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學步的成語故事介紹

  邯鄲學步,也作"學步邯鄲"。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

  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邯鄲學步的成語應用

  《邯鄲學步》是《莊子》寓言選讀裡的一個故事。故事裡講了一個燕國人不辭辛苦來到趙國的國都邯鄲學邯鄲人走路。可這個人不僅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反而把自己原來的走路方法也給忘了,最後只好一步一步爬回了燕國。

  在學校裡,這種事情常常發生。一次,美術老師讓大家隨便畫一幅畫。一位同學想來想去也不知道該畫什麼好,這時,他回頭看見美術課代表正在畫他自己設計的戰鬥機。於是,他也照著課代表畫的樣子模仿起來……畫著畫著,他就不知道該怎麼畫了,沒一會兒,只聽他驚叫了起來,“唉呀,什麼啊?怎麼成了一個四不像啦!”。沒辦法,他只好又重新取來一張紙,並按照自己的設想從頭到尾畫了一架戰鬥機,最後老師還給他畫的畫打了一個“優”呢!顯而易見,從別人那兒獲得靈感、受到啟發是我們學習的一種方法,但如果是照抄,其結果可想而知。

  這種事情不光在學校裡常常發生,在社會上也比比皆是。

  譬如,近年來,國外企業的經營思路、管理方式等越來越多地被我國的企業認識,並如飢似渴地去了解、學習、接受,從中可以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先進的、我們的不足在什麼地方,有效的借鑑和學習確實能給企業的經營帶來極大的好處。但有一家企業,凡是自覺先進的東西都要去學習:率先在當地辦起了當時消費者尚不太熟悉的連鎖超市、率先在當地建立了倉儲式賣場、率先引進了會員制顧客管理模式......最近又在積極籌備建一座規模空前的大賣場。但企業的經營效果並不好,負債累累,被人戲稱為“人家借東風,他在吃東風!”。這說明一些企業對先進的運作模式和手段,採用的是一種最簡單的處理

  邯鄲學步

  邯鄲學步方式——模仿,而且初期模仿的“轟動”和“成功”也著實讓模仿者嚐到了一些甜頭,更堅定了企業“模仿”的信心,只可惜,很多企業在風光過後逐漸暴露出“東施效顰”甚至“邯鄲學步”的缺陷。囫圇吞棗,形似而神不似,甚至就連模仿都沒有模仿得好,沒有模仿到位,那裡能有所成就和效益?

  又譬如,有兩個相鄰的縣,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相差無幾,同是農業縣,又同有種植棉花的傳統。A縣嘴裡喊著“大膽向山東壽光學習,實現經濟大跨越”的口號,逼著農民種大棚菜。在政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的推動下,大棚搭起來了,菜也種上了,但終於因為技術和群眾積極性不高等原因失敗了。B縣則不聲不響地在棉花上做文章,引進了美國抗蟲棉,減少了農藥投資和勞動強度;推廣了立體種植,實現了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增加了效益;還充分利用棉花的副產品發展食用菌養殖,把棉花的優勢戲唱了個足。種大棚菜並沒有錯,山東壽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壽光也沒有錯,但必須立足於本地實際,否則就會如“邯鄲學步”,別人的沒學成,自己原來的步子也走不成了。

  邯鄲學步的成語新解

  “回車巷窄和為貴,學步橋寬嘉壽陵。”這是今人馬新民創作《邯鄲賦》中的一句對句。作者認為壽陵少年來邯鄲學習的是類似現今芭蕾舞樣式的舞步,而不是走路。

  壽陵少年刻苦學習,把腳跳到了腫脹而無法走路的地步,這種精神不但不能恥笑,反而應該褒獎。即便外人可以警戒人們不可以一味地模仿,失卻了本性。但邯鄲人絕對不可以以此來笑話前來刻苦求學的人。

  所以,邯鄲學步,也可喻作刻苦學習,忘卻了自己的精神,值得褒獎。

 

  看了的人還看了:

1.

2.勵志成語故事演講稿

3.成語故事100字

4.中英版成語故事《邯鄲學步》

5.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6.中國經典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