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散文精選片段

  餘秋雨嫻熟地運用了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還採用了小說筆法、戲劇的筆法、鏡頭特寫等多種手法,這對於烘托主題,使文章內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餘秋雨散文的好詞以及好句,希望大家喜歡。

  餘秋雨散文好詞:

  持之以恆  一絲不苟  體態婀娜  身姿矯健  嫋嫋娜娜  悠然自得  笑逐言開  冰清玉潔

  春花爛漫  青翠欲滴  克以奉公  甜美無比  甘甜適口  餘味無窮  滴滴汗水  鍥而不捨

  滿面春風  談笑風聲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屏息凝視  目不轉睛  老態龍鍾  大義凜然

  綠肥紅瘦  果實累累  果實肥碩  果香誘人  果實飽滿  果甜瓜香  果肥汁甜  臨危不俱

  義憤填膺  氣勢洶洶  失魂落魄  神氣十足  鋼筋鐵骨  秀美標緻  輕盈窈窕  光明磊落

  餘秋雨散文好句:

  1*** 與環境同時起作用的是時間。有些劣跡累累的海盜終其一生無法真正皈附文明生態,但他只要在文明的環境裡定居下來,子孫們卻會變成另外一種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樣的奇蹟不見得會在一個人身上集中發生,但在生命繁衍過程中卻是必然。

  2*** 這麼說來,難道一切惡習都遲早能轉化成正面力量不對。

  3*** 為什麼後世的戰爭狂人、獨夫民賊、法西斯分子都沒有像挪威海盜那樣完成轉化這就像說人由猿猴進化過來,為什麼現在世上的猿猴不再進入這個進化過程我想正是這種深刻的區別,使現代挪威人沒有把“海盜時代”看成“罪惡時代”,沒有為祖先的惡行而羞愧,每年願意一再地到這裡來看看。

  4*** 這種深刻的區別,在於挪威海盜的出現有一種“歷史的誠實”。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無以為生,又不知道其它謀生方法,更未曾經受起碼的精神啟迪,他們就手持刀劍上了船。換言之,他們徹徹底底地站在矇昧和野蠻的荒原上,幾乎是別無選擇地走向了惡。

  5*** 正是這種“歷史的誠實”,正是這種粗礪的單純,使他們具有最大的被救贖的可能。文明的秩序對他們來說是驀然初見,如醍醐灌頂。

  6*** 相比之下,後世的許多邪惡就失去了這種“歷史的誠實”。那些戰爭狂人、獨夫民賊、法西斯分子往往很有文化,甚至還為自己的暴行編造出一套套堂皇的理由,這就不是文明演進長途中的自然順序了,因此只能是再也變不了人的猿猴,永無療救希望的盜賊。

  7*** 這使我聯想起一件小事。這些年中國大陸文化市場上盜版猖獗,盜版最早就叫“海盜版”,因此在名稱上與挪威海盜有一些關聯。我一度曾寬心痴想,這些人的行徑也許能衝擊一下出版體制上的“矇昧時代”,然後由“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吧,因此曾在報紙上對他們好言相勸,說如果及早改邪歸正,也有可能成為一個生龍活虎的出版家。但事實證明我想錯了,他們不存在挪威海盜那樣的“歷史的誠實”,而是熟知文明規範,還要連篇累牘地證明被害者是如何地該殺該盜。既然文明已經被搓捏在他們手上,他們也就不會再向文明進化了。

  8*** 主要是一棟樓,不大,但一進門就見到那艘把船梢翹到半天上的海盜船,立即精神一振。這棟樓從外面看應該有兩三層吧,但裡邊就是這麼一個讓海盜船囂張其勢的大廳,而且仔細一看還委屈了那艘船,它當年在北國的海天間該是如何狂放舒展。

  9*** 埃盜就是海盜,以此命名不是為了幽默。多少搶掠燒殺的壞事都幹了,長長的年月間地球的很大一部分都為之而驚恐萬狀、聞風喪膽。挪威人對自己祖先的這段歷史既不感到羞愧又不感到光榮,而是誠實記述、平正展現。這種心態很令人佩服,但對我們來說卻有點陌生。

  10*** 我在三艘海盜船的前前後後反覆觀看,很想更深入地領悟挪威人的心態。進門時聽他們館長說了,挪威總人口四百萬,每年到這個博物館來參觀的卻有四十萬,佔了整整十分之一,他們究竟是怎麼想的呢從種種文字看,他們絲毫沒有為海盜招魂的意思,也未曾為祖先的暴行而向受害各國道歉,這種不作道德價值取向的立場是憑什麼建立的呢想起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的一個說法。他說人類分成三個階段演進,一是矇昧時期,二是野蠻時期,三是文明時期。此間值得我們注意的學術關節是:野蠻相對於矇昧是一種進步,且又是文明的前身。

  11*** 你看挪威,古代也就是有人在海邊捕點魚,打點獵,採點野果,後來又學會了種植和造船,生活形態非常落後,應付不了氣候變化和人口增多。八世紀後期開始海盜活動,對被劫掠的地區和居民犯了大罪,但從遠距離看過去,客觀上又推動了航海,促進了貿易,擴大了移民,加強了交流。這便是從矇昧走向了野蠻,又以不文明的方式為文明創造了條件。

  12*** 從博物館的展出來看,海盜的活動也不是完全一致,有的群落比較強蠻,有的群落則比較平和。而且不同的路線也有不同的重點,例如對於英格蘭、法蘭西、西班牙,以搶掠為主;而對於俄羅斯一帶,更多的是貿易;有些群落則由於挪威難以為生,到冰島、格陵蘭這樣的冰天雪地中定居去了。但即便是搶劫和貿易,也都有人在當地定居下來。

  13*** 定居是對一種文明的進入,不管開始時的身份和態度如何,遲早會受到當地文明的同化。從他們的行為規律來看,越是到富裕的地區,越是到與自己原來的生態拉開了很大差距的地區,態度越蠻橫,但正是這樣的地區,文明濃度也越高,日後對他們的同化力量也越大。因此,武力上的失敗者不久又成了文明上的戰勝者。這便是由野蠻階段向文明階段過渡的環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