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我來揚子江邊買一把蓮蓬的詩

  徐志摩奠定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下面是小編帶來徐志摩我來揚子江邊買一把蓮蓬詩的內容,歡迎閱讀!

  徐志摩的詩 《我來揚子江邊買一把蓮蓬》原文

  我來揚子江邊買一把蓮蓬;

  手剝一層層蓮衣,

  看江鷗在眼前飛,

  忍含著一眼悲淚——

  我想著你,我想著你,啊小龍!②

  我嘗一嘗蓮瓤,回味曾經的溫存:——

  那階前不卷的重簾,

  掩護著同心③的歡戀:

  我又聽著你的盟言,

  “永遠是你的,我的身體,我的靈魂。”

  我嘗一嘗蓮心,我的心比蓮心苦;

  我長夜裡怔忡,

  掙不開的惡夢,

  誰知我的苦痛?

  你害了我,愛,這日子叫我如何過?

  但我不能責你負,我不忍猜你變,

  我心腸只是一片柔:④

  你是我的!我依舊

  將你緊緊的抱摟——⑤

  除非是天翻——⑥

  但誰能想象那一天?⑦

  ①本詩最初見於1925年9月9日《志摩日記·愛眉小札》內。

  ②發表時“龍”為“紅”。

  ③日記中“同心”為“消魂”。

  ④日記中此處無“:”。

  ⑤日記中“——”為“;”

  ⑥日記中“——”為“,”。

  ⑦日記中此句為“但我不能想象那一天!”篇末署有:“九月四日滬寧道上”。

  徐志摩的詩 《我來揚子江邊買一把蓮蓬》賞析

  愛情,是最具個人化的感情,是人的一生中最耐咀嚼品味的情感之一。描寫愛情,既可以直抒胸臆,抒發熾烈的感情,也可以表現得蘊藉含蓄,藝術手法和風格是多種多樣的,唯其表現得真誠深切,方能打動他人之心;唯其找到一個獨特的藝術視鏡和表現角度,方能顯出詩的新意和詩人的創造。《我來到揚子江邊買一把蓮蓬》就是一首有特色而又寫得真切的愛情詩篇,它的特色不僅在其所表現的情感內容上,還在其新穎的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技巧。

  在這首詩裡,詩人沒有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現方式,而是選取了一個客體——“蓮蓬”,作為詩人這個主體傾訴心曲的“楔子”,因蓮蓬而生情,借蓮蓬而把思緒漸漸鋪展開來、把情感層層深入下去,這是此詩的一個特色。詩的第一節寫詩人在揚子江邊買了一把蓮蓬,在他一層層剝蓮殼的時候,他的思緒被眼前江上飛旋的鷗鳥帶到了遠方情人那裡,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而更感孤苦悲痛的是有情人不能在一起,“忍含著一眼悲淚”,雖有滿懷的憂愁悲傷也只得忍著,沒有痛苦的吶喊,也沒有痛苦的流涕,詩人的感情相當節制。詩的第二節寫詩人在品嚐蓮瓤,蓮瓤的清甜象曾經有過的溫存,詩人的思緒又回到了昔日美好快樂的時光,那是多麼令人心醉的歡戀,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是一種將身體和靈魂都交予對方的愛情,詩人似乎又聽到了情人那甜蜜而又堅貞的盟言,“永遠是你的,我的身體,我的靈魂”。詩的第三節寫詩人品嚐蓮心,蓮心是苦的,但詩人說,他的心比蓮心還苦,“我長夜裡怔忡,/掙不開的惡夢,/誰知我的苦痛?”有情人難成眷屬,詩人應該從生活環境中去尋找痛苦的因由,但詩人偏把痛苦歸罪於情人,“你害了我,愛,這日子叫我如何過?”愛不是給詩人帶來過溫存和歡樂嗎?現在怎麼反倒成了一種罪過?實際上,詩人並未否認愛的美好和歡樂,只是事過境遷,相愛的人不在眼前,詩人思念愛人有多深切,他的痛苦也就有多深切,唯其愛得深,才會有“苦”、有“怨”;另外,他的痛苦還源自於一種擔憂和顧慮,他害怕社會上種種阻梗他們結合的勢力會迫使愛人退怯,從而辜負了他的一片真情和痴心,但詩人隨即又說,“但我不能責你負,我不忍猜你變,”對愛人愛得如此深切,即使愛人變了心、負了你,也不能責備她、猜疑她,詩人心中有的只是一片柔情,一種對愛情不渝的忠貞。詩人不能想象真會有那麼一天,他們之間誰會辜負了誰,“除非是天翻——但誰能想象那一天?”詩人相信,只要是忠貞不渝的愛情,只要是心心相印的愛情,又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止相愛的人在一起呢?

  在這首詩裡,詩人似在品嚐蓮蓬,其實詩人真正咀嚼品味的是自己內心的情感。全詩以蓮蓬作“楔子”,情感表現層次分明,轉接自然,層層鋪敘,從剝蓮殼開始,思緒從眼前的景物想到遠方的情人,從品嚐蓮瓤回味起昔日的溫存,從品嚐蓮心聯想到自己受愛情煎熬的痛苦。這期間,情感有起伏變化,也愈漸強烈,並自然地過渡到詩的第四節。在詩的第一節裡,詩人的感情還相當有節制,但經過層層鋪敘,到這節時,詩不再以蓮蓬作楔子,而是直接轉入抒情,轉折詞“但”既把它同前一節的思緒連線起來,在情感表現上又推入了一個新層次,把情感強化、昇華到全詩的最高峰。縱觀全詩的時空結構,第一節從“此地”到“彼地”,第二節從“此時”到“彼時”,第三節則回到“此地”、“此時”,這種交錯的時空結構由蓮蓬作“楔子”,銜接過渡得相當自然。詩人手中的蓮蓬似乎在割裂他的思緒,實際上卻是在鋪展他的思緒,擴充套件詩的時空。詩人的思緒似斷實聯又是起伏變化,外在的“剝蓮殼——嘗蓮瓤——嘗蓮心”的動作與內在的詩人流動的思緒和諧地統一在詩的結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