信。”

  毛空被氣得沒辦法,只好又說:“那天,從天上掉下一塊肉,那塊肉長有三十丈,寬有十丈。”艾子笑著問道:“真的嗎?有那樣長的肉嗎?”毛空急忙說:“噢,那就是長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長了。”

  艾子說:“你說的那隻鴨是誰家養的?你說的那塊肉掉在了什麼地方?”

  毛空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最後只好說:“我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

  於是,艾子對他的學生們講道:“你們可不要像毛空那樣道聽途說!”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