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人李清照是現在哪裡人

  李清照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所在之處按照現在的地方劃分為山東地界,她的父親是進士出身,在朝廷做官,母親也是一個名人家的閨秀。山東自古就是出文人的地方,李清照出生在這裡,作詞在這裡,也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山東本就是孔子的家鄉,而且在這裡是戰國時期田齊的官立高等學府,這裡主要以黃老哲學為主要內容,學術交流比較自由,可以暢所欲言。因而著述較多,如《管子》、《晏子春秋》等書的編寫,就有稷下之士的參與。更重要的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百家爭鳴”,就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

  雖說這已經是戰國時候的事情了,但是其文化影響卻遠遠沒有散去。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家中藏書頗多,書中的許多思想都有著稷下學宮的影子,而李清照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也是古文愛好者,其家中的藏書也很多。

  等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後,兩個人對中國文化進行蒐集與整理,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美事。那種豪放中略帶溫婉的性格,那種主張用詞典雅的自覺,無不來自於此。

  總之,李清照生於山東章丘,不可避免地受到稷下學宮文化的影響。而且從小在地方文化的薰陶下,她學習到了各家的學術,這使她後來的成功有了一個充實的根基,李清照是幸運的同時也是坎坷的。

  李清照的訴衷情主要內容是什麼

  《訴衷情》是李清照的代表詞作之一,全詞的內容為:“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薰破春睡,夢斷不成歸。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這首詞是李清照創作於青州,突出了詞人思念丈夫之情。

  鑑賞一首詩詞作品時,需要從創作背景進行剖析。當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受到朝廷的罷官,隨後趙明誠攜帶家眷回到了老家青州。不久之後,趙明誠又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屢次派遣趙明誠到別的地方任職。因為路途遙遠,李清照不能和趙明誠同行,便在青州等待丈夫的歸來。詞的上闋運用了豐富的意象來烘托氣氛,諸如“梅萼”、“殘枝”、“夜”等,描述了一幅孤寂蕭瑟的畫卷。

  縱觀詞上闋的意象,呈現出詞人的生活畫面。因為孤寂無聊,詞人便喝酒解愁,半夜醒來時發現臉上的妝還為卸,而桌上花瓶中也只剩下了枯萎的枝椏,花瓣卻早已凋敝。夜晚之時酒醒了,打亂了詞人正在做的美夢。人們常說女為悅己者容,詞人因為心愛的人不在身邊,妝容未卸也不在乎。上闋藉以意象,烘托出詞人孤獨的心境。下闋中,詞人用“人悄悄,月依依”展現了詞人渴望丈夫早日歸來的迫切心情。在詩歌和詞作中,作者們總以“月”來寄託對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李清照這首《訴衷情》也不例外,她看著窗外皎潔的月光,希望月亮能為丈夫捎去自己的思念之情。

  李清照入獄的故事

  李清照有過兩任丈夫,一生無兒無女,老年孤苦無依,顛簸飄零。她和趙明誠在一起的時光雖然後來也很苦,但是李清照心是甜的。二嫁張汝舟之後,她的生活有了好轉,但是心裡卻苦了。

  張汝舟不是她的良配,他一開始就動機不純,李清照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知道了這個人的真面目。張汝舟是一個花言巧語的小人,他看見李清照一個人,身邊帶著一些珍貴的字畫,心裡起了歹意,他比強盜更可惡,他用感情來欺騙一個女子。李清照還是很單純,她相信了張汝舟的虛情假意。張汝舟剛開始也很好,但是有一次喝多了,他的一番話讓李清照大驚失色。張汝舟娶到了李清照之後非常得意,一不小心就說出了自己在科考的時候,作弊了,還恬不知恥的覺得驕傲。李清照是一個在文學上極度較真的人,這樣的騙子她無法容忍。並且張汝舟有暴力傾向,經常打罵她。

  幾經思索之後,她決定向官府告發張汝舟的惡跡,可是宋朝時候法律規定。女子出嫁從夫,她可以告發丈夫,但是無論最後誰對輸錯,女子都要承受兩年的牢獄之災。李清照是一個硬骨頭,感情上絕不能湊合,寧可玉碎不為瓦全,只有張汝舟被處罰之後她才能脫離苦海。看透了張汝舟骯髒的靈魂,她覺得自己也被玷汙了。最後,張汝舟被證實作弊,被髮配到了柳州,李清照也被入獄。但是李清照名聲很大,朝中有很多好友都關注著這件事,李清照在牢裡待了九天被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