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主稱呼的由來
古代帝王家的女兒叫公主是怎麼來的?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齊公姜祿甫臨死之前,他把長子姜諸兒叫到床頭,交代了三件事:
第一,紀國的新仇舊恨,絕不能忘記,汝今繼位,當以此為頭等大事。能滅紀國,才是孝子。不能報此仇,不得進宗廟!
第二,魯國不可信賴,也不可結交。魯國那邊的宋國,和我們一樣都是外姓諸侯,可以為援,不可以討伐。
第三,你堂弟公孫無知,你要善待他。衣服禮秩待遇,都和我生前一樣就好,你叔夷仲年也就只這一點骨血了。你的兩個弟弟糾兒、小白,生來膽小,受不起驚嚇,你也需善視之,不可手足相殘。
說完,兩眼一閉,就去世了。姜諸兒頓首受教,號啕大哭。
用一個字總結第十三代齊公姜祿甫的一生定“諡號”,是個“僖”字。用今天的話來說,他是一個一貫小心恭慎的人;一個嘻嘻哈哈的人,一個對子女對親人從不約束、溺愛過分的人,一個想辦大事沒辦成的人,一個有過無錯的人。
這些各不相同的意思,都可以歸結為同一個字:“僖。”這已經是對平庸無能略顯荒唐卻也於國無害之君的最高評價了。夠不上“莊”,稱不了“文”,更談不上“武”,終究還是尋常中帶有一絲貶義。
所以,在他死後,“齊僖公” 這個諡號,就被永久地載入了史冊。
接著,太子姜諸兒在諸大夫的擁護下,成喪即位,改明年為元年,是為齊國第十四代君主,史稱齊襄公。這齊襄公姜諸兒,有一個姐姐,有一個妹妹。
姐姐,稱作“宣姜”,嫁給了衛國的君主;妹妹,稱作“文姜”,嫁給了魯國的君主。
其實,這兩位美貌公主的名字,究竟是叫什麼,後人已無可考稽。因為那個時候,女人的名字是很難載入史冊的,之所以把她們稱為宣姜、文姜,只不過是史書上的一個代號而已,並非她們的本名。
比如:宣姜,是因為她的老公去世了以後,定諡號為“衛宣公”,所以是“衛宣公姜夫人”,才用“宣”來稱她。文姜,是因為她很有文化,善寫情詩,所以才用“文”來稱她。
宣、文,都是根據她們的特徵,所給出的一個特指的代號。姜字,則代表她們是姜姓齊國的女人。所以這並不是她們的本名,僅僅只是一個代號。不過,為了方便敘述,我們就且當作是她們的名字吧。
嚴格地講,她們其實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主”。之所以這樣稱呼,也是為了方便敘述。畢竟,多數人都習慣把貴族國君的女兒籠統地稱作公主,也不為錯。
那麼,真正意義上的公主是誰呢?那就是周天子的女兒***或妹妹,因為天子的妹妹,也一定是老天子的女兒***。
即便是天子的女兒,也不知道她真正的名字究竟叫啥,因為史書上只有“王姬”兩個字,這也只是個代號。
一般女兒出嫁,做父親的不能親自去送,否則就矮了身份。因為女婿只是晚輩,岳父要挑選一個身份較高,但又比自己略低的親屬去送親,這樣才能和女婿的身份相稱。
由於天子的女兒,多數都是嫁給諸侯國君***公***的,天子不便出面送親, 就在他同姓家族的親屬裡面,請一位身份是“公”的人來主持婚禮。因為公是天子的下級,就好比女婿是岳父的下一輩。
這樣一來,凡是天子大王家女兒的婚事,就基本上都是由身份為“公”的人來主持了。也只有天子的女兒出嫁,才會由“公”來主持,所以,就把這樣的女子,形象地簡稱為“公主”。
這就是“公主”一詞的來歷。後來沿襲到戰國,也就演變成為一種正式的稱呼。而公的女兒出嫁時,公自己就不便出面了,只能由比公略低一點的“大夫”***卿***來主持。
春秋之際,諸侯之禮,是有嚴格規定的。若嫁敵國、小國,由下大夫送親;若嫁大國,由上大夫送親;若嫁天子,則諸大夫們一起去送親,以示敬重。從來沒有父親親自送女兒之禮。
這樣看來,當年齊僖公把他小女兒文姜嫁給魯桓公時,就只能由他的弟弟夷仲連***上大夫***和兒子姜諸兒***太子,位同上大夫***去送親。但是,齊僖公害怕他兒子在半路上又要纏他女兒幹壞事,所以才不得已親自去送,這樣也就矮了身份。
如此一來,史官們自然就要對此違禮現象大加議論了。
如今,這27歲的姜諸兒繼位之後,覺得他老爸一輩子都是個平庸之人, 自己再不能甘於平庸!但齊國剛剛吃過大虧,實力受到重創,怎麼才能圖強崛起?
姜諸兒仔細盤算,和其他諸侯相比,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在四大諸侯裡,他最年輕,他還沒結婚。
於是,姜諸兒非常大膽冒昧地向天子大王寫了一封信,表示對王室的仰慕與尊敬,希望能夠娶一個王室的女人為妻。
天子沒有理他,如石沉大海一般。
姜諸兒繼續寫信,送禮,非王室之女不娶。
這一堅持,就是長達四年的苦苦追求!到了公元前694年的時候,奇蹟終於出現了,周天子大發憐憫之心,答應將他的妹妹“王姬”嫁給姜諸兒。
姜諸兒頓時身價倍增。
王姬出嫁的時候,天子要挑選一位他們姬姓家族裡的“公”來送親,挑來挑去,最後選定了由魯桓公來送親。一來魯公身份與齊公姜諸兒最為恰當,二來魯國離齊國最近,這樣最方便。
而魯桓公心中到底還是覺得有愧於他岳父,所以也非常樂意來齊國主婚, 正好便於兩家化干戈為玉帛。
平陽公主和衛青的趣聞:
平陽公主,名諱及生卒不詳,漢景帝劉啟與皇后王娡的長女,漢武帝劉徹同胞長姐。本封陽信公主,因嫁於開國功臣曹參曾孫平陽侯曹壽***曹時***,故又稱平陽公主。曹壽去世後,平陽公主改嫁汝陰侯夏侯頗。夏侯頗死後,又改嫁大司馬、大、長平烈侯衛青。死後陪葬於茂陵。
平陽公主一生經歷了三段婚姻,每一段都帶給她巨大的觸動。第一段婚姻,說不上多麼幸福美滿,兩人卻是最合適的一對,公主嫁給了開國功臣曹參的曾孫侯曹壽,並且還擁有一個孩子,但是快樂的日子並不持久,沒過幾年,曹壽就因為得了一場重病,不治身亡,留下了孩子,讓平陽公主一人承受失去親人的苦痛。過了六七年的樣子,公主逐漸在傷痛中走出來,而且自己的好在曹襄也慢慢長大,看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自己彷彿也能重新打起精神,好好迎接嶄新的明天。
於是,平陽公主再次步入婚姻殿堂。平陽嫁的第二個丈夫汝陰侯夏侯頗,是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的曾孫,他的家世和平陽侯曹壽一樣都是功勳後代,自小就繼承了爵位,有自己的封國,過著錦衣玉食的貴族生活。汝陰侯表面上是一位擁有爵位的侯爺,在外人面前是如玉謙謙君子,實則就是一個陰險狡詐、心胸狹隘的小人。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上曾記載:“子侯頗尚平陽公主。立十九歲,元鼎二年,坐與父御婢奸罪,自殺,國除。”又《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元光二年,侯頗嗣,十八年,元鼎二年,坐尚公主與父御婢奸,自殺。”
她的第二任丈夫,口口聲聲對自己如何忠貞,卻也抵擋不住誘惑,與侍女通姦,還是背叛了曾經的誓言,平陽公主沒有為這個夏侯頗掉過一滴淚,因為她覺得不值得,也慶幸自己沒有為夏侯頗生有一兒半女,第二段婚姻因為夏侯頗出軌畏罪自殺而結束,人走茶涼,世間炎涼又是公主一人看盡。
第三個丈夫是衛青,再嫁衛青之前,平陽公主經歷了喪子之痛,作為母親我們能夠理解失去孩子,對母親意味著什麼,這世上牽掛的丈夫曹壽已經死了,現在連他們的孩子也被上天帶走了,是讓公主忘記曹壽忘記過去的一切嗎?把愛子給帶走了,是不是對一個寡居的婦人太殘忍了,況且公主已不再青春,歲月是殘酷的。
遇到衛青是她的福分也是兩人的緣分。漢匈大戰之後,正逢平陽公主寡居,要在列候中選擇丈夫,許多人都建議大衛青,平陽公主笑著說:他從前是我的下人,過去是我的隨從,身份地位不一樣,怎麼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說:大已今非昔比了,他現在是大,他的姐姐是皇后,三個兒子也都封了候,名聲、富貴震天下,哪還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漢武帝知道後半開玩笑對她說:當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現在他又娶我的姐姐,這倒是很有意思。於是當即允婚。半推半就間就把一件婚事說妥了,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衛青還很年輕,而公主已經三十好幾的樣子了,比衛青大上很多,但是這段姐弟戀,卻比之前兩段婚姻幸福美滿多了。時遷事移,當年的僕人就這樣做了主人的丈夫,平陽公主一直陪伴在衛青左右,直到他去世。
在世人眼裡衛青和平陽公主看起來也是十分幸福的,因為過去的兩段婚姻,千百般原因丈夫死了,不免有人說公主是剋夫之命,雖宮內沒人敢這樣說,但是大家心裡都是這樣認為的,公主自己內心明白,自己命不好,連克兩個丈夫,這第三個丈夫也不知道結局怎樣,但是衛青卻對公主畢恭畢敬,從不忤逆公主,儘管公主逐漸老去,青春容顏不再,衛青沒有絲毫嫌棄,對公主是一心一意。
衛青不一定是所有人中最愛公主的,他曾經也在少年時期,喜歡過亭亭玉立的少女,不過隨著成長,青春歲月的悸動早已經湮滅在戰場和現實的利益漩渦中,對於愛情,衛青不敢想也不想再想了。遇到長公主,是他的福分,因為他曾經出身是那麼地微,在那種環境下的人通常成熟的很早,所考慮的東西也非常現實,所以他再喜歡誰,也只是心裡想一想,不會有如我們會幻想的個沒完,所以,愛情對於他來說很可能是一點都不重要的。
衛青封為長平侯,一家榮華至及,平陽嫁給他可謂錦上添花,不論在地位、榮譽、財富方面,應該都不會吃虧,那時朝廷還有誰比得上衛家?平陽公主也是個老公主了,不比當年了。每次想到這裡,我們都不禁要為兩人的不得已而感慨,兩人的結合對雙方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團是最好的結果。公主知道這個道理因此才會在最開始,有所推脫,但是終究沒有推脫掉,有些事發生了卻不明就裡,經歷太多的事情後,平陽公主倒也想開多了,人世無常,再壞也就那樣,大不了一死。
衛青對和平陽公主的婚事,也沒有做過多的推辭,恐怕是因為畏懼漢武帝的龍威不敢輕易推辭,也還有礙於公主的面子也沒推脫,一樁婚事不鹹不淡就給定了。
雖然兩人在剛相處時,十分客氣,相敬如賓,衛青不太會說話,也不怎麼說話,只是一味對公主好照顧她,雖然二人的感情少了些基礎,也可能在年齡上有一些隔閡,但是二人倒也過挺開心,衛青默默為公主做到一個好丈夫應做的一切事,而公主也心甘情願做衛青背後的女人,在家打理家務瑣事,對衛青體貼入微,在他凱旋時為他設宴迎接,在他出徵時在家為他默默祈福。感情就是在這點滴平凡的日子裡培養的,公主和衛青到最後都變成了彼此最親的人。
在嫁給衛青之後,《史記》對平陽公主的記載從“公主”變成了“長公主”,也許這正是漢武帝劉徹對姐姐婚姻家庭不幸的一種補償。但是這次婚姻也沒有撐過十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衛青病逝,公主一直守候在他身邊,陪伴他走過了最後的十年。平陽公主此後再沒嫁,死亡的年月日也並不詳細,推測應該是病死,死後主動要求與衛青合葬,陪葬於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