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在哪

  屈原在我國絕對算是一大名人,小到三歲毛童,上至耄耋老人,無一不曉他,畢竟我國還特別設立了一個節日——端午節來紀念他。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屈原故里,歡迎大家閱讀。

  屈原故里

  位於長江之畔的湖北省秭歸縣被認為是屈原的故鄉。屈原在名篇《桔頌》中曾深刻寫到過桔樹的形象,這使秭歸的桔子名聲大噪,秭歸也因此被稱為“甘桔之鄉”。因為屈原在此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所以這裡被稱作楚文化的源頭,並在這裡建立起了屈原故里,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秭歸縣的鳳凰山下是一個依山傍水,綠樹環繞的好地方。春秋時期,屈原就誕生在這樣一個幽靜的小地方,並從這裡走出去,成長為一個傳奇人物。如今,每年都有很多遊客來到這裡走過江瀆廟,走進屈原祠,以自己的方式緬懷屈原。

  在樂平裡有很多關於屈原的美麗傳說。我們口中的杜鵑鳥又稱子規鳥,在樂平裡它們還有一個名字——秭歸鳥。相傳,秭歸鳥是屈原的妹妹的魂魄所化。每到農曆五月,秭歸鳥就開始啼鳴,啼聲深情悲切,聽起來像是在喊:“我哥回呦,我哥回呦。”,好像是在提醒人們別忘記祭祀屈原。

  原本是慶祝豐收,分享喜悅的時節,現在人們把端午節也叫做粽子節或者龍舟節,吃粽子、系五彩繩,以此來紀念屈原。在秭歸關於屈原的傳說還有很多,人們用不同的方式來紀念屈原,甚至是將屈原的影子刻印在生活的某個角落裡。

  同時,屈原故里之爭的問題,越來越備受關注。到底是名人效應帶來的利益使然,還是想要尊重和傳承這樣一種文化,這值得人們細細深思。

  屈原號什麼

  古代禮制繁瑣,但是取個名字就得浪費大量腦細胞。這姓、氏、名、字、號可有講究的,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取的,只有貴族士大夫才有資格擁有姓取個名提個字別個號。屈原出身還算高貴,他姓羋,要知道羋姓可是楚國的國姓。

  像這文人雅士都有個別號什麼的,屈原也不例外。屈原號靈均,他的號是由楚國王室所賜,是有很深寓意的。屈原自幼洞中苦讀詩書,文化修養非常高,並且他相貌清秀,渾身上下散發著靈氣。均字取“君”的諧音,既代表了這個人擁有王室血統,又表明此人是一名謙謙君子。屈原的號可謂是文雅之中還充滿著封建倫理的色彩。

  屈原生於戰國時代,在那個諸侯紛爭狼煙四起的年代,能夠造就出屈原這個文學巨匠實屬不易。屈原的號都是楚國王室給取的,可見他們家與楚國宮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屈原在政治上沒能取得成功也是在於他自己太拿當回事兒了,滿心裡想著這楚國江山可是自己羋姓家族的後花園,人家正主稍有不慎就被屈原說成沒骨氣不愛國。這時間長了擱誰誰不生氣呀,得嘞,屈原您老哪兒遠奔哪兒吧,眼不見心不煩。

  屈原可謂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即使楚國王室又給提字又給封號的,本來對屈原期許挺高。可無奈屈原太有個性,不懂得迂迴,不知道在朝堂之上照顧君王的面子,最終也是辜負了這靈、均二字。

  春申君黃歇與屈原

  黃歇和屈原,兩個人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兩個人都是楚國人,是戰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但是兩者的生平經歷都有點巨大的差異,通過了解這兩個人,便於我們去了解楚國的歷史以及楚國為什麼會沒落的原因。

  黃歇是楚考烈王時期的重臣,官至為令尹,封地有十二個縣。之後還封為相,可見他在楚國的地位可謂是呼風喚雨,這與他早年的落魄經歷形成鮮明的對比。正當他的事業在興盛期之時,他被小人所刺殺,結束了他的一生。

  屈原作為後起之秀,他主要活動的時間是在楚懷王時期。年紀輕輕就做了左徒,左徒是什麼概念呢?那就是較令尹只低一級的官階,可見屈原早年是一帆風順,跟楚懷王共商國家大事,他對抵抗秦國具有舉要的作用。

  屈原的種種措施,使楚國強盛起來,威震諸侯。但是後楚懷王,親信小人,被人騙到秦國去,客死他鄉。而屈原看到楚國國門被攻破,心灰意冷,投入汨羅江而亡。

  眾觀兩人的一生,都官至高管,對楚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楚國的實力短暫出現興盛的局面。但是兩者晚年,都是遭小人所迫害,無法安享晚年。

  兩者的區別在於,黃歇是早期落魄,而屈原恰恰相反,並且屈原在後世的影響力比他更太多。至少後人為了懷念屈原,產生了一個節日,每年都祭拜他。而黃歇就那般蹊蹺的死去,還沒施展出自己的才華,就去世了。

  而在《羋月傳》中,兩個人的關係是師徒關係,歷史上是沒有這些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