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第五單元作文描寫古詩中的離愁

  離鄉之情,別友人之情溢滿了歷代詩歌之中,離愁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幫到你!

  篇1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我是一個亡國之君,我對不起大唐!”李煜這樣想著,自己罪孽的歷史又湧上心頭。由於自己的昏庸無道,使有著幾百年輝煌歷史的唐朝盛世斷送在自己手裡。由於貪生怕死,自己投降了宋朝,成為世人的笑柄。而今,雖然能夠苟活於世,但自己的良心卻受到了極大的譴責。此時,李煜心底泛起了一種莫名的哀傷。

  遠處,一聲淒厲的鴉鳴打破了夜晚的寧靜。李煜邁著沉重的步伐,踏上每一層臺階,來到了西樓。此時已經是秋天,而李煜仍然穿著一件薄薄的衣衫。他的目光裡,充滿著嚮往與悔恨——望向長安。頭上的月亮像一把鐮刀,又細又長,發出清冷的光,照的人不覺寒氣透骨。李煜不由得打了個冷顫,一回頭,看到院子中一棵梧桐樹,樹葉已經泛黃,有的正隨風飄落,在空中飛舞,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美麗極了,但是卻被鎖在這深牆大院之中,忍受著孤獨的折磨,對自己的美麗,也只能孤芳自賞,何其悲哉?回頭想想,自己的處境不也是這樣的嗎?被鎖在宋朝這個“金籠子”裡,欲出不得,是怎樣的一種苦,怎樣的一種痛啊?!

  李煜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目光又望向長安,悠悠的鄉愁,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但,家在哪裡?國在哪裡?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一切都是一場夢,一場被自己親手打破的美夢!李煜靠在欄杆上,呆呆的看著,就這樣看著,周圍的一切都很平靜,然而,他的心裡早已波瀾起伏!對自己的痛恨,對國民的愧疚,對故鄉的懷念,緊緊地揪住了他的心。他忘不掉,也不想忘掉,即使那一雙雙充滿怨恨的眼睛讓他心驚膽戰,讓他萬分痛苦,他仍然選擇了記住,因為那一段充滿血腥,充滿汙穢的骯髒往事正是激勵他改過自新的最大的動力!由於那觸景而生的思國之情,他立志要重新做人,然而,他並不知道,上天並沒有給他機會。

  那聲鴉啼,否定了他的一切,李煜的身影,亦在那聲鴉啼中,變得越來越遠。

  篇2

  初夏的季節,日裡夜裡總傳來孤單而嘹亮的鷓鴣聲,在這熱風冷雨的無賴光陰中亂人心腸.

  “唯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鷓鴣在中國古詩中是感傷的象徵,聲聲鷓鴣曾喚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

  翻開歲月塵封的歷史長卷,發黃的夾帶一股濃厚的 書香氣味的詩集,一種深刻的精神直入骨髓,那便是感傷。喜或者怒最多隻是人心而已,感傷卻能徹骨。

  楊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詩經》,厚地天高,痴男怨女的 《紅樓夢》,從它們那邊透出的是一種哀愁,一種傷感。

  古文學史上,那感傷的身影隨處可見。傷心淚,斷腸聲,傳達的是感傷的心聲。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這人生苦短,天地蒼茫的痛楚不時地襲上心頭,使那無所依憑的淒涼揮之不去。《古詩十九首》紀錄著那感傷,那孤寂,有一種天啟般的意味。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聲聲催人動情的歌聲承載著李後主的絲絲無奈。後主失去江山,道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使人不禁悲從是中來,感傷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李後主的感傷或許只有秦少游的哀愁能與之相比吧?“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少遊失去了愛人,無奈的悲苦融入如此美麗的詩句裡。也許這種感傷詩他們對人世的控訴又是他們在人世的寄託。

  不知何時,手中的古卷早已潮溼了一片。回想人生,感傷的生活比比皆是。置身詩人的內心世界,周處一切都具有那些許的無可奈何。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本《青玉案》有的是離愁別緒的感傷;“二十四前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一首《揚州慢》呈現的是愛恨情仇的感傷;“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唱出的是國家凋零的感傷。

  要說感傷的文人,或許李清照是當選的人物吧?一名柔弱的女子,面對的是國破家亡的悲慘命運,但她卻沒有半分懼怯。“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陪伴她的是無盡頭的孤獨與傷心。“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夜夜孤寂,傷感滿懷,在這位奇女子的身上有著道不盡的憐憫與無奈。

  夜裡忽然下起了小雨,冷風吹起窗戶陣陣聲響,也吹乾了眼角的淚水,手中的長卷。細耳傾聽,孤獨的心情,傷感的心境,躍然於或明或滅的燈光裡。

  鷓鴣聲又傳來,手捧書卷,雙眼漸合,卻不知何時睡著了,夢裡或許又回到詩人的傷感世界裡,和他們共同經歷那生活的無奈。

  傷心淚,斷腸聲,傷感的精神,又一種徹骨的涼意。

  篇3

  我,端起酒杯,慢慢地在房門外踱著腳步,一種“舉酒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不邀而至。

  我喝著酒,突然聽到一陣悅耳的笛聲。我驚奇、興奮,更感到無比的高興。聽著悅耳動聽的笛聲,我的腦海中出現家鄉的一切事物。真的,這聲音多麼像家鄉的樂士吹的聲音。他的臉,他的手,還有那隻漂亮的笛子。他坐在那裡,不停地吹著吹著。許多人坐在那裡,聽著那優美的樂聲,人們歡呼雀躍……

  我抬頭看看天上那輪明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一夜飛渡鏡湖月的情景。於是,放下手上的酒杯,沿著洛陽城去聽笛聲。我走在路上,聽著笛聲,我不禁起疑思“著笛聲從何而至?我看著城邊那些房屋,城裡的那些鋪子大都關了門,石街上,很少有人行走,偶爾有一兩聲鳥叫。這感覺真是冷淡。漸漸地走了一圈,總有笛子的聲音。

  我不解,疑惑,這聲音是從何而至呢?於是我又沿著原路返回,走在街上,偶爾吹來一陣涼風,有些冷。我慢慢地傾聽著。走了一會兒,笛聲突然停了一下,接著又吹了起來,哇!這聲音好熟。是《折楊柳曲》?對,就是,我的心更加興奮。我猛地想起了自己家裡門前那棵很大的柳樹。當春天一到,柳葉翠綠欲滴,一群群鳥兒棲息在柳樹上,嘰嘰喳喳地叫著。當我離家至京之時,親人、朋友們來到那棵柳樹下送我。我看到他們在哭,我想說什麼,可怎麼也說不出來。真有“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汪倫,情不自禁地吟著:“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吟著這首詩,我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孤獨,回憶起在家中生活的溫暖;想起了仕途生活的艱難,回憶起在家中的那份快感;想起了自己在異地舉目無親的慘境;回憶起家鄉人民的熱心。我看到了家鄉人民的笑容,聽到了家鄉人民熱切的話語,更感受到了家鄉人民那一份愛。

  我繼續走著,伴著那優美的笛聲,不知不覺,回到了自己那一座小屋中。端起那杯酒,猛飲兩口,來到桌旁,鋪開紙,快速地寫到: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