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經典歷史小故事

  歷史和故事之間有著很強的聯絡性,故事是歷史的傳播載體,起到了傳承歷史的作用,歷史則是故事的內涵,豐富了故事的內容。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司馬懿裝病

  諸葛亮死後幾年裡,蜀漢對魏國只採取守勢。魏國的勢力強大起來了,但是它的內部卻發生了***。

  魏國的大將司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剛剛掌權的時候,曾經徵召司馬懿出來做官。那時候,司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願意應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裝得了風癱病。曹操懷疑司馬懿有意推託,派了一個刺客深夜闖進司馬懿的臥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刺客還不相信,拔出佩刀,架在司馬懿的身上,裝出要劈下去的樣子。他以為司馬懿要不是風癱,一定會嚇得跳起來。司馬懿也真有一手,只瞪著眼望了望刺客,身體紋絲兒不動。刺客這才不得不相信,收起刀向曹操回報去了。

  司馬懿知道曹操不肯放過他。過了一段時期,讓人傳出訊息,說風癱病已經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時候,他就不拒絕了。

  司馬懿先後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擔任了重要職位。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馬懿已經是魏國的元老。由於他長期帶兵在關中跟蜀國打仗,魏國兵權大部分落在他手裡。後來,遼東太守公孫淵勾結鮮卑貴族,反叛魏國。魏明帝又調司馬懿去對付遼東的叛亂。

  司馬懿平定了遼東,正要回朝的時候,洛陽派人送來緊急詔書,要他迅速趕回洛陽。

  司馬懿到了洛陽,魏明帝已經病重了。明帝把司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邊,囑咐他們共同輔助太子曹芳。

  魏明帝死後,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當了大將軍,司馬懿當了太尉。兩人各領兵三千人,輪流在皇宮值班。曹爽雖然說是皇族,但論能力、資格都跟司馬懿差得遠。開始的時候,他不得不尊重司馬懿,有事總聽聽司馬懿的意見。

  後來,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說:“大權不能分給外人啊!”他們替曹爽出了一個主意,用魏少帝的名義提升司馬懿為太傅,實際上是奪去他的兵權。接著,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職位。司馬懿看在眼裡,裝聾作啞,一點也不干涉。

  曹爽大權在手,就尋歡作樂,過起荒唐的生活來了。為了樹立他的威信,他還帶兵攻打蜀漢,結果被蜀軍打得大敗,差點全軍覆沒。

  司馬懿表面不說,暗中自有打算。好在他年紀也確實老了,就推說有病,不上朝了。

  曹爽聽說司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畢竟有點不放心,還想打聽一下太傅生的是真病還是假病。

  有一次,有個曹爽親信的官員李勝,被派為荊州刺史。李勝臨走的時候,到司馬懿家去告別。曹爽要他順便探探情況。

  李勝到了司馬懿的臥室,只見司馬懿躺在床上,旁邊兩個使喚丫頭伺候他吃粥。他沒用手接碗,只把嘴湊到碗邊喝。沒喝上幾口,粥就沿著嘴角流了下來,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勝在一邊,覺得司馬懿病得實在可憐。

  李勝對司馬懿說:“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擔任本州刺史***李勝是荊州人,所以說是本州***,特地來向太傅告辭。”

  司馬懿喘著氣說:“哦,這真委屈您啦,幷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備啊。我病得這樣,只怕以後見不到您啦!”

  李勝說:“太傅聽錯了,我是回荊州去,不是到幷州。”

  司馬懿還是聽不清,李勝又大聲說了一遍,司馬懿總算有點搞清楚了,說:“我實在年紀老,耳朵聾,聽不清您的話。

  您做荊州刺史,這太好啦。”

  李勝告辭出來,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說:“太傅只差一口氣了,您就用不著擔心了。”

  曹爽聽了,不用提有多高興啦。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掃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親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馬懿既然病得厲害,當然也沒有人請他去。

  哪兒知道等曹爽一幫子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擻精神,帶著他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率領兵馬佔領了城門和兵庫,並且假傳皇太后的詔令,把曹爽的大將軍職務撤了。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訊息,急得亂成一團。有人給他獻計,要他挾持少帝退到許都,收集人馬,對抗司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人,哪兒有這個膽量。司馬懿派人去勸他投降,說是隻要交出兵權,決不為難他們。曹爽就乖乖地投降了。

  過了幾天,就有人告發曹爽一夥謀反,司馬懿派人把曹爽一夥人全下了監獄處死。

  這樣一來,魏國的政權名義上還是曹氏的,實際上已經轉到司馬氏手裡。

  篇二:周處除“三害”

  西晉時期,除了像王愷、石崇一類窮奢極侈的豪門官員外,還有一批士族官員,吃飽了飯不幹正經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亂吹牛,盡說些脫離實際的荒誕無稽的怪話。這種談話叫作“清談”。這種人,往往名氣很大,地位很高。這也可見當時風氣的腐敗了。

  但是在官員中,也有比較正直肯幹實事的人。像西晉初年的周處就是這樣的人。他擔任廣漢***今四川廣漢北***太守的時候,當地原來的官吏腐敗,積下來的案件,有三十年沒有處理的。周處一到任,就把積案都認真處理完了。後來調到京城做御史中丞,不管皇親國戚,凡是違法的,他都能大膽揭發。

  周處原是東吳義興***今江蘇宜興縣***人。年青的時候,長得個子高,力氣比一般小夥子大。他的父親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沒人管束,成天在外面遊蕩,不肯讀書;而且脾氣強悍,動不動就拔拳打人,甚至動刀使槍 義興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義興鄰近的南山有一隻白額猛虎,經常出來傷害百姓和家畜,當地的獵戶也制服不了它。

  當地的長橋下,有一條大蛟***一種鱷魚***,出沒無常。義興人把周處和南山白額虎、長橋大蛟聯絡起來,稱為義興“三害”。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頭痛的還是周處。

  有一次,周處在外面走,看見人們都悶悶不樂。他找了一個老年人問:“今年年成挺不錯,為什麼大夥那樣愁眉苦臉呢?”

  老人沒好氣地回答:“三害還沒有除掉,怎樣高興得起來!”

  周處第一次聽到“三害”這個名稱,就問:“你指的是什麼三害。”

  老人說:“南山的白額虎,長橋的蛟,加上你,不就是三害嗎?”

  周處吃了一驚。他想,原來鄉間百姓都把他當作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沉吟了一會,說:“這樣吧,既然大家都為‘三害’苦惱,我把它們除掉。”

  過了一天,周處果然帶著弓箭,揹著利劍,進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處,只聽見一陣虎嘯,從遠處竄出了一隻白額猛虎。周處閃在一邊,躲在大樹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額,結果了它的性命。

  周處下山告訴村裡的人,有幾個獵戶上山把死虎扛下山來。大家都挺高興地向周處祝賀,周處說:“別忙,還有長橋的蛟呢。”

  又過了一天,周處換了緊身衣,帶了弓箭刀劍跳進水裡去找蛟去了。那條蛟隱藏在水深處,發現有人下水,想跳上來咬。周處早就準備好了,在蛟身上猛刺一刀。那蛟受了重傷,就往江的下游逃竄。

  周處一見蛟沒有死,緊緊在後面釘住,蛟往上浮,他就往水面遊;蛟往下沉,他就往水底鑽。這樣一會兒沉,一會兒浮,一直追蹤到幾十裡以外。

  三天三夜過去了,周處還沒有回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這下子周處和蛟一定兩敗俱傷,都死在河底裡了。本來,大家以為周處能殺死猛虎、大蛟,已經不錯了;這回“三害”都死,大家喜出望外。街頭巷尾,一提起這件事,都是喜氣洋洋,互相慶賀。

  沒想到到了第四天,周處竟安然無恙地回家來了。人們大為驚奇。原來大蛟受傷以後,被周處一路追擊,最後流血過多,動彈不得,終於被周處殺死。

  周處回到家裡,知道他離家三天後,人們以為他死去,都挺高興。這件事使他認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被人們痛恨到什麼程度了。

  他痛下決心,離開家鄉到吳郡找老師學習。那時候吳郡有兩個很有名望的人,一個叫陸機,一個叫陸雲。周處去找他們,陸機出門去了,只有陸雲在家。

  周處見到陸雲,把自己決心改過的想法誠懇地向陸雲談了。他說:“我後悔自己覺悟得太晚,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現在想幹一番事業,只怕太晚了。”

  陸雲勉勵他說:“別灰心,您有這樣決心,前途還大有希望呢。一個人只怕沒有堅定的志氣,不怕沒有出息。”

  打那以後,周處一面跟陸機、陸雲學習,刻苦讀書;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他的勤奮好學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稱讚。過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徵召他出來做官。到了東吳被晉朝滅掉以後,他就成為晉朝的大臣。

  篇三:白痴皇帝

  晉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親都是善於玩弄權術的人,可是他的兒子——太子司馬衷偏偏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低能兒。朝廷裡裡外外都擔心,要是晉武帝一死,讓這個低能兒繼承了皇位,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來。

  有些大臣想勸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說。有一天,在晉武帝舉行宴會的時候,大臣衛瓘***音guàn***假裝酒醉,倒在晉武帝的御座面前,用手撫摸著座位,嘴裡含含糊糊地說:

  “這個座位太可惜了!”

  晉武帝馬上懂得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假裝聽不懂,說:“你在胡說些什麼,準是喝醉了吧。”接著,吩咐侍從把衛瓘扶起來送走。

  打那以後,誰也不敢向晉武帝再提這件事。

  晉武帝畢竟也有點猶豫。他想試試他的兒子到底糊塗到什麼程度。有一次,他特地送給太子一卷文書,裡面提出幾件公事,要太子處理。

  太子的妻子賈妃,是個機靈的女人,見到這卷文書,連忙把宮裡老師請來,替太子代做答案。那個老師很有學問,寫出一份卷子,引經據典,答得頭頭是道。

  賈妃挺滿意,旁邊有個略懂文墨的太監卻提醒她:“這份卷子好是好,可是皇上明知太子平常不大懂事,現在寫出這樣一份卷子,反倒叫他懷疑。萬一查究起來,就把事情弄糟了。”

  賈妃說:“對,虧得你提醒一下。那麼還是你來另寫一份吧。寫得好,將來還怕沒你的好處!”

  那個太監就另外起草了一份粗淺的答卷,讓太子依樣畫葫蘆抄寫一遍,送給晉武帝。

  晉武帝一看,卷子雖然寫得很不高明,但是總算有問必答,可見太子的腦子還是清楚的。俗話說:癩痢頭兒子自己的好,能將就也就將就過去了。

  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重。太子司馬衷已經三十多歲。按理說,三十多歲的人已經可以處理政事了。但是晉武帝到底不放心,立個遺詔,要皇后的父親楊駿和他叔父汝南王司馬亮一起輔政。晉武帝臨死的時候,只有楊駿在身邊。楊駿為了想獨攬大權,和楊皇后串通起來,另外偽造一道遺詔,指定楊駿單獨輔政。

  晉武帝一死,太子司馬衷即位,這就是晉惠帝。

  晉惠帝即位以後,國家政事他一件也管不了,倒是鬧出一些笑話來。

  有一次,他帶了一批太監,在御花園裡玩。那是初夏季節,池塘邊的草叢間,響起一片蛤蟆的叫聲。

  晉惠帝呆頭呆腦地問身邊的太監說:“這些小東西叫,是為官家,還是為私人呢?”

  太監面面相覷***音qù***,不知該怎樣回答。有個比較機靈的太監一本正經地說:“在官地裡的為官家,在私地裡的為私家。”

  惠帝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有一年,各地鬧饑荒。地方的官員把災情上報朝廷,說災區的老百姓餓死的很多。這件事給晉惠帝知道了,就問大臣說:“好端端的人怎麼會餓死?”

  大臣回奏說:“當地鬧災荒,沒糧食吃。”

  惠帝忽然靈機一動,說:“為什麼不叫他們多吃點肉粥呢?”

  大臣們聽了,個個目瞪口呆。

  西晉出了這樣一個白痴皇帝,周圍的一群野心家自然就蠢蠢欲動了。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