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哪些故事

  白居易,是唐朝時期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號香山居士,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白居易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小時候就很聰慧,當別的小孩還是在母親跟前撒嬌的時候,白居易就已經熟讀四書五經了。而且白居易的父親過世的早,一直跟隨祖父生活。祖父一直很喜歡白居易,時常將他帶在身邊學習教導。白居易也沒辜負他祖父的希望,還是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頗具才名。

  真正算起來,白居易的故事要追溯到他四處遊學的時候。白居易十三歲的時候,太原發生了戰亂。白居易的祖父託人連夜將白居易送出了太原。這一走,就是二十年。家鄉發生鉅變,白居易年幼,並不能做些什麼。收到祖父來信,說家中一切安好,讓他安心學習。之後的白居易才開始了他的遊學之旅。

  在經過四處漂泊之後,白居易進入了唐都京城。京城裡,處處都有才子。白居易起初只是個默默無聞的落魄詩人。在參加了一個很有名的京都之宴後,白居易這個名字漸漸地被人們所知曉。而在後來,白居易又作了很多著名的詩歌,為世人所流傳。自此,白居易真正的進入了上層貴族的圈子裡面。白居易才華漸漸地顯露之後,經過一系列的坎坷經歷,他終於被皇帝重用。晚年曾擔任太子的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學習。所以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憑著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做的更好。

  白居易養孩真辛苦的故事

  白居易一生仕途不順,愛情之路也很坎坷,在與初戀湘靈分離後,一心抗婚的白居易最終被母親以死相逼娶了同事的妹妹為妻,那時他已經三十五歲了,大齡青年的白居易養孩真辛苦。

  命途多舛的詩人在兒女這一關上也不順利,結婚一年之後妻子生了一個女兒,人到中年的白居易見到女兒很是高興,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十分寵愛這個孩子,不幸的是大女兒三歲時夭折了,這對於白居易夫婦來說打擊十分大,悲傷的詩人還特別作詩《念金鑾子二首》表達悲痛之情,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他渴望後繼有人的願望。古人的觀念很是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貫穿了幾千年,白居易也是這樣,經過漫長的六年後,迎來了第二個孩子阿羅,二女兒的到來暫時撫平了喪女之痛,白居易養育孩子的艱辛在之後又體現出來,小心翼翼的養育阿羅,但年事已高,怕等到孩子長大時自己已經白髮蒼蒼。誰想到十幾年後五十八歲的白居易和妻子生下了第三個孩子,男孩阿崔的到來給了白居易很大驚喜,但命運又一次和他開了玩笑,阿崔也早夭離去,絕望的白居易悲痛萬分,好友劉禹錫還寫信安慰他。

  命運的安排給了白居易多次打擊,白居易養孩真辛苦的感慨在他的詩作中也有體現,不管在什麼年代,什麼家庭,孩子的養育都是不容易的。

  白居易詩歌特點是怎麼樣的

  白居易的一首《與元九書》,體現出白居易詩歌特點。白居易的詩歌保持著為時為事的創作原則,把詩歌與人民生活、政治相結合,在內容上要求諷喻美刺,反應百姓生活的疾苦,在功能上強調詩歌教化作用。詩人追求真誠去偽,在詩中闡釋了形式與內容的聯絡,論述了文學和現實的關係。

  白詩中又以主題集中突出為特色的諷喻詩為主。詩人追求詩歌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會選取最典型的一件事,圍繞一個主題來寫。白詩大多數是敘述詩歌。詩人巧妙地結合敘述和議論於一體。

  白居易詩歌特點還表現在敘述上,在敘述時,白居易常常發表議論來評價自己敘述的事情,藉此表達自己的志氣。在刻畫人物方面,詩人善於捕捉人物特徵,運用白描的寫作方法,刻畫出了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讓讀者感受到一個生動的故事。諷喻詩的藝術特點還在於詩歌中的對比強烈,用詞質樸,語言淺顯,通俗易懂,生動自然。

  詩中常常可以看見民間俗語、口語,很少出現古典和古奧的詞句。其次白詩中的感傷詩歌也有其不同的藝術特點。詩人通過感傷的詩歌抒發自己的情懷,兼用寫實和抒情。

  詩歌的節奏變化很快。白居易運用通過視覺聽覺從色彩和聲音等方面勾勒出一幅畫面,借用景物來烘托氛圍。白詩詩風曉暢通俗,用詞精煉準確。詩人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能夠寫出新穎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