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追求作文

  1:

  在黑暗中堅持著自我,在絕望中找尋著光明,在屈辱中散發著光芒......

  ——題記

  簡·愛的一生充斥著淚水,苦澀,雖然最後她在溫柔中度過了她的晚年,但我們無法忘記這位敢於挑戰的女性偉人!

  簡·愛的童年在舅媽家和洛伍德學校中度過,但是她並不快樂。舅媽的毆打,辱罵,學校老師的體罰,欺壓。這一切的一切讓簡·愛認識到社會的不公,瞭解到宗教的虛偽。但是它們並沒有使簡·愛失去她的倔強,正義,而是激發了她內心的悲憤,抗爭的意識。

  簡·愛敢於向社會的不公提出質疑,她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因任何外界因素而屈服。正是她這樣的品質我們給予她敬意,值得我們學習。

  在桑非爾當家庭教師是,簡·愛不顧社會地位與她的主人發生了激烈的愛情。但這絲毫不影響簡·愛的品質。因為她的主人是尊敬,愛護她的。雖然由於一些事情簡·愛沒能與她的主人結婚但她堅強的內心已經向會發出了挑戰。

  在最後,簡·愛還是和她的主人結婚了,但是不同的是他與她的主人後者是丈夫是平等的。她甚至掌控著她的丈夫!

  她的長相平凡,身材矮小,身份低微,是什麼讓她可以如此理直氣壯的活在陽光下?是一顆火熱的心,靈魂的高尚,人格的高貴,精神的偉大。她不在乎階級的劃分,貴族特殊的權利。

  簡·愛將規則放在一旁,忠於自己的原則,只要她認為是對的,那麼即使全世界都反對她也不會改變路線。她的精神是多麼的崇高啊!讓人從心底裡感到崇敬,嚮往......

  她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束縛她,她就是一陣無形的風,吹遍五大洲四大洋。

  在她的生命中,忠誠也是主體。她不允許任何的背叛,不允許任何的玷汙,她要求純潔,神聖的愛情。這也是她品質的驕傲。

  平等,這是簡·愛終其一生所追求的。她骨子裡的驕傲是她最無法磨滅的,她在童年所遭受的痛苦使她無法忘記“平等”的美麗含義。

  她所追求的平等只不過是最基礎的,可她為了這兩個字幾乎付出了一生。這樣的生命的意義代表著什麼呢?代表著對事物的固執,同樣代表著簡·愛精神上的監守。

  是啊,簡·愛已經離去,可是她的精神卻依然在我們心中。

  只要有樹葉的地方,火就在燃燒,即使只是渺小的一絲火苗,精神就得到了傳承......

 

  2: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我喜歡這首詩,並不僅僅是因為它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深沉的意義是它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我們大家奮發向上的精神。不信?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啊!

  ⒈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曾經,我很討厭學習,因為它像一座大山壓得我好辛苦,好累。我常常幻想:如果人一出世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該多好呀!然而,世界上是沒有這麼“美味”的免費午餐。

  直到有一天,我看見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那就是一分靈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我才明白之前的想法是那麼的愚蠢。回想起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在研究鐳時,經歷了“千千萬萬”次的失敗,都毫不喪氣,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她竟說:“雖然失敗,起碼讓我懂得了那麼多的失敗途徑!”

  我想,不管在多麼艱難的情況下,人就應該要有學而不厭.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後,我對學習便是產生濃濃的興趣了。

  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記得在一次測驗中,我竟然拿到了全班第1名,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為此,我興奮極啦!可是,快樂並不長久。我發現,老師改多我8分了。那麼算一算,我不就排到第五名去了?哎……難道好事就遇不上我嗎?

  剎那,一隻惡魔浮現在我腦子裡,它用狠狠的語氣對我說:“笨蛋,蠢豬,你不去告訴老師不就行了嗎?那你不就能在第一名穩坐如山了嗎……”我想了想,覺得似乎有道理。頓時,一陣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哦!是我腦子裡的天使,它一本正經地對我說:“嘿!主人主人,不能這樣做,榮譽算什麼?人重要的是內涵,一定要誠實……”惡魔和天使吵了起來啦!在矛盾中,我竟然聽了惡魔的話。

  此後的幾天,我心裡一直毛毛癢癢的,好像幹了什麼通天壞事一樣,連自己都不能寬恕自己。我知道了,是那“分數”做的怪。最後,我鼓起萬分勇氣向老師說明一切,呵呵!老師不僅原諒了我,還誇了我呢!

  沒錯,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真不容易,常常會有人為一時的利益撒下謊言。朋友,要知道,有些東西一旦錯過就不會回來,它比利益更珍貴,它,便是誠信精神!我願排除萬難,只求“清白”。

  瞧!我說的有道理吧!

 

  3:人要有精神追求

  有—位退休多年的老新聞工作者,每天戴著老花鏡,伏在書桌上,勤奮寫作,筆耕不止,就像一個勤勉的農人,無論春夏秋冬,日晒雨淋,精心耕耘著腳下的土地;又像一個傳播知識火種的鄉村教師,無論山高水遠,孤寂清貧,手中火炬永不熄滅。

  我常在報紙上讀到他寫的一些雜談、隨筆,無一不蘊含著他那一顆沸騰的愛國愛民之心,透露出他對現實人生的關懷,貫穿著他對人類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對生命真諦的深沉感悟。縱然有個別篇什在論及世事時言辭有些過激情緒,有些偏執,但也畢竟是“愛之愈深,言之愈烈”的結果罷。

  人各有志,各有各的爰好、興趣、追求,誰也強求不了誰。據我瞭解,在當今浮躁喧囂、有些人視金錢為萬能的情況下,能像這位老新聞工作者那樣甘於清貧淡泊、樂於寂寞耕耘者實在不多了。而貪圖功名利祿者、巧取豪奪者以及吃喝玩樂者卻屢見不鮮。

  我曾問他:“如今退休了,該享清福了,何必再提筆寫作,自找苦吃,自尋煩惱?”他說,物質生活富裕了,無憂無慮,精神生活反而顯得空虛了。再說,年輕時曾追求過、喜愛過寫作,但長年累月忙於工作,疲於奔命,無暇兼顧。而今閒了下來,有的是時間。咀嚼過去的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收穫;追憶消逝的歲月,對人生有了更深沉的感悟。於是,手癢癢的,又想動筆寫點東西了。這恐怕也是一種精神追求吧?

  是啊,人是要有精神追求的。高尚遠大的志向,勤奮實幹的作風,不畏艱難的膽略,就是人生中最可貴的精神。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精神才談得上生活。單純追求物質而忽視精神追求的人,只能說是生存,而談不上真正的生活。一個人精神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揮得越充分,對社會的貢獻就越大。

  當然,這種精神追求必須紮根在現實的土壤裡,才能生根、開花、結果。脫離現實、超越自然的所謂精神追求,只能是虛無縹緲、難以實現的空想。

  這位老年朋友從事文學寫作的實踐表明,人對自身精神追求的執著,如同種子要發芽那樣,怎麼也擋不住,歷經歲月磨難之後,總要破土而出。

  有志不在年高,立志不論先後,我想,只要具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韌意志,不畏艱險,不懈追求,努力奮鬥,勇攀高峰,就一定能從現實的此岸到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