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畢業三十年感言

  三十年的歲月,畢業三十年之後同學再次見面聚在一起,有很多的感慨,很多的感言。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20xx年8月3日在闊別三十載的今天,我們78屆初中、80屆高中同學在美麗的大興安嶺邊陲小城呼瑪相聚了。呼瑪,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小城不大,秀美如畫”是外地遊人給予的讚賞之詞。我們在這片土地上出生、學習、成長。這裡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過我們青春的足跡。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昔日風華正茂的同學們如今已兩鬢白髮,三十年後在聚首,讓人激動不已。

  闊別三十載,今朝喜相逢。今天我們從四面八方如約而至。在萬分欣喜、滿懷激動之時,我們都不禁回想起那些難忘的日子。三十年前,我們懷著一樣的夢想,一樣的心情相聚在呼瑪一中曾記否,在同一間教室,我們全神貫注、奮筆疾書;曾記否,在同一個操場,我們馳騁綠茵。

  三十年悠悠歲月,在無聲無息中悄悄過去了,想當初,我們這些同學在一起時度過了最純潔、最浪漫、最天真無邪的美好時光。操場上、教室裡,嬉戲逗樂的歡笑聲猶響在耳;我們同在風中歌唱,我們同在雨中舞蹈,我們攜手並肩,我們一起自由飛翔!為了勤工儉學我們同去磚廠勞動,同去農田鋤草,同去西上拉燒材……

  三十年來,我們各自努力,拼搏人生;成家後,我們各自操勞,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家人。面對社會,我們泰然應對;面對世俗,我們努力適應;面對事業,我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面對家庭,我們用心呵護,營造溫馨;面對朋友,我們推心置腹,肝膽相照;面對現實,將三十年的一幕幕再次回放,有多少難忘的情景還栩栩如生。這一幕幕都是那麼記憶猶新,已在我腦海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三十年的時光,足以讓我們在滾滾紅塵中體味人生百味。有的同學歷經艱辛沉浮於宦海仕途,終於嶄露頭角,事業有成;有的同學淡薄名利,默默無聞,過著平平淡淡的平靜生活;有的同學隨著社會改革的浪潮,投身商海,充當了商海的弄潮兒,靠自己的勤奮、智慧發家致富;有的同學已提前退休,賦閒在家,開始安度“晚年”。無論各位同學所從事的什麼職業,其經歷是坎坷或平淡,我們畢竟走過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酷暑嚴寒,體味了生活所賦予的艱辛苦澀,幸福甘甜。從1980年到2010年,只是短短的三十年,可是,這三十個春秋,不僅跨越了兩個世紀,也跨越了我們從青年到中年的人生轉折;不僅承載了我們不盡的牽掛和永遠的感恩,也紀錄了我們成功時的喜悅和失意時的憂傷。

  三十年風霜雪雨的洗滌與蒼桑歲月的磨礪,使我們更深地體會到,同學的情最真,同學的意最濃,同學的愛最無私。三十年來,我們雖然各奔東西、聚少離多,有的甚至失去聯絡,但是,我們始終惦記著同學之間的真摯與祝福。無私的師生情和誠摯的同學誼,恰如陳年老酒,歷久彌香;彼此的思念和相聚的期盼,始終是深藏心底的一份牽掛! 不論是身居高位,還是一介布衣;不論是富甲一方,還是清貧如水,都改不了一個簡單而真誠的、永遠沒有高低貴賤的稱呼——同學!

  三十年來,在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後,我們就會發覺,讓我們最難以忘懷和割捨不掉的依舊是這互相牽掛的同窗友情。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這些年來,改變的是我們的容顏,不變的是我們的友情。不管你在哪個地方,始終有我們牽掛著你;不管你什麼境況,請記住,始終有我們祝福著你!

  “人生樂在相知心”,同學,因為有你,我們乾杯!

  今天,我們喜笑顏開;今天,我們的心情無比輕鬆。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也許我的名字,你已由於工作、生活的繁忙而難以想起,但是,在人海茫茫中,看到容顏改變的你,我依然清晰地知道,你是我的同學!

  也許,這些年我由於種種情況沒有和你聯絡,但見到你,已讓我欣喜興奮好久,見到你,已讓我忘掉一切憂愁和壓力,見到你,會讓我永遠記住這一天!

  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們,在生活中、社會中都感慨萬端,然而此時此刻,我們只有一種心情。此時此刻,在歡樂的海洋中,我們歡聲笑語,我們握手、擁抱,我們萬語千言,恨不得一下子倒出來,又恨不得說個無止無休!

  但願這一天,在一生中過得最慢;但願這一天,給你,給我,給大家帶來好運。祝大家鵬程萬里,步步高昇,日進斗金,錦上添花,萬事如意!

  “相見時難別亦難”,這次聚會雖然只有二天,但短暫的聚會往往會讓我們倍加珍惜。我們知道,現實的世界會再一次把我們拉開距離。“我們在熱愛世界時便生活在這世界上”。無論你身在何方,我們的心永遠緊緊相連;無論你前方怎樣,我們都會用最樸素最誠摯的祝福牽掛你;無論你境遇怎樣,別忘了還有我們可以幫助你。

  讓這次聚會成為永恆,記住今天吧,記住這個快樂的日子,這是一次期待了三十年的聚會,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為這闊別了三十年的相聚而激動而流淚呢?!

  “葡萄美酒夜光杯”,平安是幸、健康是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讓我們共同舉杯,為今天的相聚乾杯,為明天的重逢祝福!“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只要心相連,天涯,也如咫尺;只要有緣分,我們隨時都會重逢。“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讓我們期待著下一次重逢。

  詩人說“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而我要說:友情就是愈釀愈醇的人生,正如酒杯裡的酒。

  今天是畢業後的三十週年大聚會,我銘記在心,留住記憶、珍藏在心、終身不忘!願我們的聚會成為搭起傳播友誼的橋樑,彼此之間永遠保持聯絡。

  篇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光易逝,歲月催人,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我們已從無猜無忌、天真無邪的花季少年變成了歷經滄桑、負重生活的不惑中年。想當初,我們這些不諳世事的懵懂少年,在一起度過了最純潔、最真誠、最天真無邪的美好時光。操場上、教室裡,嬉戲逗樂的歡笑聲猶響在耳邊。

  三十年前的一幕一幕在我們的腦海裡還是那麼清晰,陳仲太老師是那樣和藹可親,他講的數學題是深入淺出,一道題使用幾種解法,開闊同學們思路,想吃小灶的同學,放學後追到老師家裡,纏著老師再講幾道更難的題目,陳福林老師一看就是那種知識淵博的老教授,他風趣樂道,物理課講的是妙趣橫生,邊上課邊實驗,下課了,同學們圍著老師還在問個不停,有些同學物理為啥學的好,三十年後解密檔案,因為他們每個禮拜天跑到陳老師家裡偷師學藝,我們尊敬的老師好辛苦,放棄自己的休息日為同學們解惑釋疑,還有我們的井振忠老師,閻澤世老師,王寶敏老師,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為我們鋪墊著一塊塊基石,在這裡我們大家一起對你們說:老師,我們感謝你們,我們真的好想你們,三十年前您是我們的指路明燈,三十年後您是我們的學習楷模,您是我們最親的人。老師:我們每個同學的心理都刻著你們的名字,您用汗水澆灌我們成長,您的一根根白髮都記錄著我們每一個學生的成績,值得您欣慰的是您的學生已經是桃李滿天下了。

  那個年代,我們的青春時光正趕上校辦工廠的鼎盛時期,課堂上的朗朗讀書聲聽起來是那麼遙遠,聽到卻是校辦工廠裡大錘撞擊生鉄坯的聲音,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鐺鐺聲,敲擊著我們年華歲月,同學們穿著工作服,肩膀上扛著鐵坯和石灰石,一步步走上搭在土製小高爐旁邊的木架上,上面站著工人師傅高喊著,你們一定要記住啊,加100公斤的生鐵坯子必須配多少石頭,我曾不解地問師傅鍊鐵為什麼要加石頭,師傅一邊往高爐里加著石頭一邊回答,你們不懂,這叫溶劑,它可以分解生鐵裡的二氧化矽,提高純度,我們煉的叫球墨鑄鐵,你們得好好學習呀。多麼生動的化學課啊,看著煉好的鐵水流入鋼包再慢慢倒入我們自己做的磨具裡,心裡也有一種成就感,不時濺起的鐵花碰到我們厚厚的工作服上,燙出一個個小洞,這時感覺我們真正成了工人階級。

  那時我們很年輕,無憂無慮享受年華,那時我們很單純,學習、鍊鐵、撿麥穗,那時我們也無奈,看場電影都很奢侈,黑白的青春,簡陋的教室,男女同學很少交往,如果能聽到一個女生對你大聲說話,那一定是學習委員,“怎麼你的作業還沒寫完,全班人就等一個了。”十七八的男女或許還有濛濛膿膿、羞羞答答的感覺,沒有人去表白,沒有人去追求,只是在心中埋藏著一個小祕密,心中的話語可能一輩子不會再有機會對他***她***說起。年輕時的理想,年輕時的抱負,我們展望美好未來,我們接受著上山下鄉的教育,誰又能想到命運弄人,高考恢復了,我們的理想失去了方向,不知道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還是悲慘,出現了當時最響亮的口號“一顆紅心,兩種準備”也就是那個時代的寫真吧。

  暑去冬來,早已忘記度過了多少個假期,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最後一站,原以為畢業遙遙無期,眼前就要各奔東西,還記得我們最後的分別儀式嗎,沒有聚餐,沒有晚會,僅有的只是一張黑白的畢業照片,我還記得陳仲太老師最後一堂課的情景,沒有了上課鈴聲,也沒有了嚴肅的課堂紀律,記不清老師說了些什麼,印象中老師說了好多離別贈言,回味了幾年來的師生情誼,看的出老師的心情很沉重,有同學提出最後一次班級活動,大家議論的亂成一團,有人提出去游泳,有人提出去郊遊,最後決定去郊遊。第二天同學們按時來到教室前的空地上,集合好隊伍,準備出發,當時我真不知道什麼是郊遊,我們排著隊來到學校後們外的菜地旁,那裡還有一條小小的河溝,我們在河邊停下,原地站著,連隊伍都沒解散,看著小河的流水,細小的水聲彷彿訴說著同學們幾年同窗的情懷,聽不到離別的話語,看不到哭訴的道別,同學們都默默無語,好像有幾個女生偷偷在抹著眼淚,那一刻我們把祝福都埋在了心底,那一刻是我們全班同學在一起的最後回憶。

  三十年的時光,足以讓我們在滾滾紅塵中體味人生百味。有的同學可能歷經艱辛沉浮於宦海仕途,終於嶄露頭角,事業有成;有的同學可能淡薄名利,默默無聞,過著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平靜生活;有的同學可能隨著社會改革的浪潮,投身商海,充當了商海的弄潮兒,靠自己的勤奮、智慧發家致富;“;還有些同學可能終身留守在自己家鄉的這塊熱土上,把畢生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家鄉的建設。無論各位同學所從事的什麼職業,其經歷是坎坷或平淡,我們畢竟走過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酷暑嚴寒,體味了生活所賦予的艱辛苦澀,幸福甘甜。三十年的風霜雨雪,把我們這群曾經是十六、七歲的風華少年演變成了兩鬢染霜的成熟中年。歲月的滄桑,洗盡了我們青春的年華和天真浪漫,但洗不去我們心中那分深深的同學情誼。無論人生沉浮與貧賤富貴怎樣變化,我們的同學情誼,就像一杯淳厚的陳釀,越品味越濃,越品味越香,越品味越醇。

  >>>下一頁更多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