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四冊自編一篇寓言故事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1:老虎的皇冠哪去了

  一天,老虎大王丟了一個價值連城的王冠,他怒火沖天,急急忙忙地找到了小兔子、狡猾的狐狸、還有沉穩的大象,一個一個質問有沒有見到王冠。

  小兔子蹦蹦跳跳地進了老虎大王的辦公室,問道:“大大大……王,有有有什麼事呀?”老虎大王生氣地說:“你見到我的王冠了嗎?”小兔子害怕地說:“大大大……王……我可沒有看見。”老虎說:“那你走吧!”小兔子飛一般的跑了出去。狐狸在路上的草叢裡見到了一個王冠,心想:“肯定是老虎跑的時候讓樹枝刮掉了,卻沒發現,這麼漂亮的王冠,我才不給你!”輪到狐狸了,他大搖大擺的走進來問:“大王,您叫我有什麼事嗎?”“你把我的王冠交出來,有人說你撿到了”,老虎大吼,狐狸打了一個激靈,眼睛滴溜溜一轉“難道他發現了?不可能!他在詐我!”“我才沒看見!不過聽說大象撿著了。”狐狸答道。老虎把大象叫進來,火冒三丈地對大象說:“是你偷走我的王冠了吧?”大象揚起鼻子,拱拱嘴,露出雪白的大象牙說:“我才沒有呢!”大象走了,狐狸對老虎說:“如果我幫你找到王冠,你送給我一棟別墅吧?”老虎心很急,說:“行吧!”狐狸過了兩天交給了老虎,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棟別墅。

  篇2:烏鴉和鴿子

  一隻烏鴉,看見白鴿的鴿棚裡有豐富的食物,便將自己塗成白色,加入白鴿群中,混水摸魚地享受它們豐富的食物。烏鴉始終默不作聲,白鴿們當它是自己的同伴,便准許它一起進餐。有一天它忘了形,哇哇地叫起來,鴿子發現了它的真面目,就用嘴將它啄出去。它既然不能夠再在白鴿群中取得食物,只得回到烏鴉群中去。烏鴉看見它已經變成白色,不認得了,也將它趕出去,不讓它同住,使它兩面都沒有著落。

  我的理解是:為了貪圖利益而改變自己,企圖混水摸魚,卻因露出馬腳而得不到兩邊族群的認同,咎由自取,夫復何言?只要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換來的勞動成果才真實可靠,不能只想著不勞而獲,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種思想都是不對的。

  人也有像動物的族群意識,當然人不會用膚色來決定是否接納某個人,但一個人如果遊移於兩個族群當中,企圖從中獲取利益,便會變成兩邊都不接受的“邊緣人”,因為兩邊都懷疑他對自己族群的忠誠和認同,這樣的人會遭遇排斥,別人也會看扁他,瞭解他後也不會有知心朋友,可能會有利益的小人臭味相投,有時人還不如動物的生存能力強呢?!

  面對利益可能無人能敵,但我想說利益是暫時,它給我們帶來的痛卻是長久時的、深遠的,人可以有利益,但願是合理合法的。企業沒有利益不能生存,可利益也分該不該得,若不該得到就不要痴心妄想,貪圖小利而損失大財那才是真正的不值得呢!

  人們常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可見利益有多麼重要,做什麼事情若沒有利益就失去做事情的理由了,可是若只看重利益,那麼事情做的就不太理想了,也沒有公益性了,失去做事情的精神動力了,事情可以不做,但做事情的精神要傳承下來,精神大於利益。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丟掉很多不值得丟掉的東西,那是最大的不值得,因為有些東西丟掉了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得到了,後悔也無濟於是,丟了就是丟了,再也回不來了。捨得捨得,只有舍才有得。

  我願做一個心地善良,忠誠可靠,懂得審時度事,做人心地最重要,做事態度最重要,故而心態決定一切。但願我能心態平和的處理任何事物,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為不值得的利益失去更多保貴的東西。

  篇3:牛與猴子

  有一天,牛對猴子說:“你這個小不點這麼小。信不信我把你踢出去。”猴子對牛說:“誰怕你,我不比你差。”牛和猴子異口同聲的說:“那我們就去找兔子評評理。”

  它們找到找到了兔子。 “你們過了河,誰先摘到蘋果拿回來給我。誰就贏。”兔子指著河對岸的蘋果樹說。

  它們又異口同聲的說:“好!比就比,誰怕誰。”

  比賽開始了。猴子自己不會游泳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眼看著牛已經過河了。可問題又來了。牛摘不到蘋果。猴子謙虛的說:“大牛老哥,你幫我過河吧!我來幫你摘蘋果。我們一起來把蘋果摘去給兔子吧!”牛同意了把猴子駝過河。很快牛把猴子駝過河,猴子爬到樹上摘到蘋果。就這互相幫助就成功完成了。

  它們一起摘到的蘋果給兔子。它們說:“這是我們一起摘到的。”

  兔子笑了笑說:“你們各有各的長處。互相幫助,和睦相處才好。”

  它們又說:“兔子謝謝你,我們又和好了,一定不會發生像今天一樣的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靠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要相互合作,團結一心,就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