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皇帝姬昌介紹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今山西長治***、邘***今河南沁陽***等國;建都豐京***今陝西西安***,為武王滅商奠基;舊傳《周易》為其所演。除此之外,創周禮,被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稱文王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於畢原。西周王陵***周公廟遺址***位於陝西寶雞岐山縣鳳凰山南麓。[3-4]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追尊姬昌為文王。

  690年,武則天稱制時自稱武家為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西周皇帝姬昌功績成就

  開疆拓土

  周文王二年,周攻滅邘***今河南沁陽北***,三年攻滅密***今甘肅靈臺***,五年攻滅黎***即“耆”,今山西治縣境***等國,解除了周國北方和西方後顧之憂。戡黎、伐邗實際上是構成了對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脅。

  遷都豐京

  周文王六年,周滅崇***今西安市戶縣境內***,

  建立豐邑***今西安安區灃河西岸***,築靈臺,將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東遷渭水平原,稱豐京。

  接著周文王又向南擴充套件勢力到長江、漢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勢。《論語·泰伯》講的這句話,即說明岐周實際已控制了大半個天下,天下諸侯多歸服於周,而殷商已處於極端孤立的境地。

  演化周易

  《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據說文王善演周易,現今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從中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理念。

  相傳在上古時,伏羲氏創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農氏創造連山易***連山八卦***,軒轅氏創造歸藏易***歸藏八卦***。後來,據說經過文王的悉心鑽研,將其規範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爻辭,人稱《周易》。它以簡單的影象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複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再經過後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論解讀,才形成留傳至今的《周易》一書。經過歷代文人學者與統治階層的傳承,文王《周易》成為中國的聖經、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與之有著密切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