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選擇題訓練帶答案

  高考政治中的選擇題選擇正確與否,對考生得分起著重要作用,對於選擇題有的考生選不準確,存在很多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可以對大家的高考政治備考有所幫助。

  高考政治選擇題訓練1:

  1.一臺老式縫紉機、一張斑駁的老糧票、一把沉甸甸的銅製門鎖……這些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喚起人們的關注。某地開展的“城市記憶——老物件裡撿拾難忘歲月”主題活動獲得市民積極響應。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為***D***

  ①老物件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 ②老物件是對特定時代經濟、政治的反映 ③老物件是維繫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紐帶 ④老物件是特定時代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為老物件是對特定時代經濟、政治的反映,老物件是特定時代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②④符合題意。①錯誤,傳統建築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③錯誤,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繫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紐帶。選D。

  2.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我國傳統的“禮儀”由古人的祭祖儀式發展而來,經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覆改鑄,終至形成完整的哲學體系與禮儀程式,規範著人們的心理情操、是非觀念及生活行為。可見***A***

  ①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展 ③文化禮儀一旦形成,它對人們的影響就總是積極的 ④禮儀修養是人們文化修養的核心和標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我國傳統的“禮儀”由古人的祭祖儀式發展而來,經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覆改鑄,終至形成完整的哲學體系與禮儀程式,規範著人們的心理情操、是非觀念及生活行為。這說明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同時體現了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展,①②適合題意;文化禮儀一旦形成,它對人們的影響不容易改變,但不一定總是積極的,③是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修養的核心和標誌,④是錯誤的,故選A。

  3.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心動,讓人們的靈魂接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這說明***B***

  ①文化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③優秀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產生正確的價值引領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有益文化活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材料中“藝術讓人心動,讓人們的靈魂接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說明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優秀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產生正確的價值引領,②③符合題意;①本身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體現;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④是錯誤的,排除;故選B。

  4.閱讀在個體發展、民族和國家振興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人民都能沉浸在醉人書香之中,把閱讀經典作為一種生存方式,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會得到大力提升。從文化生活角度看,推動全民閱讀是基於***B***

  ①建設學習型社會要求全民學習、終身學習 ②人們會主動選擇接受健康有益文化的薰陶 ③文化對人有著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 ④閱讀文學作品是提高文化素養的根本途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②認為“人們會主動選擇接受健康有益文化的薰陶”的觀點是錯誤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薰陶的過程,但並不是主動選擇接受;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提高文化素養的根本途徑,④表述錯誤;依據材料資訊,①③表述正確且符合題意;B正確。

  5.慕課***MOOC***是新近湧現出的大規模的網路開放課程,它是為了增強知識傳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協作精神的個人組織釋出的、散佈於網際網路上的公開課程,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進了現代教育的發展。慕課的出現及發展表明現代資訊科技***B***

  ①具有選擇、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是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途徑 ③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 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題肢①說法錯誤,因為具有選擇、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的是教育,故排除。題肢②說法錯誤,因為慕課是新湧現出大規模的網路開放課程,屬於大眾傳媒的具體形式之一,是文化傳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徑,故排除;題肢③④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B。

  6.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召開,同意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運河不同於古建築、古遺址的申遺,是仍在使用的“活態線性文化遺產”,對這類專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尚屬首次。我國積極申請並保護、利用大運河文化遺產是因為***A***

  ①大運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②大運河是我國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有利於研究中華文明的演進 ③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財富,必須先繼承後發展 ④大運河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有利於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②④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文化遺產是我國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有利於研究中華文明的演進,同時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有利於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故入選。①③觀點錯誤,慶祝民族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並沒有先後問題,故排除。

  7.“正能量”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而是成為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連,表達著我們的渴望和期待。熱詞“正能量”的出現表明***D***

  A.文化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B.文化創新來源於作者的靈感

  C.文化創新的動力是推陳出新

  D.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的需要

  解析:“正能量”之所以成為熱詞,源於社會實踐的需要,D項正確;A項與題意無關,排除;文化創新來源於人們的社會實踐,其動力也是社會實踐,B、C兩項表述錯誤。

  8.悠久的傳統文化必須經過“現實”的途徑,進行創新、轉化,才能成為“軟實力”。這說明***B***

  A.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

  B.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創新要摒棄傳統文化

  D.不同民族文化間需要交流、借鑑與融合

  解析:必須經過“現實”的途徑進行文化創新,意思是文化創新要做到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特點,體現時代精神,B說法正確;A強調文化創新中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與題意不符;C說法錯誤;D不符合題意。

  9.中國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主要由弦與木質共鳴器發音,至今已有3 000多年曆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把中國古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據此從文化的角度對其意義加以描述,你認為表述最準確的一組關鍵詞是***D***

  A.大眾文化、文化創新、文化豐富性、文化創新與發展

  B.歷史文化、文明演進、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與繼承

  C.先進文化、文化發展、文化多元性、文化傳播與開發

  D.歷史文化、文明演進、文化多樣性、文化傳承與保護

  解析: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它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本題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中國古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利於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由此可見,D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本題並未涉及大眾文化、文化創新、文化批判、文化多元性、先進文化等方面的問題,故A、B、C三項不符合題意,不能入選。因此,故D項正確。

  10.“孝”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強調晚輩對長輩的絕對順從;現代我們提倡的“孝”,則是晚輩在平等基礎上對長輩的孝敬、關愛和陪伴。這說明***A***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因時而變 ③文化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 ④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古人把“孝”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強調晚輩對長輩的絕對順從;現代我們提倡的“孝”,則是晚輩在平等基礎上對長輩的孝敬、關愛和陪伴,這說明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在代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徵,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①符合題意,②是錯誤的;對於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並做到繼承發展,推動創新,③符合題意;傳統文化具有雙重性,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就能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④是錯誤的,故選A。

  11.2013年6月16日,《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啟動。電影節用微電影來演繹唐代詩詞故事,使109首唐代詩詞等傳統文化得到傳承,這意味著***C***

  A.新興媒體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決定因素

  C.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D.新傳媒文化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解析:根據材料中的“用微電影來演繹唐代詩詞故事,使109首唐代詩詞等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可體現文化的創新能夠促進文化的繁榮,故選項C正確;當今,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選項A說法錯誤;推動文化發展的決定因素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B說法錯誤,錯在了“決定”;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D說法錯誤。故選C。

  12.家風是支撐一個家庭乃至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核心,也影響著整個民族的價值觀和道德內涵。中央電視臺《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從“家風”入手做文章,恰能將中華文化傳統精華與當代國人的價值追求巧妙結合,通過觀眾的參與,傳遞豐富、樸實、真誠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家風是什麼?央視記者在問路人;電視機前,我們在問自己。”一位網友的微博留言,表達了眾多觀眾的心聲。這說明***C***

  ①人民群眾具有無限的創造力,是創造精神財富的源泉 ②人民群眾是文化的創造者和享受者 ③大眾傳媒在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④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人民群眾是創造精神財富的主體,而不是創造精神財富的源泉,社會實踐是創造精神財富的源泉,因此①表述錯誤,排除;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之一,因此④表述錯誤,排除;題幹中中央電視臺《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來說明人民群眾是文化的創造者和享受者,②③符合題意,C正確。

  高考政治選擇題訓練2:

  1.鍵盤時代,“提筆忘字”現象屢見不鮮,一些生編硬造的網路語言使美感蕩然無存。拯救漢字、喚起全民對漢字的關注與重視成為許多人的共識,這是因為***B***

  ①漢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 ②漢字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③漢字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④發掘漢字之美有利於增強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題肢①說法錯誤,因為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漢字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故排除;題肢④不是拯救漢字、喚起全民對漢字的關注與重視成為許多人的共識的原因,故排除。題肢②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B。

  2.雲南省麗江的納西古樂源於漢族的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相傳為宋樂。整個樂曲分為“神州”和“華通”兩個大調,並根據不同內容分為“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龍吟”等五十多個小調。由於這套樂曲長期在納西族地區廣泛演奏,在流傳中逐步融合了納西族的格調。由此可見,納西古樂***D***

  ①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其性質是由麗江地理環境決定的 ②具有強大生命力,是促進麗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具有悠久的歷史,是納西族人民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納西古樂源於漢族的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歷史悠久,這套樂曲長期在納西族地區廣泛演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納西族人民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中華文化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③④正確;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點,受地理環境的影響,①“決定”一詞錯誤;②說法錯誤。故選D。

  3.永恆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之魂,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和發展,有其豐富的內涵。下列選項與“風雨同舟,威武不屈”的精神實質一致的是***C***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③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④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風雨同舟”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團結統一,“威武不屈”體現自強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體現自強不息精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體現團結統一,故①③入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愛國主義,故排除②。“克勤於邦,克儉於家”體現勤勞勇敢的精神,故排除④。

  4.2014年9月20日,仁川亞運會開幕式演出中,中國元素頻頻現身。國寶熊貓和大紅燈籠出現在倒計時15秒的中國介紹環節,“喂,你好”的中文也響徹現場,穿越環節的第一站便是中國萬里長城和中國的元宵節……這些“中國元素”***D***

  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②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力量源泉 ③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個性特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故排除①;社會實踐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力量源泉,故排除②。故選D。

  5.2014年8月,民政部發布公告,我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大力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努力做好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的各項工作。以下表述錯誤的是***C***

  A.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B.團結統一精神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認同和昇華

  C.愛國主義不是具體的,而是抽象的

  D.愛國主義應當表現在實際行動中

  解析:選項C說法錯誤,因為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故選項C是錯誤的,符合題意。選項ABD都是對愛國主義的正確認識,不能入選,故選C。

  6.一個民族,只有文化體現出比物質和資本更強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只有經濟發展體現出文化的品格,才能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要造就更大的文明進步和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必須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因為***B***

  ①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②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③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和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④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材料強調的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而不是措施,②③是意義,符合題意,當選;①④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措施,不選,故B項正確。

  7.近日,一張“方言地圖”在網路上悄然走紅。點選這些圖示,便可聽到當地人用方言講述的5分鐘小故事。這張“方言地圖”來自一個叫“鄉音苑”的網站,創辦者竟是兩個美國人。他們用這樣一張“有聲地圖”來記錄中國“正在消失的方言”。對於“正在消失的方言”,我們不僅需要儲存,更需要保護。這啟示國家***A***

  A.要加強管理和引導,做到百花齊放

  B.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C.要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D.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解析:對於“正在消失的方言”,我們不僅需要儲存,更需要保護,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加強方言的保護,做到百花齊放,答案選A。B、C、D均與題意不符。

  8.中國式過馬路,是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現實生活中橫穿馬路、踐踏草坪、大聲喧譁、亂扔垃圾等現象隨處可見,但許多人一方面斥責這種行為,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覺地“隨大流”。材料中的這種現象告誡我們應該***D***

  ①開展法制教育,提升公民辨別是非的能力 ②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提升公民意識 ③開展文明教育活動,提升社會公德 ④淨化社會文化環境,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國式過馬路”體現的是當下國人思想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和公民的道德素養有關,故需要對公民加強道德教育,通過開展文明教育活動,淨化社會文化環境,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公德,③④正確;①②與題意不符。故選D。

  9.2014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北京代表團在談及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時,有代表人士以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為例強調指出:“韓劇走在了我們前頭,但韓劇的核心與靈魂恰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昇華。”這主要啟示我們發展文化產業***B***

  A.要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B.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C.要創新文化傳播方式,推動經典文化發展

  D.要以滿足人們文化需求作為檢驗藝術作品的根本標準

  解析:材料中韓劇的核心與靈魂恰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昇華,即要求我們要自覺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也要求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要有自信;故選B。

  10.用小人物的善舉喚起社會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動的生活狀況、道德行為等,與每個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到的感動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蘊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這說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應***D***

  ①大力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②從點滴小事做起,腳踏實地,重在行動 ③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自覺投身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題的關鍵句是“用小人物的善舉喚起社會的道德感”,主體是“小人物”,強調的是思想道德建設應從點滴小事做起,腳踏實地,重在行動,自覺投身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①③和題幹無關,故D項正確。

  11.為了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W市積極發展創辦優秀文化活動。2014年8月8日晚,第六屆藝術節拉開大幕,“親坊友鄰·幸福家園”社群文化節也同時啟動。積極發展創辦優秀文化活動是因為***C***

  ①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 ②文化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中心環節 ③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思想道德建設是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②顛倒了二者關係,錯誤;③說法錯誤,先進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積極創辦優秀文化活動,在活動中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①④說法正確。故選C。

  12.201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主席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這主要啟示我們藝術創作***A***

  A.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要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B.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C.要創新文化傳播方式,推動經典文化發展

  D.要以滿足人們文化需求作為檢驗藝術作品的根本標準

  解析:材料強調文藝要在思想上藝術上成功,同時也要在市場上成功,因而答案為A。B、C與材料無關。D表述錯誤,檢驗藝術作品的根本標準是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