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全生產的知識培訓資料

  安全生產,是保障社會各行各業穩定繁榮的大前提,生產不安全的話,質量什麼的也無法談起。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安全生產的知識培訓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安全生產知識培訓

  1、廠級安全教育

  廠級安全教育由廠安全技術部門會同教育部門組織進行。主要教育內容是: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主要法規標準;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勞動紀律;企業危險作業場所安全要求及有關防災救護知識;典型事故案例介紹,吸取教訓;傷亡事故報考處理要求;個體防護用品的作用和使用要求及其它有關應知應會的內容。時間應不少於8學時。

  2、車間安全教育

  車間安全教育應由車間主任會同安技人員進行。主要教育內容是:本車間生產性質、特點及基本安全要求;生產工藝流程、危險部位及有關防災救護知識;車間安全管理制度和勞動紀律;同類車間工傷事故介紹,吸取教訓。時間應不少於4學時。

  3、班組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應由班組長會問安全員及帶班師傅進行。

  主要教育內容是:班組工作任務、性質及基本安全要求;有關裝置、設施的效能、安全特點及防護裝置的作用與完好要求;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事故苗頭或發生事故時的緊急處置措施;同類崗位工傷事故介紹,吸取教訓;有關個體防護用品使用要求及保管知識;工場場所清潔衛生要求;其它應知應會的安全內容。教育時間應不少於4學時。

  三級安全教育的過程是:新職工入廠向勞資部門報到,領取三級安全教育卡,接受安全技術部問組織的廠級安全教育,考試***核***合格後,攜帶教育卡去接受車間主任或安全員的車間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後,攜帶教育卡去接受班組長及安全員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後,向廠安全技術部問交回三級教督卡,存檔,並領取勞動防護用品,由安全技術部門發給安全操作合格證。這樣,這個新職工才允許持證上崗操作。

  什麼是三級安全教育?

  三級安全教育制度是企業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教育物件是新進廠人員,包括新調入的工人、幹部、學徒工、臨時工、合同工、季節工、代培人員和實習人員。三級安全教育是入廠教育、車間教育和班組教育。

  安全檢查的工具是什麼?

  實踐證明,安全檢查的最有效工具是安全檢查表。它是為檢查某一系統的安全狀況而事先擬好的問題清單。根據安全檢查的需要,可以編制各種型別的安全檢查表,其中有針對企業綜合安全管理狀況的檢查表,針對廠內主要危險裝置設施的檢查表,針對各不問專業型別的檢查表,還有面向車間、工段、崗位不同層次的安全檢查表。對於新設計的工藝裝置,還可以制訂設計審查用檢查表。制訂檢查表的主要依據是國家的法規和技術標準,企業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同時,還應考慮企業安全生產的實際。制訂檢查表的人員應當是熟悉系統或該專業工作的安全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按照安全檢查表進行檢查,可以提高檢查質量,不致漏掉重要的危險因素。安全檢查表的制訂、使用、修改完善過程,實際是對安全工作的不斷總結提高的過程。通過多年實踐,可以形成一整套安全檢查表標準,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如何處理安全檢查發現的問題?

  檢查是手段,目的在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應該在檢查過程中或以後,本著自力更生的精神,發動群眾及時整改。整改應實行“三定”***定措施、定時間、定負責人***,“四不推”***班組能解決的,不推到車間;車間能解決的,不推到公司;公司能解決的,不推到上級***。對於一些長期危害職工安全健康的重大隱患,整改措施應件件有交待,條條有著落。檢查中發現不安全因素,應分別情況處理。對領導違章指揮、工人違章操作等,應當場勸阻,情況危急時可制止其作業,並通知現場負責人嚴肅處理;對生產工藝、勞動組織、裝置、場地、操作方法、原料、工具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危及職工安全健康時,可通知責任單位限期改進;對嚴重違反國家安全生產法規,隨時有可能造成嚴重人身傷亡的裝備設施,可立即查封,並通知責任單位處理。

  安全檢查的內容

  安全檢查是依據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標準,以及企業的規章制度,通過查領導、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和查隱患,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做出正確評價,督促企業及被檢查單位做好安全工作。

  查領導,就是在檢查一個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時,首先要檢查領導對安全生產是否有正確的認識,是否真正關心職工的安全健康,是否重視安全工作,並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是否能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效益的關係;能否堅持“三同時”、“五同時”、“三不放過”的原則辦事;企業有無長期安全規劃和年度計劃;安措經費有無保證等。

  查思想,就是查企業全體職工是否牢固樹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各有關部問及人員能否做到,當生產、效益與安全發生矛盾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查制度,就是查企業的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是否建立健全,內容是否正確、完善,並能否嚴治執行。

  查管理,就是檢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狀況,即查安全組織管理網路,全員管理、目標管理和生產全過程管理的工作。

  查隱患,就是深入生產作業現場,查管理上的漏洞,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安全生產基本常識

  安全生產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產檢查分類方法有很多,習慣上分為以下六種型別。

  1.定期安全生產檢查

  定期安全生產檢查一般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形式來實現,一般由生產經營單位統一組織實施。檢查週期的確定,應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的規模、性質以及地區氣候、地理環境等確定。定期安全檢查一般具有組織規模大、檢查範圍廣、有深度,能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等特點。定期安全檢查一般和重大危險源評估、現狀安全評價等工作結合開展。

  2.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

  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是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車間、班組或崗位組織進行的日常檢查。一般來講,包括交接班檢查、班中檢查、特殊檢查等幾種形式。

  交接班檢查是指在交接班前,崗位人員對崗位作業環境、管轄的裝置及系統安全執行狀況進行檢查,交班人員要向接班人員說清楚,接班人員根據自己檢查的情況和交班人員的交代,做好工作中可能發生問題及應急處置措施的預想。

  班中檢查包括崗位作業人雖在工作過程中的安全檢查,以及生產經營單位領導、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和車間班組的領導或安全監督人員對作業情況的巡視或抽查等。

  特殊檢查是針對裝置、系統存在的異常情況,所採取的加強監視執行的措施。一般來講,措施由工程技術人員制定,崗位作業人員執行。

  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崗位的自行檢查,一般應制定檢查路線、檢查專案、檢查標準,並設定專用的檢查記錄本。崗位經常性檢查發現的問題記錄在記錄本上,並及時通過資訊系統和電話逐級上報。一般來講,對危及人身和裝置安全的情況,崗位作業人員應根據操作規程、應急處置措施的規定,及時採取緊急處置措施,不需請示,處置後則立即彙報。有些生產經營單位如化工單位等習慣做法是,崗位作業人員發現危及人身、裝置安全的情況,只需緊急報告,而不要求就地處置。

  3.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後安全生產檢查

  由生產經營單位統一組織,檢查內容和範圍則根據季節變化,按事故發生的規律對易發的潛在危險,突出重點進行檢查。如冬季防凍保溫、防火、防煤氣中毒,夏季防暑降溫、防汛、防雷電等檢查。由於節假日***特別是重大節日,如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前後容易發生事故。因而應在節假日前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檢查。

  4.專業***項***安全生產檢查

  專業***項***安全生產檢查是對某個專業***項***問題或在施工***生產***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問題進行的單項定性或定量檢查。如對危險性較大的在用裝置、設施,作業場所環境條件的管理性或監督性定量檢測檢驗則屬專業 ***項***安全檢查。專業***項***檢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專業要求,用於檢查難度較大的專案。

  5.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

  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一般是由上級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組織對生產單位進行的安全檢查。

  6.職工代表不定期對安全生產的巡查

  根據《工會法》及《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職工代表進行安全檢查。重點查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的保障情況,生產現場的安全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