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寫小說創業的故事

  現在的小說一般分為武俠、仙俠、修真、重生、玄幻、言情、科幻、校園、網遊、都市、軍事、歷史、懸疑、推理、末日、生化危機、奇幻、化學和穿越等幾個大類。小說是文學體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樣式。它是通過塑造人物、 描寫背景、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是擁有完整佈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想象豐富,內容情節跌宕起伏,也反映了人們現實生活中的無奈,以及無奈的那種向美好生活的渴望!

  小說有時候很感人,也很有可讀性,好的小說讓人百看不厭,深動人心;但是現今也不乏有很多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不良小說,總而言之,看小說一定要懂得選擇。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哪一行業都能幹出名堂,可是哪一行業最適合你自己的業餘生財之道呢?首先便是要了解自己。每個人的綜合能力都可以通過一個四層的金字塔模型來表示。從金字塔底層到塔尖的四層分別是知識、技能、才幹以及驅動力。

  其中驅動力是個人內心深處進行工作的動力源,即自己究竟為什麼而工作。這一點尤其重要,瞭解自己的驅動力也就瞭解了自己的價值取向,從而可以與期望行業、企業的價值進行對照,並可以考察自己是否與所希望得到的工作相匹配。

  具體執行上,在找業餘生財的方向之前,我們可以再建立一個行情金字塔,底層是行業選擇,在眾多行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金字塔中層是環境選擇,即對自身及周圍環境條件進行考察,篩選出能夠讓自己發揮技能的行業;金字塔的高層是職位選擇,即在與自己匹配的行業中找到與自己匹配的崗位。這樣的分析定位可以有效地排除你在選擇兼職過程中的盲目性。

  接下來看一下吧

  愛好型“達人”潘亮:業餘創作名利雙收

  有人說,人生最幸福的事兒,莫過於將自己的興趣作為終生職業;也有人說,當你將興趣作為自己的職業,那麼你將永遠失去一門愛好。我們認為,將自己的興趣作為兼職,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潘亮,就是正在以這樣的方式踐行著。

  幾年來,潘亮不僅主業耕耘得有聲有色,而且在副業領域也有了超過主業的收入,甚至在不斷摸索中,找到了自己未來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兼職單純因為愛好

  “我平時特別宅,不太喜歡夜生活。對我而言,除了早上8:30到下午5:00的上班時間,離開單位之後就都是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業餘時間。”80後潘亮的本職工作是某大型國有企業下屬企業報的編輯,朝九晚五中的一員。“做兼職有很多原因,但我跟別人不一樣,單純是因為喜歡,從小就對文學有特別的愛好。”因愛好而兼職還要從潘亮的學生時代說起。

  潘亮告訴記者,他接觸電腦的時間比同齡人要晚,大一上學期對計算機還不甚熟悉。但是大二下學期,偶然間聽到有人說可以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潘亮一下子將這一陌生的空間演變成施展才華的熱土。“我上去一看,我寫得比別人好”。於是,一發不可收拾。

  最初,潘亮是在一個類似老年活動中心性質的論壇上發表武俠小說,與一些老同志相互切磋。2005年,起點文學網從眾多文學網站中顯露頭角,潘亮開始轉戰起點,筆名三可居士。在起點上發文賺錢,就必須先成為其簽約作家。然而,潘亮的第一本卻遲遲沒有和起點敲定。為了簽約方便,最後他選擇了一家小型的文學網站。可惜的是,小網站相應的實力也弱小,沒過多久就倒閉了。後來北京人民出版社有意幫潘亮出版小說,合同落定,只等出版。然後一紙靈異類小說不準出版的規定,又讓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峰迴路轉的是,一位出版社的編輯在起點上看中了潘亮的小說,決定出版。“這是一家臺灣的出版公司。當時還沒有經濟危機,文化產業相對大陸而言也更為發達”。這本小說名為《異界公司》,總共60萬字,正文八本,加上番外等小本,共15冊。

  寫作收入頗為可觀

  小說前四本出版的時候,潘亮還是海事大學國際航運專業的學生,時間相對較多,成書很快,基本上半個月就可以完成10萬字的書稿。潘亮說:“網路文學就像煙花一樣,綻放的時候很絢爛,很吸引人。

  繁華過後就什麼都不剩下了。所以寫稿速度是抓住讀者很重要的一項基本素質。我就知道曾經紅極一時的網路作家,每天晚上一瓶紅酒,三四個晚上就能完成一部20萬字的小說。”

  讓潘亮記憶猶新的是,他兼職出版的第一本小說就拿到了14000元的稿酬。除了請朋友們嘬了一頓,還給自己買了一臺當時價值不菲的IBM膝上型電腦。“臺灣出版公司的稿酬分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保底稿酬,這部分的多少是和出版社談的,當時我是4000元一本;另外一部分便是版稅,臺灣版稅為10%,略高於大陸市場。但是臺灣地區市場小,印數也相對較少,但只要能保證讀者群,收入還是很穩定。我兼職收入一個月最多可以拿到將近3萬元。”潘亮說。

  投入職場之後,第一次踏上工作崗位,一切都是適應磨合階段,身心俱疲。這個時候還要再完成書稿,潘亮覺得實在有點力不從心。在本職工作和兼職之間,潘亮果斷地選擇了前者,這時他放慢了出書的速度,完成書稿的頻率漸漸從兩個月一本,延長至三個月,甚至四個月,直至整套系列叢書出完。

  在工作踏上正軌,掌握好流程以及節奏之後,潘亮又陸續幫文化公司寫過幾本韓流言情。隨後再次轉戰起點。他說:“但是這時的起點文學網已經和當時大不相同。最初的起點是百家爭鳴的,但是現在書多,高手也多。以前是單兵作戰,相對混亂,只要有一個新穎的題材,就很容易跳脫出來。這種盈利模式是自發的,相對傳統的。而現在更多的是專業化的運作,一炮走紅的大多是身後有專業的團隊在炒作。這對作者各方面的實力都是一種挑戰。”

  這個時候雖然潘亮的小說已經與起點文學網簽約,並由編輯推薦,但潘亮志不在此,收入微乎其微。

  兼職轉戰劇本創作

  原來這個時候,潘亮的創作重心發生轉移。“我個人覺得寫小說過氣了,不好玩。現在開始搞劇本創作”。

  最初投入劇本創作的潘亮,並沒有找到門道,只是看到網上有許多徵稿資訊,一般只要求提供2000字的大綱即可。興趣所致加上出手又快,潘亮寫了無數劇本大綱,但無一例外地石沉大海。

  直到去年,一家出品國際大片的大型電影公司舉辦了一場有獎劇本徵文比賽,潘亮一舉獲得了二等獎,獎金4萬元。然而這筆獎金在潘亮眼中似乎不值得一提,因為他更看重的是,因為此役而獲得的進入電影圈的門票。

  前不久,潘亮去北京參加了電影節,目前劇本也基本有了合作意向,導演、投資人、故事情節都已基本定型,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劇本將被搬上大熒幕。

  同樣是出於寫作的愛好,轉戰劇本創作,潘亮還有一層考慮:“一來劇本創作的收入肯定高於目前的圖書市場,畢竟現在隨著年齡增長,已經是拖家帶口的,不再是當年的毛頭小夥,經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也在探索一條更好的職場發展道路,畢竟人要往高處走。”

  但是今後是否要成為全職的編劇,潘亮猶豫不決。他說:“現在的工作對於我而言,一年七八萬元的收入,十分穩定,流程清楚,不大會犯錯。但是我兼職的行當,並不像財務會計之類的有技術特長,可以一輩子靠這個吃飯。對於編劇的明天,我心裡還是沒有底。我現在在觀望,一方面考察編劇的職業前景,另一方面看這份兼職是否會與現有本職工作衝突。如果不矛盾,我還是會同時進行下去。”

  兼職是否影響本職工作?他說:“我覺得兼職對本職工作影響不大,甚至還有正面幫助。像我在企業報上班,工作主要就是寫新聞稿,有時還要寫長篇通訊。因為長期練筆,在做本職工作時,至少是文字通順,交稿迅速,而且可以把事件的來龍去脈講清楚的。”

  對於如何協調好主業和副業的關係,潘亮告訴記者:“時間是肯定有的,我認為兼職最主要的還是感興趣,而不是為了貼補家用。很多人下班之後放鬆的方式是泡吧、唱卡拉OK,對我而言坐到電腦前打字來一場頭腦風暴是最好的放鬆。這樣才能保證主業和副業都有較高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