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政治教學計劃

  教學是對知識、經驗、方法、能力的傳授過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總體思路:

  根據實驗教科書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學生不斷擴充套件的生活及社會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髮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與七年級和八年級***上冊***學習內容的相銜接,八年級***下***的主要思路是:以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為中心,重點放在使學生從法律上了解和認識到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知道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公民權利,如何去履行自己的公民義務。最後把落腳點放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一點上。

  在編寫上,繼續遵循生活邏輯的整體性原則,不把人生、心理、道德、法律、個人、社會、國家等分開安排,而是把他們有機地融為一體,在行文上以提升學生的行為為主線,目的在於使學生能真正地融和相關知識於正確的行為之中,既達到知識教學的目的,又能提高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二、教學目標:

  以成長中的學生為出發點,在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構建教學內容,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八年級上冊教材的教育主題是幫助學生學會交往與合作,而下冊的教育主題是幫助學生主動維護權益,自覺履行義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權利與義務的基本知識和兩者的關係,瞭解和掌握我國法律規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經濟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崇尚公平和正義,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公民。

  三、教學主要內容:

  在學生不斷擴充套件的生活中,與別人打交道,不僅要學會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藝術,而且必須正確處理權利義務關係問題。瞭解自己的合法權益和應該承擔的義務,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是學習交往的繼續,是進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強法律意識的需要,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因此,按照課程標準"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幫助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權利義務"等內容標準,圍繞權利義務這一大的教育主題,綜合建構本冊的教學內容。具體內容分為四個單元,圍繞正確對待權利義務、維護人身權利、維護文化經濟權利、崇尚公平正義四個綜合主題展開,設定了十課教學內容:"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我們應盡的義務"、"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隱私受保護"、"終身受益的權利"、"擁有財產的權利"、"消費者的權益"、"我們崇尚公平"、"我們維護正義"。

  四、教學重點:

  1、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2、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瞭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3、瞭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關心和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6、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權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7、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

  8、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9、懂得正義是面向每個人的,它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自覺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式,沒有人可以例外;能夠分辨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養成積極健康的社會正義感,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規則和程式為榮,努力做有正義感的公民。

  五、教學難點:

  1、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2、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4、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比較對比法、情景教學法、小品表演法、小組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案例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師生談話法、社會實踐法等。

  七、學情分析:

  這屆學生的基礎不差,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加之本學期學習有關法律的一些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絡較緊密,學生比較感興趣,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學生學習不認真,成績較差,要做好他們的工作。

  八、教學措施:

  1、教師要轉變觀念,不能用老方法較新教材,要選取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聯絡學生和本地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和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和討論,以提高認識,明確觀點,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3、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夥伴,主要任務是完成引導和點撥任務。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做學習的主人。 4、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法律實踐。

  ***二***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任八年級思想品德課,兩個班,上學期也是我任教,對這兩個班的學生有所瞭解,大部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較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還算較高,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有很多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副科,學好學不好一個樣,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心理上重視不夠,成績不太理想。在這學期的教學中,一定要先讓學生對這門課程重視起來。心理上重視才能取得好成績。

  二、實施目標的方法: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 ,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 。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 ,用活動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 ,在親身體驗中發展。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 ,互動活動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 ,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

  3、 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 ,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

  4、指導好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加強課後輔導和檢查力度,充分運用早自習時間。讓學生把每課的知識點記牢,並學會運用。

  6、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多說,多做。

  總之,我會盡我所能,去上好每一堂課,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穫。

  ***三***

  一、學情分析

  總體上講,本屆八年級學生大多數有學習自覺性,求知慾強,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也有部分同學無所事事,不思進取,一部分同學的基礎比較差,理解能力較差,學習不認真,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思維靈活性不夠強,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興趣,目的不明確。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八年政治教材的內容,全書共有四單元、十課書。

  1、第一單元是相親相愛一家人。這一單元有兩個內容,一是愛在屋簷下,二是我與父母交朋友。這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講述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學會同家長溝通,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對青少年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2、第二單元是師友結伴同行。這一單元的內容有兩個,一是同儕攜手共進。二是老師伴我成長。這一單元的內容是關於在學校人際交往中,我們同老師,與同學交往出現的相關問題。

  3、第三單元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本單元的內容兩個,一是多元文化“地球村”,二是網路交往新空間。這單元的教育屬於未來教育,可以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開闊視野和開闊胸襟。

  4、第四單元交往藝術新思維。這一單元的內容有四個,一是友好交往禮為先,二是競爭合作求雙贏,三是心有他人天地寬,四是誠信做人到永遠。中學生要融入社會,瞭解現現代社會的交際方式,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學會展示自己,就要學會交往。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要求中學生在家庭中要學會與父母交流,溝通,體會家長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長輩,處理好同父母的關係。

  2、我們要正確處理學校內的人際關係,養成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在學校這個具體情境中與人流暢在交流,溝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3、從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入手,最終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友好交往,同時樹立強烈的忙亂自豪感。同時讓我們瞭解網路交往,學會自我保護,過健康的網路生活。

  4、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竟爭、如何關心他人、如何誠信做人等等。

  5、本學期初二政治教學力爭平均分達55分,優良率25%,及格率是50%。

  四、教學措施

  1. 認真鑽研教材、教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授課胸有“書”。認真細緻的批發學生作業,全收全改,及時收發。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及時檢測。

  2..搞好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提前對課文有大體的瞭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到課堂有練習、課後有作業,並且當堂的知識當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搞好課前、課中兩個提問;做好課堂、單元、期中、期末測驗的準備及分析總結工作。

  3.虛心學習,本期聽課要不少於18節,多聽與政治科相關教師的課。

  4. 認真及時寫好計劃和總結,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