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賣狗嫁女的歷史典故
典故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歷史典故,歡迎閱讀:
賣狗嫁女: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
【出處】《晉書原傳》。
【釋義】用賣狗的錢嫁女兒,形容人非常節儉。
歷史典故: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由於家境貧困,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等到他做官以後,本來可以享受生活,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裡。
不久,吳隱之的女兒出嫁,人們猜想他這回一定能好好操辦一下。誰知結婚當日,吳家仍然冷冷清清。大將軍謝石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僕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今天出嫁,怎麼一點籌辦的樣子都沒有?”僕人皺著眉說:“你可別提了,我家主人太節儉了,***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準備。我還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
謝石的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以節儉出了名,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感言: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就是: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勤儉是一種美德,還可以讓人避免因為貪心而招來禍患。任何事物都是來之不易的,如果輕易浪費,則是在糟蹋他人的勞動成果,是一種對他人不尊重的行為;勤儉節約,則會讓他人對你生出崇敬之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