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雨巷改寫散文

  嬌人如花,現在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雨巷散文一篇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這一諺語,至少是在宋元時代就已開始形成和流傳了。這時的蘇州已被稱為人間的天堂了。究其內涵,必定是風土清嘉,景物秀麗,所謂山溫水暖似名姝,名園佳亭如棋佈。

  蘇州真的是江南一座十分美麗的古城,它也是江南的魚米之鄉。蘇州城的古撲、幽靜和秀美,自古至今就有不少文人墨客的讚歎。可是,在我的心坎裡,讓我久久難忘的還是蘇州的雨巷。說來,真的讓人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如果是陽春三月,那朦朦朧朧的細雨就會讓這座城池,傾刻變成了夢樣的、詩樣的煙雨小城——小河朦朧,小巷幽深;青瓦白牆,漆門銅環;樹木清翠,花草鮮豔。城內是小巷的一番神祕,城外是遠山的一片青幽。尤其是那傍水的小巷,在雨中更是風情萬種。那些石子路、石板路,將人們引入平常,引入世俗,引入悠遠,引入靜雅。東坡巷、西施巷、白蓮巷、海棠巷、觀音巷、孩兒巷、太監巷……那些小巷兒,不管是幽長的,還是不幽長的;不管是漂亮的,還是不漂亮的;不管是出名的,還是不出名的,都會顯出一番說不盡的風情,使人們一樣的感到溫馨和雅緻。

  雨天的小巷,讓人很著迷,也更見這座城池的那番精神:雨打溼了石子、石板,一番乾淨,一番清涼,一番親切。那些身材修長的女孩兒,會舉著各色各樣的尼龍傘,舞動著曼妙的身姿,遊走在深長幽曲的小巷中。那漂亮輕薄的絲綢衣袖,隨著風和人的躍動,悄悄地滑落下來,露出那白皙、細嫩的手臂,讓潮溼的風兒吹著,心裡忽然就有了一種愉悅的感覺,便將那漂亮、柔和的臉兒微微上揚,顯出一番說不盡的傲慢風韻。

  風也絲絲,雨也絲絲,情也絲絲。

  朦朧中那是一名丁香般的女子。她獨自走在這雨無聲的雨巷。青磚黛瓦的屋簷下,那位穿著羅衫的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獨自彷徨,獨自哀怨,哀怨又彷徨。漫步在小巷,雨淅淅瀝瀝,似要穿破姑娘那精緻的油紙傘,似要擋住姑娘前行的腳步,是想讓姑娘在此多留一番與這寂寥的雨巷做伴嗎?在這裡,寂靜包圍一切,除了那滴嗒的雨聲,就是姑娘的心跳聲了。她那輕如羽毛的羅衫,娉婷嫋娜,像是雨巷中獨特的花朵。這衣香鬢鬢的女子是涉水而來的麼?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中的那位令人猜不透的伊人嗎?多雨的季節,總是那樣令人傷感,那樣令人相思。雨巷那樣悠長,那樣寂寥,為何這位結著愁怨的姑娘在這雨巷中卻有揮之不去的愁緒。她靜靜地走著,投出那太息般的眼光。那眼光,似作夢般的令人悽婉,令人迷茫。不久,她走遠了,遠了,到了那頹圮的籬牆,她是在那對雨訴說自己的悲怨嗎?在雨的哀曲裡將她漸漸送遠了,她那丁香般的顏色散了,那丁香般的芬芳也隨之散了,甚至,她那太息般的眼光也散了。她,像夢一般飄過,像夢一般迷茫。她,又是那樣無助,那樣繾綣,那樣纏綿……

      夜晚,在那幽深的巷子裡,那沿街叫賣餛飩和赤豆粥的駱駝擔,便使這座小城有了別樣的情趣。靈巧的擔子,精巧的爐子,那橙紅色的鮮亮爐火,呈現在燈光不太明亮的小巷之中,使小巷也有了靈魂。夜深人靜的時候,那清脆的梆子聲,“篤、篤、篤”地傳播於深深的夜色和濃濃的雨霧之中,即使是到了深夜,小巷變得更為靜謐,仍然使人們覺得,這座城池還安祥地跳動著生命的旋律。

  當然,還有那特別好聽的蘇州評彈。這大概是中國最簡樸,也最優雅的民間藝術了。它那從頭到尾的撲素,從頭到尾的單純,還有從頭到尾的清雅。它那頓錯明亮、清脆甜潤、委婉動情的吳語說唱,給人的是恰當,是分寸,是有節制的情感流淌,是哀,是怒,是悲,是喜,都悄然溶進那淅淅瀝瀝的細細雨聲中,在那夜色朦朧的雨巷裡悠揚地飄著,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